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试论韩国高校职业指导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7-02-06]
邓宏宝
[摘要]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在韩国的发展历程相对短暂。目前韩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正处于稳步发展时期,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也面临新的挑战。系统研究其历史轨迹、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借鉴相关的理念与实践经验,推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韩国高校 职业指导
[作者简介]邓宏宝(1967- ),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江苏 南通 226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新时期高校实施全程职业指导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SJD880029)
中韩两国在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诸多相近之处,系统研究韩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历史轨迹、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有助于我们借鉴其相关理念与实践经验,吸取其相关教训,推动我国高等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一、韩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历史沿革
韩国学校职业指导的历史同西方国家相比是短暂的。1982年,韩国教育发展研究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支持下,首次发表了有关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研究报告,使得该项工作开始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此后韩国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总体而言,学校职业指导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为此,韩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所(KRIVET)、韩国职业发展中心等推出了系列研究报告,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会,力求帮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学校职业指导对于个体成长、国家振兴的积极意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的大规模失业问题,更使人们认识到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使得职业指导迅速发展起来。1999年,韩国劳动部门在汇编出版了诸如《韩国职业大辞典》以及各行业领域的《职业研究》等较权威的就业指导书籍之后,又编辑出版了《韩国职业前景报告书》,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职业创造了基础条件。同年8月25日,在教育部的财政资助下,职业发展中心试行开放,面向大学生等人群提供网上咨询、网上测试、网上信息等服务。2001年,韩国建立了职业介绍电子多媒体系统,为大学生等人群全面了解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培训和发展前景等情况再次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2002年,对韩国161所四年制高校的调查表明,92%的学校已经具有职业信息中心(Job Information Center),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79%的学校具有名为学生生涯研究中心(Student Life Re-search Center)的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试和解决择业困惑。
二、韩国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做法
综观韩国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具体实践,其职业指导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
1.强调学生的自我服务。韩国高校在推进职业指导过程中,始终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服务的作用。一些学校邀请校友座谈或举办报告;一些学校成立了完全由学生自我管理的“就业准备委员会”(Graduation Preparation Committe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定期为毕业生举办工作交流会,提供有关的求职援助。目前,韩国各高校的“就业准备委员会”已初步形成了联盟,为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职业指导资源,共享职业信息创造了条件。
2.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一些高校或开设生涯教育、人际关系等专门课程,或将生涯教育融入其他科目的教学,直接对学生实施职业指导。调查显示,2002年韩国有28.5%的四年制高校业已为学生开设了职业教育模块课程,不少高校也纷纷计划为所有学生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职业指导课程。 在专业课程内容上,不少高校引进实用性和职业性较高的教育内容,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2001~2004年度,汉阳大学就邀请了144名企业顾问参与课程修改,在充分研究和吸纳了他们的意见后,学校对43%的课程进行了修订。
3.着力改进就业环境。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21世纪初,韩国政府同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等有关机构合作,在大学毕业生的雇用方面努力消除汉城与地方的大学之间、男女之间的就业差别,树立并推广以能力、学历及适应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雇用观念。2006年伊始,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其新年执政构想中也阐述了多项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改进就业环境的举措,即集中培育高端服务业,在金融、物流、法律、会计、研发、咨询等部门大量提供优良就业岗位;在保证对国民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开放教育和医疗服务,以促进相互竞争;广泛培育文化、观光、休闲等服务产业并使之实现高级化;把“就业支援服务制度”作为消除就业紧张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今后三年拟投资6亿韩元,构建就业能力开发与就业介绍紧密结合的就业安全网;改变企业喜好雇用临时工、回避使用正式工的倾向,促进劳动市场变化,改善企业用工制度上的劳资对立状况。
4.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不少学校鼓励学生自我创业。据不完全统计,韩国230多所大学中已建立创业支援中心215个,大学生会员达到1.1万余人,创业团体达500多个。创业支援中心不仅从资金投入上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而且还帮助大学生联系各专业的指导教授,协助大学生进行可行性调查分析,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服务。
三、韩国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韩国高校职业指导发展至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一些院校在招生、培养、管理、就业等环节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致使针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偏差,没有达到职业指导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职业指导整体水平不高。目前韩国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尚不全面,部分高校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毕业生的就业任务,对相关工作的考核也主要表现为学校职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学生利用职业信息中心的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率等几个指标。高校职业指导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2.职业指导内容有待完善。部分学校的职业指导仅仅停留在给毕业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求职技巧等方面,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等指导不够。2002年的调查表明,有61%的四年制高校的学生没有能在校园内接受到生涯发展方面的服务。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于2006年4月26日举办的“人力资源开发(HRD)论坛———企业规模和青年层劳动移动”,也发表了对2001年2月毕业的4年制大学5.8576万名毕业者职业移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在2年内有70%的人离开了第一个工作职位。对于学校而言,加强对学生的忠诚教育与敬业精神培育也势在必行。
3.职业指导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虽然韩国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但是对于大学来说,还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人员可以从事高校职业指导和生涯辅导工作,职业指导人员与学生的人数比例也没有最终确定,其专业化要求也不明确,这些都不利于高校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4.择业观教育亟待推进。受就业出路的影响,不少韩国大学生纷纷改学社会上的热门专业。2004年韩国一家就业网站的有关人士指出,以500名理工科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回答“后悔选择理工科”的学生多达45.4%,回答“正在准备或有计划转入或重考医科大学、医药大学”的大学生达19.2%。另据首尔大学公布的2006学年度转专业现状统计,今年该校有82名人文学科专业大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而其他专业转入人文学科专业的仅有9人,就业压力导致学生逐步疏远人文学科。如何在职业指导中推进择业观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处理好近期就业与长远规划、谋求岗位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摆脱由不良择业观引发的“学科危机”,是韩国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启示
1.高度重视职业指导工作。韩国为了在短期内迅速推进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曾出资在全国46个地区建立起覆盖初中、高中和高校的“职业指导模范学校”,试图为其他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榜样和示范。此外,韩国政府又于2001年将教育部更名为教育和人力资源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此举进一步表达了政府对于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进行干预的决心和态度。我国政府也要加大对高校、社会职业指导机构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及援助体系,规范各种人才交流及职业介绍机构的收费和运作。社会各界要切实履行自身的义务,用人单位要注重加强自身员工潜能开发,帮助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
2.尝试实施全程职业指导。韩国部分高校着重为学生提供求职策略、忽视学生生涯发展、未能从大学教育全程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利于高校职业指导功能的充分发挥。在今后我国高等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中,我们要尝试实施全程职业指导,有计划、分重点地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3.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在高校职业指导中我们要继续推进创业教育,注重激发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启发、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同时,学习韩国高校的有关做法,在创业启动资金投入、手续办理、法规咨询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由被动就业走向主动创业,使高校成为培养优秀创业人才的阵地。
4.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韩国为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积极改进就业环境,力求增加岗位数量、扩大就业需求市场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岗位数量短缺的前提下,一方面,我们要依靠创业教育,积极鼓励大学生突破“等、靠、要”的传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实力,在实践中创设新的岗位,实现自我雇佣;另一方面,政府也应一如既往地采取多种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寻找到人生的最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