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创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10-1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高等教育新类型,必须创建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为引领,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口,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按组织主体分,有“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三方联动、“课堂、车间、社会”三位一体模式,“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模式,学校企业紧密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一、一系一厂、集团化办学模式等多种形式。按组织方式分,有课堂实训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学期 ()交叉模式、半工半学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具体形式。此外,还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定期实训与不定期实训相结合模式、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相结合模式等多种途径。通过工学结合,不仅使学生真切地体验了工作实际,丰富了工作经历,增强了工作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而且也为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增强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的联系,响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呼唤,提高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试点的基础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总体看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的担忧。学生到企业实训缺乏必要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企业的用工秩序;学生到企业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企业不能作为正常的劳动力使用,会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能让学生实训的工作岗位多少、学生的管理和企业的责任问题等等,都将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二是学校的困难。从学习效果看,学生分散到企业相比集中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前者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但学校的组织与管理会增加更多的压力:企业工作有忙有闲,忙季企业师傅顾不上学生,指导质量下降,闲季又没有具体工作可做,学习效果会受影响;企业按订单下达工作任务,与学生学习是否对口等。三是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担心。学生到企业工作减少了理论学习的时间,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

      从众多的困难和问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除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和高等职业院校应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各种要素外,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暴露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许多不适应性。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了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念的封闭性。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养成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这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理念上容易忽视学校与企业 (行业)、社会的联系,建设的重点是学校内部。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养成定位在学校与企业(行业)、社会结合的基础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显然,封闭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能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开放性的要求。

      要素的一维性。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组织教学到评价教学,主要遵循的是“教师组织教学→课堂(实验或实训室)→学生学习”的一维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要素细化。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有“教师组织教学→课堂(实验或实训室)→学生学习”的维度,而且有“师傅传授技能→工作岗位→学生工作”的维度,还有“社会→信息传递→学生”、“教师→师傅”、“课堂(实验或实训室)→工作岗位”等维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因此,要素一维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要素多元性的教学过程就显得苍白无力。

      方式的单调性。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组织中习惯由教务处、系()下达工作任务,教师落实任务,组织教学;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主要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学部门、教学督导、教师和学生来完成。而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仅需要学校内部的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和全面考核,而且还需要企业、行业人员的参与,校内校外全过程的监控和知识、能力、素质、品行及就业等内容的全面考核。特别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除必要的卷面考试,还要根据专业(职业)的特点,采取技能竞赛、技术等级鉴定等多种形式的考核,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评价的终结性。学科教育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多为终结性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结果往往是采用等级的方式,容易造成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盲目攀比等级,而忽视对教学过程中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当方式方法不是唯一的,或是不能量化的情况下,其价值判断与客观现实就容易出现偏差。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随着工作过程的进行实行跟踪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结果多为好与不好、对与不对、合格与不合格,淡化了等级,从而引导教师(师傅)和学生注重对方式方法的研究。

      创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复杂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身的系统性和专业(职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着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的束缚。

      1.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质量,简单地理解就是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由此延伸到教学质量,可以理解为:教学质量就是符合特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程度,这种特定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观,应该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脱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是一种盲目追求的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瞄准一线、适应需求、立足实践、增强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仅靠学校教育来实现,而是要在学校、企业的共同培养下形成,而且实际工作岗位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能只关注学校教育的层面,更要关注企业实践各环节的建设,制订好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把工作的适应程度和企业的满意程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2.建立系统的工作模型。应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系统的工作模型,包括工作流程模型、工作标准模型和工作机制模型。工作流程模型,主要是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工学结合的方式,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要求,编排质量保障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载体,包括校内和企业的具体工作场所。工作标准模型,是根据工作流程的安排,确定每一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要求,如学习的目的与要求、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要求、工作环境与条件的要求、教学指导与管理人员的要求等。工作机制模型,包括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反馈机制和保障机制,明确教学质量保障过程的具体措施、各机制的分工与有效合作等,特别要体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中的相互作用与相互配合。

      3.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质量保障的薄弱环节在实践教学上,校外实践教学尤为突出,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过程监控,已经成为建立工学结合模式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离学校的距离远、时间长、岗位多、联系难、过程复杂,需要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等多方合作,加强管理、监控与考核,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保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在校外生产实践中真正有所收获。

      4.完善弹性的学习方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就业、成才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更好的条件。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实行弹性学制、采用学分制等学习方式。有的专业,还要根据学生工作、学习的需要,打破白天上课、晚上复习、周六周日休息的传统学习方式,冲破学期、学年制的束缚,甚至取消学期、学年制,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季节和工作周期安排学生的学习与工作。

      5.发挥多元的保障作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发挥多元化的保障要素的作用,使制度保障、人员保障、设备保障、条件保障、运作机制保障等形成整体,发挥合力。在这些保障中,还要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把一切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要素和潜力挖掘出来,发挥作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