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常州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节选)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4-29]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江苏省建设高教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更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奠基时期。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迎接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略)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一个目标”、“三步跨越”、“四大战略”和“七项工程”的战略布局,以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七大工程”、“党的建设工作”及大学设置指标体系分解落实实施方案》,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三步跨越”的路径设计,“十三五”期间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期末,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和办学能力都有较大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核心目标
——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强做优工学、管理学和人文学科3个主要学科;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达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条件,努力提高办学层次;
——大力提升科学研究学术水平,高级别基金项目不断增加,力争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科技进步奖;
——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能力和水平,争取更多的重大项目,提高社会贡献率;
——加强队伍建设,适度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提高专任教师“博士化、国际化”水平,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到2020年,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不低于40%,具有一年及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占比达到30%;
——图书馆总藏书量超过132万册,中外文期刊种类达到1200种以上,可使用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达到15个以上。
——全面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新体制新机制办学,国际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办学效益达到较高水平。
——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挖掘学校各种资源,多方筹集办学资源,内涵建设投入有较大提高。
(三)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为了实现发展目标,将大力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一是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内涵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造就适应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党政管理和师资队伍;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校内管理,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二是大力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特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以特色求得生存、促进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要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和自身的优势,找准突破口,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着力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管理模式和特色校园文化。
三是大力实施服务地方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充分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为地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为产城融合服务,为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服务;要加强政校、校企合作,积极融入社会,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是大力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开放办学是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丰富开放办学内涵,提高开放办学水平。用开放办学的新观念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合作,积极推进校企、校政、校所、校校合作以及校内各部门的开放合作;要扩大国际办学视野,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积极推进国际间师生的交流和互访,多途径吸纳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和优秀智力成果来为我所用、壮大自己。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
根据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目标”、“三步跨越”、“四大战略”和“七项工程”的战略布局,今后五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认真践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力争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深化内涵建设,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扎实开展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年、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年工程。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开展专业论证和专业评估,实施重点专业建设计划。积极实施专业转型发展,针对地方急需,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集群,打造特色专业,推进符合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试点。推进课程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实践实验教学改革,鼓励开发创新实验项目,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体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化、专家化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做好迎评促建工作,确保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进一步探索形成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方法,继续推进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凝炼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活动品牌。坚持立德树人,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工作方针,大力优化“四个课堂”(教室、社团、宿舍、网络)的育人环境,逐步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课外“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实施分年级、分层次、渐进式、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强化实践育人工作的引导、指导和督导,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和“五能”(外语能力、写作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能力、专业能力),教导学生养成预、聆、温、练、问的学习习惯,努力让学生做到“四学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自知、学以为己”的学习境界,充分激发广大学生主动成人成才的内在动力,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巩固和建设生源基地,吸引优质生源。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就业指导,巩固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基地,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二)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程,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紧密结合江苏省和常州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求,按照“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注重应用研究”的思路,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将工学、管理、文学、艺术建设成为主要学科,并逐步做强做优,支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先扶持具有区域需求、产业特色的一级学科,形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拉动、校级重点学科支撑、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补充的学科建设格局。加大对学科群和学科团队的培育力度,力争在高水平应用研究的创新团队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加大对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校重点学科建设力度,达到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条件。以国家及江苏省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以我校省级“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为引领,大力加强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和文化创新,以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新机制引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以协同创新的新成效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力度,继续扩大招生的学科范围和人数。按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申报的要求,加强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和培养,继续探索和实践研究生培养的体系和模式。
加强与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的联系,强化预审环节,提高项目申报命中率。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和重大项目培育制度,努力实现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科研到账经费新的突破,力争在省级、国家级科技奖项上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着力实施服务地方发展工程,进一步提高社会贡献率
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坚持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全面整合并高效利用校内外创新资源,构建适应地方需求彰显学校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及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步伐,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科技创新队伍。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围绕重点学科领域与其它相关单位合作共建各层次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学术评价与激励政策,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学术氛围,建立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紧扣地方重大急需,集中力量攻关,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加强人文社科类应用研究,强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智库建设,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较高的学术影响。
争取在五年内,获批1-2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成10个左右校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顺利通过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及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任务外,新增1-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新增1-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新增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3-4个市级科技、社科研究平台;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金项目100项左右,其中,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力争2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达到1亿元,社会服务经费达到1亿元;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以上,力争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上实现突破;公开发表专业核心期刊论文1000篇以上(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其中,SCI、SSCI、EI、ISTP检索论文300篇以上;出版专著50部以上;力争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50件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项;力争获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积极稳妥发展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稳定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在8000人左右,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着力开拓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功能。集聚、整合学校及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
(四)全面实施人才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师资队伍
坚持以教师为主体,进一步采取特殊政策,突破常规,加大投入,积极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优秀人才,争取在引进高层次学术团队、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上取得新的进展,争取拥有一批主持高级别研究项目或获得高级别奖项的领军人物。积极推进教师博士化和国际化,争取每年引进和培育博士50人,安排教师赴海外研修,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力争培养60名左右校级以上优秀学术带头人,100名左右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授数达到120人。鼓励教师到企业、到地方挂职,培养“双师型”教师。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继续推进名师大讲堂、名师工作室工作。按照“德艺双馨、教学科研双优”的要求,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进步,以教学进步促进科学研究,坚持开展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模范的评选和表彰,力争在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上取得新的突破。
(五)探索实施国际化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积极拓展与境外优秀大学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机制,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形式与内容,大力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力争在建立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产学合作平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选派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教学科研团队的带头人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双语教师到国外研修学习,争取每年30人。大力开展国际化专业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外籍专业教师和研究专家,努力创造条件,探索开办全英文授课专业。进一步拓展境外合作办学渠道,努力提高来校留学生比例、层次以及在校生出国留学比例。通过争取更多的来校留学生营造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开展多元的文化交流等多种措施,积极建设国际化校园。
(六)继续推进信息化发展建设工程,进一步打造智慧校园
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和校园社区服务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以信息化应用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为核心,按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统一标准,构建信息化系统集成平台,达成标准统一、数据统一。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挖掘、分析、加工、提炼教学、管理与服务等数据信息,为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提供决策支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以推进网络教学为核心,努力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组织保障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按照科学管理、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和调整结构,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监督执纪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实施各类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全面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用丰富、生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感染人,形成立体式、多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兼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水平。以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巩固提高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关心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爱校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积极开展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创建工作,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二)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改革,强化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遵守《常州工学院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和管人。认真执行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执行力。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二级学院资源配置与管理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健全教代会、学代会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维护好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深入推进编制管理、岗位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以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为导向,落实绩效工资改革,保障教职工收入逐年增长。
(三)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思想保障
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着力培育和凝炼富有时代特征、地方内涵和常工特色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学校师生的人文导向和价值追求。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良教风。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勤于学习、敢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优良学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大力营造开放多元、兼容并包、具有校园特质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凝炼和挖掘校风、校训、校徽、校史等精神内涵,围绕“守正创新,寻根追梦”开展文化载体建设,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和校园精神,激发办学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强大的正能量,在全校营造追逐常工新梦想的良好氛围。
(四)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和财务管理,强化经费保障
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活力。认真落实经营学校的理念,加强学校财力建设。强化财务计划与管理,通过多种措施和渠道增加学校收入。建立健全利益分享机制,鼓励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增加办学收益。有效配置、利用和盘活各种资产,提升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校有资本运作发展能力,努力提高学校投资收益。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积极探索校园各类资源的有偿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学校形象、品牌、校友等有形或无形资源,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在校成立各类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