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用学科高峰带动高校进入世界一流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6-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南京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有3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三,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学科总体水平在C9高校中位列第三。从国际上看,学校已有15个学科进入美国ESI排名世界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在英国QS最新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综合排名中,南京大学名列全球第130位、亚洲第26位,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学校确实已经建成了一批学科高原。
  但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缺乏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一流成果和一流科学家,缺乏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引领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缺乏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高峰,这正是我们在即将启动的双一流建设中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关键是打造学科高峰
  综观当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都是精准选择学科突破口,通过率先建设一流学科而闻名于世的。被誉为美国二战后发展最快的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了“学术顶尖”的构想,打破学科均衡发展的传统做法,选择物理、化学、电子工程等学科作为突破口打造全球顶尖学科,成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卡耐基•梅隆大学抓住了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以计算机信息领域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在计算机、机器人、软件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项目研究上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领域研究享誉全球,成为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的标志。因此,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将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引领性、公认性及卓越贡献为特征的学科高峰,充分发挥学科高峰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我校学科建设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
  学科高峰首先体现在原创性和引领性上,领科学研究之先,提出新的学术思想,开创新的研究范式,发展新理论,揭示新规律,以重大原创性成果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去年我访问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深受启发,他们的医学高峰实际上就是由一个个发明创造积累起来的。学科高峰就是看别人不能看的病,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自然现象,发展别人不了解的技术,或者是提出新理论新思想。另一个高峰就是高校人才培养,领高层次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之先。比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引领高等教育几十年,形成具有示范性的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一批影响深远的优质课程,成为培养和造就领袖型人才的基地。
  学科高峰还要体现在公认性上,闻名于世。这就需要汇聚被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领军人才与高水平团队, 做出同行公认的研究成果,形成世界性学术影响,赢得崇高的学术声望,成为开放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及学校最具显示度的闪亮名片。我刚刚参观了南京大学校庆书画展,南京大学的艺术学科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高峰,究其原因就是曾经拥有一批名人名作,由此我想到对于学校的文科高峰建设而言,重点将放在新一代名人名作、经典精品上。
  学科高峰还应该致力于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推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科技引擎和动力源泉,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人才培养的高地。这是南京大学最为缺乏的,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一定要规划出一些学科的高峰,每个学科都要规划出高峰。
  重点是把握改革方向
  为加快建设学科高峰,南京大学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切实破除制约学科创新活力迸发、影响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下个阶段要重点抓几件事情:
  一要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为社会输送一流人才是一流高校的最本质特征。近年来学校以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汇聚全体南大人的智慧与力量,探索实施了“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这一改革探索意义重大,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14年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目前,这场改革正在深入,包括 “悦读经典计划”的实施,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优质课程引进,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通识读本的推出等等。下一步要以优质课程建设为抓手,把改革推向新阶段,要建设十门左右世界知名课程,百门左右全国知名课程,千门左右南京大学优质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继续实施“四三三”博士研究生改革方案,加快实施“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打造富有南大特色的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在南京大学建成一个我国人才培养的高峰。
  另外,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落户南大的重大机遇,举全校之力构建富有南大特色的“五位一体”“四创融合”“三个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制和成果转化新体制,真正打通教学和科研的脱节、老师教和学生学的脱节、学生学和学生做的脱节、校内人才培养和校外人才需要的脱节,这也是目前国家最希望高校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能通过对双创基地的建设,把这四个脱节解决,就是南京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对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一个新的高峰。
  二要进一步转变科研方式。过去,我们的科研大多是跟踪式的研究,这种论文导向的追踪研究在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对实现最初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难以产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只有实现科研转型,我们才能在科学研究上开拓新问题、挖掘新方向、形成新理论,真正体现世界一流大学原始创新的本质特征。因此,学校提出了“以问题驱动,做原创科研”的号召,并且启动了“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与文科“双重计划”,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希望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尖端科学问题,在学科交叉融合加速,集群化、网络化创新模式不断涌现的今天,能在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从而产生一批科学高峰。我们在下一步高峰建设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以优质课程为抓手;在科学创新方面,将以问题为导向。相比之下,在我校科学高峰的建设任务比人才培养高峰的建设更紧迫更艰巨,我们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努力。
  三要进一步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学科资源配置模式影响和决定着学科发展的未来方向。由于学校以往的学科资源配置模式未能充分突出激励与导向功能,我校大多学科仍沿袭着过去几十年所形成的发展惯性,缺乏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为目标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模式,必须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推进学科发展方式转型,引导和推动我们的优势学科坚持问题导向,以放眼世界学术巅峰的信心和气概聚焦国际学科前沿,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自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根本性科学问题做出“南大贡献”,为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南大方案”。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在制定“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高水平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队伍建设是学科高峰建设的基础,一流的师资才能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因此,树立一个学科高峰的关键是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产生领军人才;同时,一个学科高峰一定是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为一体。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与分配制度,推动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动力机制建设,以队伍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二是处理好学科交叉与协同的关系。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尖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都是立足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如麻省理工学院建设经济学、政治学、语言学、管理学等一流学科的成功经验,很大程度上在于依托学校强大的理工学科优势——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学问题,运用电子学理论和方法开展语言学、政治学研究,开创相关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需要继续探索学校优势文理科向现代应用性高新技术工程学科的延伸机制,探索联合优势学科开展协同创新的聚合机制,进一步打破学科建设的门户之见与学科壁垒,激发学科间合作的内生动力与研究共鸣,着力抢占新的学科生长点与制高点,切实提升学科协同创新能力。
  三是处理好已有的平台、基地和学科高峰的关系。我校重大科研平台与基地集中了学校最优质的学术资源,必须在学科高峰建设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每一个重大科研平台和基地都要有信心有责任成为所在学科的高峰,这就需要深化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改革,形成开放、高效、协同的管理构架与管理机制。关键在于凝练出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通过集体攻关和集成创新,产出标志性的原创成果。
  四是处理好学校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科高峰建设是学校未来5到10年学科建设的重要战略,需要全体南大人共同努力。一流大学的建成需要一批学科率先实现一流,我们必须实行分批次分层次的学科发展战略,支持有条件的学科率先实现一流,同时鼓励其它学科后续跟进尽快实现一流。在南京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我们已经明确提出了通过实施“国际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高水平特色学科建设行动计划、需求导向的潜力学科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等来实现南京大学学科水平的综合提升。每一个院系和相关学科都要结合各自的十三五规划,提出“双一流建设”的建设目标和具体举措,学校将根据目标和任务进行资源分配。(作者:陈骏,南京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