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6-12-22]
李小兰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校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可以开拓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对健全学生的素质,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李小兰(1962- ),女,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株洲 41200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制度的改革以及数量庞大的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高校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高职大学生更是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为此,加强在校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已势在必行。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是一种通过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鼓励创业,以创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大学生毕业后学会主动就业,即创业。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资源投入不大。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它需要学校投入相对大量的资源,以保证创业教育的实施。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还未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看来,大学毕业生应该先找工作,即先就业,再去创业;认为创业离高职大学生太遥远,认识不到创业也是就业的方式之一。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也仅限于在学生毕业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中进行简单介绍而已。部分学校由于领导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人力、财力和时间上也无从得到保证,致使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甚至中途而废。
2.缺乏良好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观念和能力并重的教育。它不仅需要教育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职业观念。但是,有些学校教师,由于创业教育的专业技能寡浅、社会经验不足,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书本和空洞的口头说教上,教育效果不明显。
3.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片面,教育形式僵化、单一。一些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仍然流于形式;他们更多的只是重视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创业意义、创业者需要等素质方面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到想创业,但又不知从何着手。
4.创业教育缺乏实效性。实践证明,要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有的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脱离现实生活,让学生觉得创业离自己很遥远。有的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去创业或是有一定的想法却不敢付诸行动。
5.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教育实效大打折扣。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学生的职业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培育和发展。但是,很多学校由于条件和场地的限制,没有适合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教师只能在书本上展能耐,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练拳脚,创业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
6.学生创业信心不足,自我定位不明确。当今社会,其实很多学生有创业的要求和欲望。据调查,有95%的高职大学生想过个人创业,然而他们却一直在等待,等待所谓创业机会的到来。还有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创业心态,一直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摇摆。
三、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的义务。学校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应做到“一个转变、二项改革、三个重视”。
1.一个转变,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首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点燃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提高教师的创业能力、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领路人。
2.两项改革,即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首先,改革课程设置,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价值。学院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创业、就业来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同时,学院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以创业学以及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基本知识为主体的选修课,使之与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套;要把创业的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从而促成学生对创业理论的了解。其次,改革教学方法,促成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创业人才在思维特点上须表现出不为陈规旧俗束缚,能随机应变,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够适应变化着的外部条件,能摆脱惯性,改变定势;还能追寻可能的世界,探索未知等品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固定不变,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通过探索,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独创性。
3.三个重视,即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创业的实践活动。首先,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不是简单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加信念,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观察,理性分析,有效的资源分析与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等,才可能保障创业的稳健起步和成功率。为此,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的创业能力主要是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创业能力。创业者只有掌握了某一专业技术能力,才能对症下药,因事制宜,采取适当的经营管理方法,从事创业活动,并取得成功。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创业者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生产各要素进行组合,并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之一。综合能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能力,主要包括把握机遇的能力、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能力、公关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一旦与经营管理能力相结合,就会从整体上全方位影响和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使创业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即将文化课(培养人文素养)、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创业课(培养创业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渗透,功能互补。二是通过校园文化来完成。即定期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成立创业俱乐部,精心挑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愿意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服务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三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特别是在创业方面已有一定成就的本校毕业生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给学生更多直观体验。
其次,重视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必备要素。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包括: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适应性等个性心理品质。成功的创业者要能摆脱别人的控制和影响,独立思考、自主行动,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走上自立人生、兴家创业的道路。所以,创业者必须敢想敢干、有胆有识,才能把握时机,才能变理想为现实。创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被困难吓倒,势必一事无成。只要瞄准目标,判断有据,方法得当,就应敢于实践,敢冒风险。此外,创业者还必须具有从容应对外部环境和创业条件变化的能力。为此,学院应通过对学生挫折教育,从而培养其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较强的调适能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举办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抉择、开拓创新的品质及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排除障碍、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心教育,使之在创业途中成为赢家。总之,高职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扬起创业的风帆、乘风破浪,抵达理想的彼岸。
再次,重视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重实践、强体验、求内化。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因此,创业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业能力形成、发展和提高的条件,离开了创业实践活动,在“黑板上生产”、“书本里经营”、“课程中交往”,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拓宽并创造教育的实践模式,加强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学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增加创业活动课程,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与班会、团队活动、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校外活动等结合;要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访问、请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组织他们深入现场、结合实际、接触社会、联系群众,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社会和生产的实际;学校要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处理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警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片、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等,使学生在创业实践、创业氛围中磨炼创业意志、激励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在活动课程中得到提高。所以,各科老师在讲授自己课程时也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学生“捕鱼的本领”,为学生营造一个接受创业教育的氛围。二是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校应该拿出一笔专项资金作为学生的创业基金,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使那些通过创业大赛涌现出的优秀模拟公司得以开花、结果。当然,创业指导老师必须严格把关,进行社会调查、市场调研,在科学分析、论证之后,帮助学生进行融资,使模拟公司成为合法的实体公司。同时,让学生定期到这些公司或创业场所实习,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如此,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能仅限于在校期间,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教育。学生毕业后的创业会遇到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挫折,失去学校的指导,很多学生会在创业的起始阶段失去方向和信心,这样将对学校的创业教育造成诸多不利。所以,搞好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指导,仍是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任务之一。《教育与职业》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