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6-12-19]

卢致俊 曾华 张海峰
[摘要]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单个专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应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从专业体系的层面进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具有职业性、高技术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地方性等基本特征,在其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整体稳定与局部微调、应对变化与针对岗位有机统一的原则,并加强社会成员参与、学术部门协作、多家联合预警和主管部门监控等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体系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卢致俊(1973—),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教学管理;曾华(1961—),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教学管理;张海峰(1956—),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教学管理。(江西 九江 332007)
专业体系是一个尚未明确界定和广泛使用的概念,本文使用这个概念,是强调专业建设必须以系统论的整体思想为指导,并将其定义为:由若干专业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专业体系,是指一所学校所有专业构成的一个整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开发了不少富有特色的专业。但是这种探索和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个专业的选择、设计和建设上,而对专业体系的构建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的较少。为此,本文在对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和有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基本特征
分析基本特征是搞好高职院校专业体系构建的前提。为了更好地认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作一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工业生产采用的是传统技术,技术人才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当时的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传统高校)实施的是学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等学科型教育(俗称普通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进入以电子、计算机和数控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继而进入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时期,我国经济建设遇到了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原有规模和单一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中专学校又无力承担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进行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运而生,承担起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以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新技术人才。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因此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
1.职业性特征。这是与传统高校专业体系的根本区别。由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另一类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对传统高校而言,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1],并以学科发展为导向来设立并发展专业,因此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学科性特征。而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则是培养职业界新技术人才的载体,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开发并调整专业。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传统高校有着根本的不同,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的,这就决定了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2.高技术性特征。这是与中专学校专业体系的根本区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重要标志。与中专学校培养的传统技术人才相比,新技术人才除了具有起点高、规格高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外,这种高等性还体现在三个方面:专业理论和技术原理知识较深厚,前沿性技术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专业复合性更强。这是由新技术人才岗位工作要求决定的,我们必须充分注意这种“高技术特征”,否则高等职业教育就会“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不仅形成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挤压,而且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3.综合性特征。这是由社会职业的纷繁复杂性决定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尽管它不可能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但与社会职业的联系却是千丝万缕的。社会职业的丰富多彩,决定了高职院校大都既有工科类专业,又有文科类专业,甚至还有医、农类专业,专业体系的构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如此,随着社会对新技术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的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
4.灵活性特征。这是由社会职业变动的特点决定的。随着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转化为新的产业,社会职业也发生着相应变化,职业体系越来越呈现动态性特征。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必须讲究灵活性,以适应社会职业变动的局面。这种灵活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应根据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而不能像传统高校那样固守既定的专业目标;二是要通过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社会适应性,并以宽口径专业为平台设置灵活的专业方向,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不同要求;三是推迟学生的专业定向,让学生在确定专业之前有更多机会发现社会的真正所需和自己兴趣与潜能之所在,这也是当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较为流行的趋势。
5.地方性特征。这是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当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千差万别,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其专业体系必须具有地方性特征。这种“地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专业结构;二是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
二、专业体系科学构建的主要原则
1.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有机统一的原则。这是高职院校专业体系构建的根本宗旨和总原则。它一方面要求我们不仅具有对社会发展动态的敏锐洞察力,按照核心产业——相关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链”的思想,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专业互为联系的专业群[2]。而且具有对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变化的快速应对力,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保证专业体系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从国家经济运行质量和新技术人才规格的高度认真对待专业体系构建工作,从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诸方面确保专业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水平。
2.适当超前与量力而行有机统一的原则。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滞后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将因此变得日益突出和严重,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度因此受到严峻挑战。为应对这个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根据科技发展走向对职业岗位变化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上考虑一定的超前性,以求得人才培养过程与市场变化过程的动态吻合。但这种超前性必须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做到超前性与可行性的有机统一。
3.整体稳定与局部微调有机统一的原则。专业体系的构建除了考虑社会需求外,还应考虑教育效益。提高教育效益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确保教学稳定性。为此,一是尽量开发相近专业,并在已有专业的基础上繁衍新专业,形成新的专业生长点,以实现专业之间在资源上的共享共用,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二是以开发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长线专业”为主,这不仅是确保教学稳定性的需要,也是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创出特色和品牌的必然要求。为使专业体系具有对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的机制,则应适时淘汰或开发一些短线专业。
4,应对变化与针对岗位有机统一的原则。应对变化与针对岗位的矛盾是专业体系构建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其核心是专业口径宽窄的问题,人们对此争议较多。我们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岗位体系正在演变为一个动态系统,口径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的职业迁徙和工作方向的转移。因此,应通过拓宽专业口径来应对职业岗位的快速变化。鉴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部门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应考虑以宽口径专业为平台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而对那些社会需求变动较大的专业,则应采用“大专业加高年级定向培养”的方式来设置,以实现变化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三、专业体系科学构建的有效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构建能否顺利进行并实现理想目标,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起专业体系构建的有效机制。
1.社会成员参与机制。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能否与经济结构性变革所引起的职业岗位的动态变化相适应,能否真正实现多元主体的利益目标,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能否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切实引入社会参与机制,使得各利益相关者都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体系构建的直接承担者,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都必须尊重企业和学生的意志和利益,否则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学生就业困难,培养规格扭曲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参与机制不到位造成的。
2.学术部门协作机制。目前,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比较强调企业界的参与,这是必要的,但对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构建来说,显然还不够。与中专学校不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专业的设立大都需要以分析产品或设备的技术成分和结构为基础。忽视学术界和科研部门的参与,很难保证专业体系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另外,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还需考虑专业的属性要求,专业名称要规范,专业内涵与外延要清晰、科学,专业口径要宽窄有度,课程体系要完整、科学,设备条件要达到标准,并力求与国际同类教育接轨,便于与世界各国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这类学术规范工作,也都离不开学术界的参谋与协作。
3.多家联合预警机制。社会分工与职业岗位纷繁复杂,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它们又处在不断变化当中。面对这样一个动态系统,无疑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职业岗位的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进行“预前设计”、“预后论断”和及时调整。很显然,做好这些工作仅凭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多家联合预警机制。一方面政府劳动部门需建立劳动力市场研究机构,专门对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与相应对策开展研究,并对市场所需要的新技术人才做出年度和中长期预报,为高职院校专业体系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教育部门应建立“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对未来5—10年职业资格的演进变化实施监测,为面向未来的专业划分、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4.主管部门监控机制。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是历史的必然。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职院校大都无法从教育系统层面解决不同地区校际之间专业体系的协调问题,在专业体系的构建中常常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功利主义色彩严重,“跟风”现象盛行,“热门”专业遍地开花。其结果是各校之间专业体系雷同,各校内部专业比例结构失衡,与当地社会所需人才结构不能耦合,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普遍存在。因此,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今天,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宏观调控力度,改变高职院校专业体系构建中的无序状态。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宏观监控,并通过制度建设和资金支持,使之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有监控的专业活动,才能提高专业体系的构建水平,最终实现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的有机统一。《教育与职业》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