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1-20]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源于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
    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的承载体是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对原有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都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基于学科的学术后备人才培养不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源于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从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成长需求出发,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和组织运行方式,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的应然展开。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所大学每年的毕业生多则万人,少则数千人或数百人,但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也就是沧海一粟。不要追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成为全才,这是任何人所做不到的,学生能够称职称心地工作就非常好。所谓称职,是指满足岗位需求;所谓称心,是指实现自身幸福,这个称职称心的工作就是毕业生个人的目标定位。将学生群体的从业能力培养到能够称职称心地工作,就应该是学校的目标定位。
    而这一目标定位该如何明确和实现?则是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实现能力三者的结合。
    发现人才市场需求,应该强调人才需求信息搜集的市场调研,通过与学生就业单位不断的沟通交流,跟踪毕业生成长轨迹,通过师生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的体验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专业技术前沿的变化,真切加深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理解。
    了解学生真实的成长需求,就要走进在校学生的思想深处,发掘学生成长的兴趣点,将自身的优势、志向和专业学习、从业要求结合起来。
    一个专业目标定位的逻辑起点是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市场,而一个学生的就业目标是市场需求与自身成长需求的结合。如何有效的实现目标,则需要不断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从需求的价值定位出发构建培养体系。显然,由于需求发现的不同、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的不同,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就形成了。学科教育与应用型教育的不同是学科体系、需求导向谁先谁后的问题:学科教育是从学科体系出发培养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应用型教育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寓学科知识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飞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呈现了多样性,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基于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很难满足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学科教育的同质性,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结构不优等问题,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成为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也成为了时代的强烈呼唤和中国高等教育新的战略任务。
    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起点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的承载体是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概括提炼,而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可以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等构成要素,知识、素质、能力都可以层层分解出诸多指标,将指标进行归纳整合,就可以形成课程体系、课余活动、自我教育的内容构成。由于内容的构成来源于目标定位的层层分解,因而人才培养体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不断地对人才培养内容的优化集约,就是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基本路径。
    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强调和明确了第二课堂活动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有些活动是课程体系的延伸,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些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如社会实践;有些活动是人才成长不可替代的环节,如各类兴趣性社团活动。而一切外在的成长条件,都要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内在的素质,自我教育是人才成长最重要的载体。
    从时空上看,课程体系、课余活动、自我教育三者构成了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各自内容不同、方式各异,但目标指向明确,交互作用于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个体系更加强调了围绕着专业能力培养,优化配置培养资源。表现出如下特点。
    寓学科知识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是在若干学科内容的教育和学习下共同完成的,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需要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专业的课程,共计43门课程。有限的时间里,每一门课程选择哪些内容讲授,需要明确要求和评价,如何达到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构成的有机统一,是需要着力探讨和实现的问题。每一门课程无论其来源于哪一个学科,都是运用这一学科的原理、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某一个专业的能力,即通过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从不同侧面锤炼某一个专业的专业能力。而隐于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之后的是基于专业的教学团队和协同机制的形成,同一学科同一学院的一位教师可能隶属于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学团队,活动在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教学团队之中,这样就与其所依存的学院和学科构成了多重柔性矩阵,形成了有别于单一行政组织、学科文化的运行方式,这是一种新的高等学校组织方式和组织行为创新。
    课程教学与综合应用训练相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注重了围绕目标的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强调课程体系的内部逻辑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就注意知识间学习与应用的有机性。在课程体系中,加重了知识综合训练的比重,如课程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训练、科技创新等环节;毕业设计选题要求逐步实现山注重自我设想,转化为注重到企业中发现,与企业需求结合,甚至是与大学生自主创业密切结合,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并可以享受收益的激励。
    课堂与课余有机结合。课堂、课余虽然培养内容、方式等不同,但都是人才培养的环节,都是为了人才的成长,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作用力的交叉,其有机合成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许多成长的要素应在课堂上讲解,在课余活动中繁衍,如《管理学》可以在课堂上讲授,管理的实践可以在课余活动中体验,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决策、实施等都可以在管理思想指导下实践;许多第二课堂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找到答案。虽然,课堂教学、课余活动、自我教育在时空上被分为三部分,但它们是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整体,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余活动教师则变为引导、学生变为了主动;自我教育教师又变为辅导、学生变为主导,虽时空不同,但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成长。当然,在行动中教育者和学校也会随之成长。
    人才培养目标与资源配置实现动态优化。人才培养的一切资源(包括师生、硬件、软件),都要围绕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同时,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的特征也在不断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该动态反馈需求变化的信息,不断修正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和实现,都有质量标准的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各环节是否达标,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是否达到培养的标准,其中包括了两部分要义。一是标准的制定,一切培养活动和学生成长表现都应纳入质量监控范围之内,即标准的制定要具体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二是标准的执行,需分层次进行,包括自我评价性考核、教研室考核、学院考核、学校考核等。将考核变为自下而上的过程,而不是相反;将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变为自觉的行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
    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是深刻的变革,是全体师生员工不断发展的理念创新到行动推进的系统工程,包括硬件功能的优化和运行机制创新的全方位升级。
    几十年学校的发展沉淀了巨多的设备设施资源,新的投入也会促进教学条件的更新。需要重新组合、完善等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硬件投入的价值提升,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衍生出协同效益。
    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对原有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都会提出不同程度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创新,包括了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体系运行的机制,如:教师组织方式的创新,大学生科技机制创新;也包括驱动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持性机制,如教师能力提升,全员能力提升等等,以此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运行,并不断地提升运行质量。
    事业的发展来源于人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应全面全员提升能力,将能力提升工程化为具体事件、每个人的行动,汇集成组织能力的提高,这包括岗位能力、班级能力、课堂能力、活动能力、专业成长能力、职能部门服务能力、学校发展能力等各层次、各方面的提升。
    人的能力的提高,很重要的方式是基于变革行动的培训,对事的培训、对人的培训。依托于事业,探寻其机理,分析其内部的逻辑构筑;明事理,就知道如何干,也知道如何更富有效率,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能够分析其症结所在。对人的培训在于激发人的智慧,不断地促进人的能力提高,时代的特点更加注重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用创新的力量聚集资源效益。
    人才培养体系的展现和实施要借助于大数据理念和数字化技术,在传统信息手段的基础上,推进网络课程、模拟实践、工程教育认证等质量保证环节的重点突破,逐步开发网络专业,拓展学生双学位学习的空间,并向继续教育领域拓展,不断延伸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
    我们习惯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人才培养方式,上课下课都有固定的时间,错过了上课时间也就很难再听到本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看同学的课堂笔记也只是了解大概,而慕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字化可以实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培养的对接,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交流;数字化可以架起任课教师间对学生培养信息的共享,教育者不仅限于各自课程和工作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不同教师对学生培养的评价,可以提高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成长的针对性;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倾听众多教师对自己的教导强化自我教育。
    数字化可以使人才培养的过程可视,遵循着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整个培养过程和每一个培养环节,都可以通过质量保障体系对培养效果实施动态的数据采集,对评价的记录会成为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着力点,进而实现学生成长信息的大数据集成。
    慕课使课程的传播力剧增,好的慕课使教师的劳动价值被极大地放大,如果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慕课化,无疑这个专业的价值将会极大地放大,第二学位、继续教育等都可以基于数字化实现学习的平台,大学的价值也就会通过数字化实现更大的拓展。(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