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一门成功通识课能帮学生“蜕层皮”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7-09-11]

开学季,很多新生就会问如何才能获得好成绩。这可以理解,但有点本末倒置。因为首先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上好一门课,并以此检验自己是否“长肌肉”,是否汲取了很多养分,而不应该一开始就在意是不是能插上漂亮的“羽毛”。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培养一个人,包括完整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开阔的视野等,而通识教育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正在于此。本期我们特约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孙向晨谈谈大学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为大学生人格的熔铸而准备

记者: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通识教育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和教育价值。新生应该如何认识通识教育?

孙向晨:清楚认知社会使命,塑造坚毅而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社会“人”的再生产。中国古代把知识分子叫作“士”,“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的引领者、创造者,是“社会的良心”,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担当得起社会赋予的使命。通识教育正是为大学生人格的熔铸而准备的。

拓展知识视界与社会见识,不断修炼学习智慧。当下,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一方面,知识的高度分化造成学科的文化断裂,而知识创新又需要学科的高度综合。因而拓宽知识视野、融合学科文化、发展批判性思维等成为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其未来成就的高度。另一方面,知识半衰期缩短,大学已不可能把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他们,学会认知、判别和选择,学会整合和应用知识变得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推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知识观,弥补应试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力缺陷,使我们学会学习,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通识教育“博”“深”合则双美

记者:通识教育通常陷入“博”“专”相矛盾之困境,实际上,“博”与“精”或“深”并举为更好,无法既博又专,但可既博大又精深。以相辅相成而言,广博有助于深入,精深也便于广博,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对此,通识教育如何突破广度和深度不可兼得的两难命题?

孙向晨:以美国为例,大一新生进入大学首先是没有专业的,如果修读理科是在二年级选择,修读文科则是在三年级才确定主修方向。因此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有一个认真探索的过程,通过通识教育来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因此每一门课都很重要,以此发现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最开始不对专业作区分,相对来讲,学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平时,大家可能会比较宽泛地说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好,深度与广度不可兼得,等等。但具体问学生在某一门通识教育的课上有何收获时,学生会发现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比如理科生去上一门和专业完全没有关系的通识课,泛泛而言,他可能觉得这是非专业课,会耗费很多时间,但具体问他这门课究竟如何时,他会发现自己对于中国或国外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有了深入的认知。

非常需要说明的是,通识教育课程绝无可能耽误专业课学习。复旦大学目前核心课程的学分为8至12学分,理科学生只需要修满8个学分,也就是4门课。4门核心课在4年内学完,并不会影响专业课学习。

新生如何适应小班讨论教学法

记者:通识教育通常以小班讨论教学方法为主,有别于传统的大班讲授式教学方式,这对于一直习惯于“满堂灌”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不适应性,尤其是大一新生接受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需要一定适应期。如何在最短时间,帮助大一新生又好又快地接受并适应这一授课模式?

孙向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计比较偏重于两点:课程的思考点和训练点。之前我们学习主要强调“知识点”,教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通识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引人深思。比如学习《论语》,就要思考它和西方思想著作有何区别与相似之处;通过好的思考点,激励学生去寻找阅读材料、组织自己的思想、表达、倾听与反驳,与他人交锋,这就涉及“训练点”,通过明确重点,有一个很好的训练过程,训练是需要反复进行的。新生以前在中学里面没有接触过,助教可能也不擅长主持小班讨论,甚至老师也是如此,所以小班讨论目前是有难度和挑战的,但大家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其实,讨论课不在于比知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锻炼个人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别人观点的准确把握。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任军锋开设的“西学经典·战争志”课程,学生被“虐”但快乐着,虽然学习任务辛苦繁重,但课程质量很高。学生对于古希腊的政治世界、战争观等都有所了解。教学进展为进阶型,学生对难理解的概念加以反复理解,才能在小班讨论时提出观点。如果上完一门通识课,学生能够“蜕层皮”,十年之后还想得起这门课,那这门通识课就是成功的。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09月11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