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全面解读“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6-09-19]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一流学科全面管理的质量观。明确指出组织实施要点是加强组织管理,有序推进实施。在支持措施方面,提出了总体规划与分级支持、强化绩效与动态支持、多元投入与合力支持三项要求。
整体系统上可以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高度概括其重要内容。
 
 
 
表1北京、上海和和河南的“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计划
建设目标(部分量化内容)
北京市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
力争在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大的突破,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切实解决重大问题,造就一批杰出人才,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上海市“高峰高原”计划
到2020年,努力使上海高等学校学科整体实力达到一个新水平,力争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180个左右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且这些一级学科点中至少有1至2个二级学科或方向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学科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5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ESI排名进入前1%,或在权威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10名或前5%。(二)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一批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发明技术专利和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显现。(三)改革示范成效明显。试行学科特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协同攻关、人事制度、资源分配、绩效奖励等改革,取得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改革试验成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综上所述,上述政府的一流学科质量观是全面的,都十分重视相对应的质量评价,也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北京特别重视专家的作用,上海则提出了学校(学科)自评指标,河南特别强调绩效考评和追加的绩效拨款措施等。实际上,如果将以上三个特点整合起来,也许对全面把握质量评价更为有效。但关键还要看高校(学科)自身是否能将评价要求这一外部驱动较好地转化为以自我驱动为主,从而形成自觉自律的全面质量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学术声誉被主办方认为更具有科学的意义。
(来源:麦可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