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7-07-1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体现不出高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贴近生产第一线的特色,对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管理是特定的组织在规定目标指引下,通过对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整合,进而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研究高职院校管理的目的在于明确高职院校的管理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手段和方法。因此,对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高职院校管理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
(一)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的基本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起才开展高职教育。由于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沿袭普通高校管理模式,也有一些由中职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沿袭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模式的落后,已经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1.领导体制现状。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决策体制特色的体现。校长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在校党委领导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依法行使职权,全面负责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2.组织结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一般选择与普通本科高校对口的设计方式,分为教学管理系列、学生管理系列和后勤管理系列三大块。高职院校的部门设置基本上都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的,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两块,行政部门包括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学部门由不同的院、系或专业组成。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的高职院校的这种组织结构,是以教学为中心的,生产和科研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活动。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学校二级院系的中心任务是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和实验人员各自分管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师参与科研也多半是为了晋升技术职务;生产、科研机构的工作也与教学直接联系。所以,教学、生产、科研三条线各自发展,相交而不相融,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
3.教学运行管理现状。很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观念陈旧:在日常管理中“管制”的思想、做法仍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服务型的管理理念难以得到贯彻,不利于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务管理缺乏高职特色:由于对高职教育理论及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够,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摹仿普通高校的情况比较普遍。许多高职院校在论证专业设置时不够严谨、欠科学,甚至有时是临时拼凑而成,有的还直接将普通高校的管理方式嫁接过来。这种情况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普遍,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几乎是由普通高校所开设课程浓缩而成。
4.教学质量管理现状。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质量观念:首先,从外适质量观看,不少学校还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培养计划中,理论课时过多,没有做到“必须”和“够用”,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外适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毕业生就业率不是很理想。其次,从多元质量观看,多数学校的办学层次、形式、学制、课程等弹性不足。第三,从特色质量观看,大多高职院校都具有创建特色的初步意识,但还没有开展卓有成效的行动,更鲜见一种经营品牌的气魄。这一方面受制于具体特色资源的匮乏或实施开发营造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与学校主办者的办学视野、经营理念和责任意识有关。
(二)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组织结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别是教学资源需求的开放性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对于必须面对企业、市场进行广泛服务,才能提高竞争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这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影响了高职院校提高效能、效率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符合实践性和开放性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由于它具有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制订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行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以及科技开发有机结合等特征,因而需要建立从形式到内容保证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2.由单一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职业教育服务。具体来说,就是高职院校按照社会上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以学校的设施、设备、环境、知识、方法及教职工的劳务,向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例如,设置各类专业,开设各门课程,编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软件,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技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最后,再把这些人才提供给社会上有需求的用人单位。这就是高职教育服务的全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是接受职业教育服务的对象,又是高职教育服务过程的结果。高职教育的大众化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必须由单纯的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3.高职教育要加强过程管理。加强过程管理,使教学过程与人才设计的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比设计自身更为重要的环节。要真正把高职办学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在改变教师观念、创造学校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把企业生产的操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密切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高层次地统一起来。
4.高职院校管理的特色建设。高职院校管理的特色应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的平台上,也就是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管理应当坚持的基本理念和应该达到的基本目标。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实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目前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和“顶岗实习”真正全方位地联系起来,更没有把它与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结合起来。采取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会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但可顺势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制定新的制度规定,建立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管理体系,而不再沿袭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体系。
二、我国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研究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结构
管理结构是管理活动的载体。高职院校管理创新必须以管理组织结构创新为保证。高职院校以其开放式的特点,正在要求人们对原有的管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增强效能、提高效率。在当前情况下,对高职院校管理结构进行创新,一方面要求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结构”,而建立扁平化、多维式、开放式的“现代结构”;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决策层次、执行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从而提高组织效率和应变能力。
1.扁平式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我国传统教育管理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种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缺陷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横向联系,对变化反应慢。高职院校的管理结构必须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为对变化做出迅速反应,信息传递渠道必须迅捷畅通;第二,组织结构为满足环境变化要求,必须能及时灵活调整。只有满足这两点,高职院校才能主动适应变化,做到以满足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而在动态的环境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传统的依据科学管理建立起来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显然无法满足上述需要,扁平式组织结构则能满足这一要求。首先扁平式组织结构中间层次少,便于上下级直接沟通,减少了信息滞留与沉淀,加快了信息沟通速度,提高了信息沟通质量。其次,扁平化意味着宽口径,减少了系统割裂,便于协调和统一,有利于迅速行动。第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由于中间层次少,便于业务组合和重组,有利于根据环境变化变革组织结构。
高职院校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的首要任务是:①实现高职院校管理从科层化向专业化的转变,加强职能部门的专业化建设,加强体现高职院校特征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的专职化建设。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以“地方为主”的,其成员管理是以“自主管理”为主。从本质上讲,学校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科层组织,多半应归为专业组织。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弱化科层化取向,强化专业取向,建立平等对话的制度和平台,让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使学校组织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②充分发挥系部的作用和功能,加重系部责任,转变学校角色,促使系部主动开发产业,抓教研、找市场,找准本系产学教研的结合点。③完善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弱化精简非专业的行政组织机构。要综合考虑高职教育事业的特点,对整个管理制度系统都要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减少中间层次,提高工作效能,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2.决策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高职院校决策层次管理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高职院校的领导能力建设,其主要内容是:校长思维能力建设、调查研究能力建设、战略执行能力建设、资源整合能力建设、依法治校能力建设、干部选用能力建设、协调沟通能力建设和创新创造能力建设。
3.执行层次管理组织的建设。第一,实行二级管理。在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中,二级学院或系部属执行层次,它上联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下联师生员工;横向联结校内兄弟学院或系部,外部联结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实训基地、生源基地、毕业生就业对口行业与部门等。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构建学校宏观管理、职能部门分工协调、学院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第二,按经营管理模式重新进行部门设计和职能定位。目前,高职院校的部门设置基本上都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的,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两块。教学部门主要对教学质量负责,而行政部门强调服务性,较少承担质量责任,这不符合过程质量观的要求。按经营管理模式重新进行部门设计和职能定位,就是要按产品实现的过程设置职能部门,将质量责任分解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就业服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职能部门。
4.高职院校管理结构的特点。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实施全面的产学结合,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是高职院校在管理结构上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管理委员会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实现产学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决策咨询机构,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应来自该行业内的专家、实业家和高层管理者,他们对本行业的结构、规模和生产、服务的技术水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社会对该行业的市场需求,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情况十分清楚,承担着对全部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的职责。
(二)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
1.高职院校的管理过程有必要引入质量体系。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管理。有效的管理不仅形成学习活动的秩序,更重要的是它同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一方面,高职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各项管理工作尚须完善,由于各校特色不同,加之行业差距,各校办学方针也不尽相同。引入质量体系有利于撇开行业差距、专业特色等,强化教学过程将高职教育的共性纳入质量体系的运行模式之中。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高职教育中服务功能变得更加突出。教育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服务与消费者的关系。现代教育理念,最强调教学质量,同时它又是受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引入质量体系,强调高职教育的服务观,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通过质量认证取得社会广泛认可的“资格证”,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
2.形成规范的管理工作程序。教学管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广泛的复杂的组织协调过程。在教学管理工作的诸多内容中,规范的管理工作程序的形成体现着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必须形成科学、合理、严明的工作程序:要按规章制度管理;按逐级原则管理;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管理;考核过程,重在结果。
3.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①收集资料。资料主要包括本校现行的教学和管理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国家有关高职教育的法规政策及有关办法、各用人单位对本校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等。②组建机构,分析职责职权,配备资源。③编制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是阐明学校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体系的文件,是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主要依据。对内是实施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对外是证实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的证据。高职院校质量手册一般应包含的基本内容有:前言、质量方针、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管理评审、程序文件、对照标准描述质量体系要素等。④质量体系的运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高职教学质量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员工,并对每位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在质量体系的运行中要自觉执行体系程序,并通过多次的内审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加以调整和优化,使所建立的体系具有适合性和有效性。⑤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持续改进”。任何一个准备实施和建立这一体系的学校,都必须在体系运行中坚持定期自我审核,不断发现问题,无论对日常工作,还是战略性问题,都应坚持持续改进,使学校能最大程度地、长期地获得顾客的满意。
4.实施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的保证措施。主要包括:①建立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教学质量管理小组,由高职院校最高管理者任组长,各管理机构和部门负责人参加,形成高效统一的决策机制。学校作为决策、领导层,教务处作为协调、组织管理层,教研室作为实施层来对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和管理。②建立高职教学评价体系。高职教学评价系统负责对高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高职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必须全面且具有高职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可细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最终形成高职教学评价标准。因此这个标准既是高职教学质量的保证措施,也是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中的一员。③建立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教学信息反馈体系负责收集、整理来自教学过程、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对反馈的问题开展因果分析,然后提出改进措施,以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公正和公平。信息反馈系统信息的来源应包括:学生、教师、领导、校友、用人单位等。
(三)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方法
目前,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路线和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应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1.树立面向市场企业化运作的管理理念,引进经营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高职院校要借鉴企业的运作方式,引进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高职院校的产品应是“职业教育服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是顾客,高职院校的产品质量则可定义为“提供的职业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和社会要求的程度”。因此,要树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思想,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技术需求紧密相关,适应社会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技术需求是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天然职责。同时,为了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更新知识、终身学习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这不仅决定了高职院校在管理对象和管理目标上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在管理风格上的多样化,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校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的变化对管理方法创新,树立面向市场企业化运作的管理理念,引进经营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
按照经营型管理的理念,高职院校要把握两个市场,一是生源市场;二是就业市场。要使两个市场都兴旺,关键在于接受高职教育后的学生是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因此,高职院校应开展独具特色的经营活动。一方面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产品的开发,根据教育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学校发展规划做出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采取“疏通出口、带动进口”的经营策略,两个市场同时开发,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为每位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提供支持等,实现“出口畅、入口旺。
2.采用来源于IS09000标准的过程管理方法。相对普通高等院校来说,高职院校受其办学的就业导向影响,具有更为突出的产业性特征,它在管理理念、运作机制等方面都与企业组织不无相通之处。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IS09000质量标准管理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高职院校推行过程管理方法时应把握以下特点:(1)以就业为导向来制定和调整质量目标;(2)加强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过程管理;(3)突出职业能力要求和训练,如要求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等;(4)关注社会职业需求动态,及时调整职业教育服务的内容、过程及方法;(5)定期对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即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
3.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证工学结合顺利实施,必需建立有效的、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重要特征是产学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一是校企合一,合作方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包括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人才培养;二是信息沟通快速,校企双方能够及时沟通人才培养的信息;三是能够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教学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课程安排、时间安排以及教学设施的利用等方面按照教学规律及双方的要求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工学交替的需要。实行间断学习时间、工学交替的弹性学制是一个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管理模式。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在现阶段采取学年学分制是较为可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学分制的基本要求包括:(1)总学分,即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总学分;(2)职业资格证书进入总学分,即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3)顶岗工作进入学分要求。
4.建立与内部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高职院校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因此,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应该同步进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加大高职院校内部分配改革的力度,扩大学校分配自主权,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和聘任制。通过工资总额动态包干管理办法,搞活高职院校内部分配。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为实行两级行政管理模式提供保障。
三、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走高职院校管理的特色之路
1.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职教育应树立体现自身特色的质量观。从整体上说,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还是以数量、规模的扩张为主,对质量和效益的关注程度不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实现高职院校发展范式的转型,从外延型向内涵型、从补偿型向适应型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高职教育应树立体现自身特色的质量观:
一是外适质量观。这是一种社会导向、市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强调教学应该使学生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作为一种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更应该树立外适质量观,充分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从外适质量观来看,工学结合与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是特色质量观。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倾向,求学者的学习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多样。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秉承传统、锐意创新,办出特色,以满足不同类型“教育服务消费者”的需求。立足于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传统之处、突出之处、独到之处和领先之处深刻省察,逐步锤炼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品牌,辐射社会。
2.高职院校的管理要做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本科院校“雷同”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本科学校举办的高职高专层次教育,把学术性教育培养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到高职高专教育中来;独立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也普遍存在着“本科压缩型”的痕迹,在培养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着“就高不就低”的心理,没有真正以人才市场需求作为定位的坐标。
高职院校的顾客是以学生为直接消费者的一个群体。因为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把教育服务提供给了学生,学生享受到这种教育服务,并为此交纳了学费,这就形成了提供产品和接受产品的消费关系。所以,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组织与顾客的关系,学校作为继承、传播文化的基地,其顾客不仅仅是学生,而是一个群体,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国家、合作办学者以及其他需要服务的组织等。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按照IS09000标准的思路,学生是学校的顾客,是学校的服务对象。这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冲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因此,以顾客的需要为中心就成为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
高职院校对产品和产品质量的定位不同于本科院校,它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其职业教育服务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产品即职业教育服务中实践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理论知识的教学比例偏小,要求适量够用即可。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是掌握实用的技能并能立即上岗。如果采用传统应试教育惯用的目标管理方法,只要学生成绩合格即可毕业,则难以保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获得能胜任职业需求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术。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高职院校不能重蹈覆辙。所以,为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学会、掌握好社会急需的应用技能,能很快适应工作并具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必须严格地控制职业教育服务的全部过程,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高职院校较普通大专院校更具企业化特征,因此必须立足于市场,其产品更应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即职业教育服务的质量,不断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人才,才能取得学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形成良性循环。高职院校的这一企业化特征也决定着其质量立校的本质,采用标准化的过程管理方法是质量立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为高职院校的自主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依法办学,尊重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高职院校办学的主管部门多是省、市地方政府。因此,在实行内部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高职院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主体,依法自主、有效地管理学院内部事务,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中央提出了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对于原来中央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来说是一大突破,但对于高职教育管理并不完全适应。因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往往不是省级政府,而是行业、企业和省以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除加强中央、省级统筹管理和宏观调控外,应实行多级办学、分级管理,着重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和社会参与管理的职责,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明确学校的权力与义务,使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逐步建立在招生计划、专业调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经费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等方面享有充分自主权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使高职院校能够及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进行决策。
当前,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最亟需的政策支持主要是:①单独建立高职教育学业质量的评价体系。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和知识能力结构,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业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包括入学水平要求、阶段性学业评价和结业质量评价。②单独制定高职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和职务聘任制度。高职教师的构成比普通高等教育复杂,每一类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也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理所当然地应该单独制定高职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和相应的职务聘任制度。③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非学历教育的学籍管理办法。非学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行政策下,非学历教育只在文字上受到鼓励,在管理上是被排斥的。建议借鉴美国在学籍管理上使用的“全时当量”概念,允许将短期培训和非全日制的学生人数折算为全日制学生数,学历教育部分仍可单独统计,从而把非学历教育纳入学籍管理轨道。然后对相关政策做适当调整,以激发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的积极性。《中国高教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