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解读新型大学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5-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截止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7.5%,进入了后普及化时代。其中,本科在校大学生数已占“半壁江山”的新建本科院校居功至伟,有力地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很容易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催生的一类本科院校,或被称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显然过渡膨胀了应然的“内涵”,就现状而言,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占全部本科院校的90%以上,以此指称新建院校显然混淆了一大批老牌的地方学院与此类院校的差别,或被指称“新建本科院校”,但仅就“新建”这一概念而言,它是一个流变的概念,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它的指称就会发生变化,特质的内涵就会变得越发模糊。
柳友荣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并一直在新建本科院校工作,在最近的10多年里,还一直在高等学校担当着管理工作。他勤于思考,敏于实践,从行动研究和院校研究开始,在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错位发展上做了大量扎实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曾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与读者分享,而这本《中国“新大学”的崛起》(教育科学出版社)更是他近期的力作。
柳友荣教授以中国“新大学”的概念来标识,它既可以准确明晰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告别精英教育历史,又可以照应和秉持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历史,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人们从高等教育多样化、质量多元化、人才培养个性化的角度来全面审视这类大学,进而推动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很好的创新。柳友荣教授的这一创造性概念,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类全新类型的大学培养适需人才,一种从传统学术型大学“转变”而来的另一种高等本科教育“型态”必将展示活力。
《中国“新大学”的崛起》采用了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较之太多的思辨成果有着更为可贵的探索精神和实际价值。柳友荣教授比较了英国的新大学、美国的州立大学、80年代珠三角的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的这些“新大学”,并对120所“新大学”展开实证调查研究,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研究,柳友荣教授在几年前就得出了,中国新型大学需要在外延式发展的基础上,完成华丽转身,寻求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dadt)对历史上大学完成变革的途径做了这样的总结,他认为,大学实现第一步的变革机制主要有:用额外的资源换取改革;获得大众对变革的支持,建立必要的意见认同基础;更换关键人员等。机构的转变不可能是线性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同时发生且又相互作用的因素。在一个结构卷入改革的时候,经验就可能使人们改变改革的进程。在大学这样复杂的机构中,改革要想有所进展,就需要所有参与者付出努力,改革是个曲线前进的过程。杜德斯达据此提出,为了适应复杂的未来,大学需要变革所有的领域,而不仅仅是财政。杜德斯达所理解的大学的持续改革实质上就是大学改革的第二步——内涵提升。它包括了大学的使命、财政改革(financial restructuring)、组织和管理、大学的总体特征、智力转变、同外部支持者的关系、文化转变等等。
“新大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从精英背景下的学术教育为主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轨阶段;高级阶段的变革就是内涵的提升阶段,高级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应用型本科建设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如何完成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转变,实现我国“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从形式往实质的转变,是我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生成的这一拨新生力量,其作用与价值已经彰显。深入研究与探索这类院校的持续发展问题,既是一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大事,也是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件好事。(作者:高宝立,《教育研究》主编、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