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规模平稳增长 规范势成主题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9-05-20]
具纪念色彩的2018已渐行渐远,满含期待的2019也已草长莺飞。回望去岁民办教育,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规模平稳增长,规范措施持续发力;展望重抓落实的2019,规范发展将成政策主流基调。
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过去的2018年里,民办教育政策措施(包括与民办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密集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触发美、港教育股短时间内强烈震荡,资本进军教育的步伐有所放缓;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强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更加明确,让学前教育回归公益普惠的政策意图更趋明显;教育部严厉通报地方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直指公办民办教育发展失衡以及地方政府职责弱化等敏感问题;民办高水平院校建设事宜在行业内部历经多次酝酿,高水平民办院校建设呼之欲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线上教育渐次纳入政府规制范畴。概言之,一年来的政策措施,几乎涵盖了所有层次和类型的民办教育。
这些政策措施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有的甚至立竿见影。《民促法(送审稿)》公布,收购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受限,年内在美、港上市的13家教育企业市场总体表现欠佳,这意味着主要依靠兼并收购学校扩大业务的上市教育企业,未来的财务数据表现或许不会再那么亮眼。学前教育推出重磅新规,民办幼儿园的资产证券化之路面临严格封堵,通过规范让学前教育回归公益普惠已是大势所趋;中小学生减负成为政府与社会的高度共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但意味着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已势所必然,教培行业批量制造富豪的盛象或许再难上演。相应地,民办中小学校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的进程中,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出必要从而持续增加发展活力并保持竞争优势;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实施,对民办职业院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著提升、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措施的落实,对民办高校在发展模式与路径上都提出了新的命题;“AI+教育”第一股诞生,AI已成为众多教育企业的布局重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愈发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薪酬方面的传统优势可能逐步淡化,迫切需要确立新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资源。
规模数量平稳增长
尽管自《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以来,唱衰民办教育预期的声音不时闪现,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忧也不时会在某些场合得到委婉的表达,但民办教育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既不像资本界宣称的那般“寒冬来临”,也不像业界预期的那样“迎来春天”。
数据总会比抽象的描述更具有说服力。于民办教育而言,从占全国比重的关键数据看,增长的势头依旧未减。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18年,全国民办学校数占全国的比重由2017年的34.57%上升到35.35%,提高0.78个百分点;在校生数占全国的比重由2017年的18.96%上升到19.51%,提高0.55个百分点。
在密集的政策规范中稳步发展或将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常态。2018年,除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有所减少外,其他学段的民办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民办幼儿园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比上年增加5407所,在园幼儿比上年增长2.62%;民办普通小学增加72所,在校生增长8.65%;民办初中增加185所,在校生增长10.15%;民办普通高中增加214所,在校生增长7.19%;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虽然减少76所,但在校生增长6.27%;民办普通高校增加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增长3.36%,在学硕士研究生增加267人。至此,所谓民办教育行业“国进民退”的论调或可借此暂且按下不表。
规范将成主流基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民办教育自然也不会例外,从主管部门的年度施政重点看,通过“深入抓、抓深入”“落实系列规范措施势将成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民办教育的主流政策基调。
纵览目前已经公布的政策和措施,无不体现着强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责任,依法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明确意图。尽管从政策文本表述到实际执行之间还存在着必然的兑现落差,但“规范发展”的政策基调总已十分清晰。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要从完善制度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方面强调“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部分省区教育行政部门则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强调要“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折射出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落实中央精神,努力建立体制顺畅、机制灵活、制度刚性、政策全面、措施有力的民办教育制度政策体系,促进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的强烈共识。
各级各类民办教育需主动顺应大势,努力实现规范健康发展。公益普惠将成为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主流,在“二八目标”和“五五比例”的刚性目标要求下,普惠性势必成为大多数现有民办园的主要出路。“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功能发挥得较为明显的民办中小学需要在优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探索实践步伐。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或已很难在规模上再现昔日辉煌,但不排除部分民办职业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找到新的出口。民办高等教育则可望在规范中迎来把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从自发到自觉的新觉醒。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则将依旧任重道远,因为民办教培行业先天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严格治理下既难以彻底抑制垄断市场提高收费的冲动,也难以杜绝那些已经被责令关闭的培训机构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卷土重来参与“蛋糕”的争夺,真正回归初心,需要从供需两端双向考量。
规范是为了更加健康的发展。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尽管行业内短期、局部的折磨和阵痛在所难免,但对秉持教育理想与初心者而言,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上的规范,无疑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征途中行进得更加从容和顺当。
不管过去和现在有多难,未来总会给人予希望。民办教育行业亦如是,虽然当下未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只要未来尚可期,努力奋斗便值得。
作者简介:訾鸣,《云南教育•民办教育研究》执行主编,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云南省政协特聘专家,从事民办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研究二十年。
文章来源:民教热讯,2019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