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理性审视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8-10-08]
社会服务是所有高校都关注的问题,就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已明显落后于实践逻辑的演进。随着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进一步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一类型社会服务理论研究的需求将更为强烈。
一、政治论: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哲学考察
对高等教育进行哲学考察,源于美国。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20世纪美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我国高等教育与美国高等教育虽然有国情方面的差异,但是也存在布鲁贝克所说的认识论哲学基础和政治论哲学基础,并且十分强调政治论哲学基础。作为新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明确政治目标,强化为国家服务的功能,坚持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社会服务,尤其是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类型标签是“应用”二字,而应用就意味着要走出“象牙塔”,主动与社会对接,积极为社会服务。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基础的选择中就更加偏向政治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基本实行的都是省管或省市(州)共管。作为地方人民政府举办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应为地方服务。更何况,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只有扎根地方,才能从地方的土壤中吸取养料,办出高水平,走向卓越。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治论中“为国家服务”的哲学基础首先应该定位在为其所处的区域服务上,然后随着办学水平的提升,再逐步扩大或提升,直至达到“为国家服务”甚至“为世界服务”的水平。
二、统摄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提升
大学的统摄性与大学的特色紧密相连,学校如果没有统摄性概念,要想办成特色鲜明的大学,就会成为空谈。
大学哲学基础、大学定位、大学职能和大学特色的内在逻辑链条是:大学哲学基础决定大学定位,大学定位决定大学职能,大学职能决定大学特色。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打造办学特色,在其统摄性哲学基础和统摄性办学定位确定的前提下,就需要努力推动其统摄性大学职能的形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职能也同一般大学的职能一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教育等。在这众多的大学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但是不影响不同类型高校对其统摄性大学职能定位的不同选择。
大学的统摄性和大学的根本,既是对大学现实情况的不同解读和阐释,也是对大学未来发展的不同定位和选择,可以对应,也可以不对应。如果所有大学的统摄性都与大学的根本相对应,那我们高校的特色发展也就只能在人才培养的差异方面作出选择了。特色之花原本可以盛开在大学的山山水水,却人为地被限定在人才培养的狭小地带,这是违背大学特色发展规律的。
应用型本科高校选择社会服务作为其统摄性职能进行建设,不是主观臆断,是缘于其为地方服务的政治论哲学基础。既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统摄性哲学基础是政治论,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哲学基础就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统摄性职能上。所以,我国正在进行应用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就应该根据其以服务地方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论统摄性哲学基础,将社会服务职能上升到统摄性的地位,并进而明确其统摄性社会服务的目标,建构统摄性社会服务的体系,尤其要建立和完善统摄性社会服务的制度和机制,以确保统摄性社会服务职能尽快形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术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特色指向
大学社会服务最明显的特色指向是学术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大学中的一种类型,其社会服务的最大特点也是学术性,具体体现在: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学术共同体。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要服务于社会,其最大的资源是学术资源。这些学术性社会服务是其他机构所不能或难以提供的。如果大学把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完全可以提供的服务项目纳入其社会服务的职能范围,就是本末倒置。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社会服务中强化学术性,是其应然之举。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本科层次的学术共同体。从教育部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职业技能型高校的定位看,两者除通过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服务社会外,其不同之处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的是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是应用性学术;职业技能型高校强调的技术服务以及技能应用型改革与创新。再次,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应用型的学术共同体。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传统研究型大学虽然都是学术共同体,但是更加强调应用学术性,即学术成果的转化或应用。
四、耦合型: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模式选择
我国部分新建本科高校理想的耦合型的社会服务模式还未形成。社会服务牵涉到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双方或多方利益,只有双方或多方在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正好考虑了服务与被服务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强调双方或多方的紧密联系、深度融合与相互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耦合就是指服务与被服务的双方或多方紧密合作与相互支持。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的主要体现是校政企耦合型,具体包括应用型本科校政耦合社会服务模式、应用型本科校企耦合社会服务模式和应用型本科校政企耦合社会服务模式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
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只是社会服务双方或多方中的一方,但作为社会服务的实施主体,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要主动为被服务方着想,在自己核心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要努力使被服务方的利益最大化。
五、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追求
国家将开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这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要求。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离不开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高水平。因此,高水平也应该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追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将高水平作为其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社会服务项目的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高水平首先体现在社会服务项目中科学研究项目的高比例,以及科学研究项目的高层次和高难度。第二,社会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反哺作用。首先,社会服务要反哺人才培养。其次,要反哺科学研究。再次,社会服务要反哺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教育等工作。第三,社会服务要走向体系化。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体系化,也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体系化建设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积淀。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体系化建设,也不能急躁冒进,要循序渐进,但是不能没有体系化的发展目标和导向。第四,社会服务要建立适合的制度和机制。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因为制度才是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社会服务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不仅涉及到学校的师生员工,而且要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制度和机制建设更为重要。第五,社会服务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需要形成一定的理念、建立一定的制度,尤其需要培育能够支撑社会服务的精神,而理念、精神本身就是文化,制度执行一段时间后也有可能转变成文化。只有这样,社会服务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才能逐步形成。没有成熟的文化,很难说这样的社会服务是高水平的。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2018年第6期。
作者简介:侯长林(1963-),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校长,兼任梵净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高等教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