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人文学科可以卓越无法“一流”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5-26]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年底,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政策隆重推出,影响巨大,随即迅速被奉为高教改革新一轮变局的指针,众多高校因此又一次运动起来,相继制定并纷纷出台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一门心思奔着“高大上”的院校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目标而去。凝神静想,一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将政策指向作为行动指南。然而,“一流”恰恰仅是一个明确目标下的模糊指向,如缺乏系统而科学的顶层设计、没有理性而清晰的实践思路,“双一流”其实也就难以在行动中落到实处。更进一步,当宏大的一流学科命题遭遇现实的人文学术之际,问题成堆,迷雾重重。人文学术及其人文学科,“对与错”何以为据?“好与坏”如何甄别?“一流与二流”由谁指认?
首先,人文学科能否“一流”?自然科学聚焦事物规律,社会科学钻研组织生态,人文学科专注于价值和精神探究。人文的取向在于趋近人性和人类内心世界的真实,努力清醒并超然于任何基于依附性前提而派生的外在价值。也许在基于比较和模糊评判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之“一流”依稀可辨,但“创一流”“建设一流”却很难避免成为一种运动突击或外向攀比。科学有标准而人文无定式,人文学科强调差异化发展,科学可以通过量化指标一较高下。人文学科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尺度、方法体系,大多无关于量化。人文学科一旦丧失主体性而将自身置于外在功用的迎合和服从者的地位,那么人文的不作为又会反过来造成社会发展所倚赖的新思想缺位,甚至可能将整个社会带入精神塌方的困境,其表现方式可以是萧条或虚假繁荣。人文学科诚然应该是自然的存在,应该被允许从容地发展,有意为之的“扬”或“抑”都将会把人文学科送入功利的境地,而违背人文之本性,其危害不只是人文学科的自我迷失,更在于人类社会将因此而缺乏情感和理性的守护。
其次,人文学术怎样才能“一流”?人文学术是对生命本真和人类精神生活本然的探寻,蕴含着无须依附于任何外在条件而独立存在的绝对价值。绘画所唤起的生命灵光、诗歌所激发的生活激情、哲学所澄澈的理性天空、文学所投射的思想彩虹、历史穿凿时空壁垒的观念启迪……每一个人文学术领域都是能涤荡心灵、擦亮灵性的,每一个作者真诚浸淫其中的人文学术单元都将唤起或激发受众的灵魂共鸣。正确的判断、正当的情感、正好的体验,这些来自于生命和生活本身、为个体和人类所不懈追索的价值可以经由人文的桥梁作用而被彰显和张扬,继而被广大民众觉察和体认。然而这些功能也只是人文的附带产物而非目的。即便从功能角度看,人文学术履行服务人类社会使命的情形依然采取了充满主体性的姿态。基于个性化精神创造活动,具有超前性和个别性特征,在理论上前瞻而在现实上超越,优秀的人文学术光彩夺目,交相辉映,个性迥异。
第三,跨越时空方能成就人文之“一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任何应景的、赶时髦的、凑热闹的、浮光掠影的人文作品或作者无不犹如过眼云烟,终难逃时过境迁的命运。人文学术评判常常会因为文化发展持继性和形态多样化特征而面临难以逾越的时空阻隔。这种阻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真正杰出的人文学术成果因其卓越性和超越性而无法为普罗大众及多数同时代学者接受和认同,必须经历漫长时日,其中闪光的思想方才被现实发展趋势所昭示。中西方社会发展进程反复印证了这一点,历经磨难而后凤凰涅槃成为了许多杰出人文学者的宿命。其一是文化形态之间的外部情感隔阂与认知断裂往往使得不同文化形态中的个体对同一人文成果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和持大相径庭的态度,甚至在同一文化形态内部个体间差异仍然不可避免。换言之,人文学术如果仅寄希望于获得当时当下的褒扬,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短视的和狭隘的。
人文学术只有“卓越”没有“一流”;越追求刻意的“一流”,则越远离“卓越”的人文!(作者:董云川、周宏,《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