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实践回顾与思考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6-08-01]


摘要:本文结合参与院校评估、示范遴选、评估抽查等工作的体会,回顾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以来走过的历程,总结了评估工作取得的成效,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评估;总结;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很快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也就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开展得比较晚,高职教育评估就更晚。但是,自上个世纪末我国高职教育逐步驶人蓬勃发展的快车道以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状况同样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此,教育部适时地组织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一、评估工作开展历程
回顾近年来的评估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99至2002年——研制方案
1999年5月,教育部组织成立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工作小组,其申之一即为教学评价组,并责成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评价进行研究。2000年6月,又将该项研究列为“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的重要课题,正式成立了课题组。课题组在历时三年零九个月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了国内外、境内外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2)开展了对国内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调查与研究。
(3)先后召开6次课题组会议,经十几次易稿,完成了《评估方案》及《工作指南》、《专家组工作细则》的研制任务并被教育部采用试行。
(4)开展了对评估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2.2003年——试点起步
2003年对于高职教育评估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围绕“规范”这一主要目标,开展了八方面的工作:
(1)确定评估方案、制定配套文件,编辑、出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
(2)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号)。
(3)建立专家库。
(4)对被评院校领导和评估专家进行培训。
(5)组织模拟试评估。
(6)实施了对全国26所院校的试点评估。
(7)成立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
(8)审议评估结论,开展方案修订工作。
可见,在这一年里,完成了政策文件制定、评估组织建立、专家队伍组建、评估培训、实践检验等一系列基础工作的准备,可以称之为“试点起步年”。
3.2004年——全面启动
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文),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在全国铺开。据统计,当年接受评估的院校就达87所。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评估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为了探索形成对评估工作的有效监控机制与激励机制,高教司和评估中心组织了“评估抽查”和“遴选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课题研究。2004年,可以称之为评估的“全面启动年”。
4.2005年——机制探索
评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导向、激励都有正误、正负之分,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育部在部署五年一轮的制度化评估的同时,提出要通过抽查对各省的评估工作实施监控。
从理论上分析,加入了监控的环节,水平评估才有了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可能。从实践来观察,各地评估工作的不平衡确实存在,各种因素造成的导向、激励偏差不容廻避,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也会使评估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抽查作为一种监控手段,对于评估工作的健康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5年,选择6个省市组织了抽查的试点工作,以汲取经验、完善方案。同时,选择两所院校开展了示范性院校遴选的试点,进行树立典型、激励创新、注入动力的机制探索。因此2005年可以称之为“机制探索年”。
二、评估工作成效显著
从2003年第一所院校接受试点评估算起,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实施时间还不足3年,但所取得的成效却十分明显,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1.办学思路清晰,质量意识增强
(1)促进了高职教育理念的广泛确立,促使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指导思想更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更清晰。
(2)院校普遍增强了质量意识,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规范了教学管理,加强了质量监控。由此,树立了高职教育的可信形象,明显地提高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
2.加快了软硬件建设的步伐
软硬件建设提高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教师受惠、学生受益,师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提高。以师资队伍结构为例,通过对6省53所被评院校评估结论的分析,表明已有86.8%的院校达到了“良”以上的水平。
3.改善办学条件,形成高职教育特色
(1)引导高职高专院校进一步注重就业、服务社会、产学结合、能力本位、争优创新,促进了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
(2)调动了主办部门和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增加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少院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3)被评院校、主管部门与参评专家普遍对评估工作给予肯定,认为评估工作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引导效应、规范效应和激励效应八评估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可区分性。
尽管评估己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可是,毕竟只有两年多的积累,不能够因此而沾沾自喜,对它做出过高的评价。相反,应当审慎地反思不足,找到已经出现的,甚至是潜在的问
题,予以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以寻求对策,不断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水平。
三、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对上述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六个省抽查工作的总结,发现在评估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主要问题
(1)部分院校对指标内涵把握不准,自评结论失真。
(2)重硬件轻软件,对内涵建设的评价偏高。
(3)有些院校过分看重评估结论,相互攀比、盲目攀高。
(4)在整理材料、整顿校容方面花费精力过多,有些数据失真,有应评倾向。
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1)有些院校及其主管部门对教育部开展水平评估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评估目标不清晰,存在浮躁心理。
(2)各方面协调不够,各种评估、检查交叉、重叠,过频、过滥,致使学校负担过重、疲于应付。
(3)有些被评院校反映,地方政府与主办方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投入不足,学校运行靠学费、发展靠贷款,负债经营,压力很大。对照评建目标,感觉力不从心。
(4)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存在不足。评估标准过分强调统一,考虑地区、行业、院校的特点不够。
(5)评估技术、方法有待改进,培训有侍进一步加强。
(6)有利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机制尚不够成熟、完善。
四、今后努力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要保证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工作的健康开展,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与探索。
1.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展教育评估的现实意义
纵观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时至今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并且转化成了日渐广泛与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一方面,质量保障己经成为学校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是一种对政府、社会、学生必须做出的承诺,同时,也已经成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也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视为对高等学校加强宏观管理、施加有效影响、注入良性机制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作为质量保障重要环节与手段的教育评估,就不是再去讨论要不要的问题,而是研究怎样把它做实、做好的问题。
2.进一步明确评估目的
从一般意义上讲,教育评估具有增值、保障、服务的目的,具体地说,教育评估则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即鉴定、诊断和促进发展。
鉴定是评估的直接目的。通过评估,对评估对象的价值做出准确判断,给出恰当的结论,是教育评估最基本的责任。况且,有了准确的判断,才能去寻求合理的解释,才有可能实现其他的评估目的。但是,从促进教育增值的意义来看,诊断和促进发展则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只有把评估的主要目的锁定在诊断和促进发展上,才有可能使接受评估成为被评方的自觉要求,从而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迫使评估方以更加审慎负责的态度和长远发展的眼
光来对待评估工作,从而减少干扰性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以诊断和促进发展为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教育评估导向与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以及鉴定与选拔作用的基本保证。
3.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
经过多轮评估的检验,证明现行方案是比较符合实际、比较科学合理,也是可操作的。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比如,需要制定针对医护、公安、体育、艺术、师范等类特殊性质院校的置换方案;需要对有些指标作进一步的明晰成界定;需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方面的要求;需要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提高评估的透明度,等等。总之,评估方案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不断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4.进一步提高专家队伍的整体水平
评估是一项难度很高的工作,它的特有的功能和规律决定了对专家队伍的高要求。实践证明,建立高水平的专家队伍是搞好评估的重要环节。坚持“岗前”和“在岗”培训,注重专家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5.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
评估是一个系统地采集信息,科学地加以分析,准确地做出判断的过程。判断结论准确与否的基础是所采集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不断总结、寻求先进的评估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高职水平评估中,我们的体会是,要重视重要环节的把握,以保证信息采集的系统性;要留出必要的评估空间,以增强信息采集的针对性;要善于区分不同信息,以提高信息采集的有效性;要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以提高采集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真正好的方法只能来自于实践之中,并且要随着情况的变化和对象的不同去摸索与创新。
6.探索构筑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实践证明,局部的、间断的、相互割裂的、缺少组织与体制保证的质量保障活动不可能产生全面、有效、持久的保障作用,更不可能产生自我规范、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探索构筑旨在把保证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各种努力结合起来的,各方参与、动态开放、协调和谐、活力充盈的学习型组织系统——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立高职教育宏观质量保障机制的载体与基础。
7.探索建立质量保障良性机制
质量保障良性机制的形成是保证、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最可靠的保障。所谓良性机制,主要指的是要有激励竞争的动力机制;要有自我规范、自我制约的机制;要有社会需求调节的机制、要有即时监控的机制。示范院校遴选、评估工作抽查等都是在建立良性机制方面进行的初步尝试,应当说,探索的路还很漫长。
8.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高等教育评估,有学者提出四个基本理念,其中之一是:评价要促进学校资源的优化,更要重视促进学校文化的引领。在评估中发现,凡是建设水平较高的院校都很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努力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十分重要。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在机遇面前,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工作,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及时地反思和评估。因此,诚恳地希望所有关心高职教育的人们,给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评估工作在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申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