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7-01-06]



毛桂平 张一非

[摘要]通过课堂内的开放式教学和课堂外的辅助教学、参与工程建设的现场教学、请企业专家开讲座的互动教学等动态教学方法相结合,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

  [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毛桂平(1961-),男,浙江诸暨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设计及教学;张一非(195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0)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照搬书本,不顾效果;多媒体教学基本上也只是把原先应该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教学手段变了,教学内容和效果没有本质变化。

  2.不重视课外辅助教学。下课以后师生之间往往是“互不相干”的,教师不重视课余时间的辅助教学,学生不开展与专业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课外学习基本是空白。

  3.缺乏与工程实践的有效结合。实践教学仅安排一两次无针对性的现场参观,大多是走马观花。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学生往往学不到实践技能。

  4.闭门造车。教师缺少与企业保持长期有效地沟通,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无法从社会和企业中获取最实用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工程项目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能力是指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课堂内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则需通过理论传授、实践教学等多形式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一体化”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获得职业经验,提高职业能力。

  2.“一体化”教学改革符合素质本位教育的要求。“一体化”教学不仅可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还可在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和热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一体化”教学改革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教学脱离实践会使学生不理解理论的应用价值,造成职业学院学生学习理论课程兴趣和动力不足;失去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只能变成简单的重复练习,单调枯燥;没有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掌握职业技能,使实践教学成为形式主义的表面化。“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通过各种实例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挖掘个人体验,以获取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理解和升华,使之形成一种新的职业形态。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一)“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课堂内的静态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内的开放式教学与课堂外的辅助教学、参与工程建设的现场教学、请企业专家开讲座的互动教学等动态教学方法相结合,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在过程中了解市场,提高职业素质。其内涵包括:教学内容“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师资“一体化”。教学内容“一体化”是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专业课的教学必须围绕实践来教授相应的理论,同时又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被检验的理论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学方法“一体化”是指采用多种方法来开展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活动。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多形式的,要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教学,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易于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增强对本专业的兴趣和树立自信心,并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资“一体化”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由于“一体化”教学综合了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故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高职教育的热爱,并能有效地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二)“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课堂内开放式教学。课堂内开放式教学是围绕实际工程项目来组织教学,打破现行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在课堂上直接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讲解。该教学方法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的潜能,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贯穿起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沟通配合的有机整体,使教与学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2.课堂外辅助教学。职业技能包含感知技能、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三种形式。感知技能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来培养;操作技能往往是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对操作技能的掌握;而心智技能是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心智技能用一般的理论和实践教学难以培养,通过课外辅助教学可使学生有所提高。因此,可以围绕专业知识来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职业技能。

  3.参与工程建设的现场教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应以学生掌握实际施工技术和能解决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为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行为引导”和学生在看、问、实操中的“感悟”来实现,而参与工程建设是最好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事先布置一些有关实操方面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现场的观察、向技术人员请教、实操等方式找出答案,并把其作为该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促使学生认真对待生产实践,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获得职业经验。

  4.请专家开讲座的互动式教学。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了解市场发展的方向。请专家开讲座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对课堂上无法学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管理措施有所认识,弥补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局限,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案例及效果

  1.教学单元。流水施工方法(共8学时,每次课2学时)。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流水施工原理,掌握分别流水及全等节拍流水的基本方法,掌握流水施工图的绘制;能力目标:初步具有划分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的能力。

  3.教学流程。(1)项目导入问题。以我校已建的规模大小相同的学生宿舍为例,让学生知道两个承建公司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产生了拖延工期和提前工期的不同效果,接着老师介绍流水施工原理、分别流水和全等节拍流水的基本方法。以上教学在课堂内完成,共2学时。(2)自主探究。教师预留以下问题,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重点要理解划分施工段的原则,以及施工段与施工过程的关系和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问题有:流水施工中施工段如何划分?流水步距如何确定?编制好流水施工方案的关键是什么?(3)课外辅导。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答疑,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进行到一定深度后,老师要进行引导。(4)工地现场教学。带学生到学校工地现场,由监理工程师现场介绍流水施工的方法、人员组织及施工段划分等。此教学共2学时。学生到现场要解决以下问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分部工程在流水施工时有哪些施工过程?每个楼层分几个施工段?你认为工地的流水施工方案是最理想的吗?工地现场教学最好选择在钢筋绑扎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前。学生在现场还可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和验收的其他技术问题,如钢筋接头处理、混凝土养护、钢筋保护层控制、预埋件设置等问题。(5)课内竞赛。针对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及工地现场实践中暴露的问题,组织课堂竞赛,分组进行,5个人一组。课堂竞赛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口头回答,由老师事先准备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每组分别做答1~2个问题;另一部分为书面形式,每组将现场教学预留的3个问题的答案连同现场参观书面小结报告一同交给老师。(6)讨论。教师公布各组回答问题的结果,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由各组选派代表有组织地进行,老师最后做出评价,对竞赛优胜者适当进行物质奖励。课内竞赛及讨论共2学时。(7)专家介绍和归纳小结。请工程专家进一步介绍该项目的特点,对学生每个小组的实践报告做一评价,最后由老师对现场施工实例的流水施工方法做进一步总结。此内容共2学时。(8)作业。设计学生宿舍楼楼层的流水施工方案(5个人一组,可讨论),要求列出楼层各施工过程、合理划分出施工段、估算流水节拍、计算流水步距、编制流水施工方案。该作业成绩计入该课程总成绩(占10%)。

  4.教学效果。开展“一体化”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03级194位学生的调查表明,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占42.27%,较有兴趣的占46.91%,没有兴趣的占10.82%。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1.做好教学设计,是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关键。认真做好每一次课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推敲、预演,课堂上采用引导、讨论、让学生上讲台表述自己观点等一系列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舞台,学生作为主要演员,老师做好编导。

  2.优选教学项目,加强“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项目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按课程内容选择项目,既要反映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要反映现代社会的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和工程实际,具有时代性。通过项目介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相关理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显乏味。按项目内容开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

  3.坚持结合实践,使“一体化”教学充满活力。教学内容和实践结合,能保持学用一致,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做人、做事、求知、创新等素质的全面提高。可采取集中和分散去工地现场的方法来完成教学。教师先制定好学习的任务和目标,由学生到现场去找答案。学生完成实践后要上交一份总结报告,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并做总结,可有效地解决课堂上不易理解的疑难问题。总之,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把握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一致性,避免盲目的无针对性的参观;其次在教学内容中要尽量渗透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再就是在实践方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4.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体化”的师资队伍。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必须以技术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和培养方案,围绕“应用”进行专业课的教学。基础理论教学为应用服务,要以必须和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追求理论和多形式的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一是要提高教学素质,主要是提高教师在教学规划、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的能力;二是提高工程素质,工程素质表现在专业教师要亲身参加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和施工管理等实践,充分利用一年中的两个假期去企业学习,从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三是要培养信息素质,及时收集、鉴别、筛选、利用市场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对于培养信息时代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摘自(《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