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05-18]
[摘要]文章分析了实用型软件人才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问题,指出了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三大难题,阐述了构建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六大原则,提出了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中的五个目标,解决了高职软件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软件专业软件人才实训教学
实用型软件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高职软件专业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更多的实用型、职业化和国际化的软件人才。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企业和市场的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就必须与市场接轨,并有实训课程与之配套,构建一个学院、企业、学生三者之间能相互融通的实训体系,使高职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真正成为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门人才。
一、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难题
1.技术更新快,需要学的内容多。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软件开发平台从过去的字符界面到可视化界面,从汇编语言或C语言平台到C++、Java、C#.Net;软件开发体系结构从单机编程到C/S模式,到现在的B/S模式N层架构。仅仅是一个Web编程就有大量的学习内容,如Html/Dhtml/Xhtml,CSS,JavaScript,XML,ASP/PHP,现在又有以AJAX技术、Blog、RSS等为代表的Web2.0技术。不管是软件工程理论还是软件工程建模工具都在不断地变换与发展。
2.技术难度大,学习激情难以保持。计算机软件开发就是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协助、模拟、实现人们现实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事务。软件开发本身是一种创造性、艺术性、复杂性的脑力劳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知识技术,软件工程岗位分工的理念讲得比较少。另外,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也比较盲目,对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编程后会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有惧怕、畏难的心理。
3.企业要求高,知识难以转化为能力。软件企业所需要的专门软件人才应该是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并且能按照软件工程规范一丝不苟地、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并不看重学生数据库课程成绩,而只看重学生能否在具体项目中根据顾客的需求设计配置优化数据库,是否会编写存储过程来完成文档中定义好的要求。很多学生在简历中自称精通某某编程语言,实际上他们只熟悉这种语言的语法和常用关键字,在实际项目中却不知如何运用。
二、构建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原则
1.学生为本原则。学生为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学生,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实际状况,注重与学生合作,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的实训体系应当克服诸多难点,为高职学生量身定制,让学生接受、认可;应当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保持年轻人的朝气和创造力;应当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
2.动态发展原则。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不应是固定的、单一的、封闭的,而应是动态的、多元的、开放的,这是由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性、动态性的本质所决定的。从经济发展的需求看,实训体系的建构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因为只有适应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与企业发展的动态契合。从教学模式本身的发展看,它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总是随着职教实践、观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日臻完善。实训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地发展,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就培养哪方面的人才。这就对教学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密切关注市场,不断开发新的实训项目,不断拿到企业的“培养订单”。
3.理论够用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就是先从“做”开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再以此问题为基点去学习专业理论,逐步打破“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的惯例。“做中学”是高职教育中一种很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学生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好方法。“理论够用”并不是不需要理论,而是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在实践中用到什么讲什么,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理论知识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裁剪,按照实训体系的需要重组课程结构,树立“为实践而教、为技能而教”的思想,这样也可以摆脱软件专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4.企业情境原则。软件专业的实训是要将课堂搬到工厂中去,或者是将企业“移植”到课堂上来。在外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实训放到校园外的企业与市场中去。学生不再守在“象牙塔”里,而是到企业中去感受职业意识,体验社会生活。软件专业实训要强调“软件工程化”理念,我们将虚拟企业和真实项目搬到课堂上来,将“沙盘”训练模式运用到软件开发实训当中,进行分工与合作,进行角色和身份的改变。即一个实训场地就是一个企业,有总经理、市场业务部、技术开发部、软件测试部、售前与售后等相关部门和职位,教师是项目经理,学生是某一项目小组的职员。
5.专一领域原则。“由于没有特色,就造成就业困难,同时也难以满足各行各业软件开发的实际需求。”学习软件开发技术不能贪大求全,而必须在“专”字上做文章,比如专门做供销存商务管理软件、财会管理软件、汽车设计软件、教育类软件、餐饮旅游类软件、医药卫生类软件等。除此之外,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计算机只是服务的工具,通过订单定向的实训,软件专业的学生能学到一些相应的行业知识,这样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6.综合运用原则。实训不是简单的培训,不能只按课程安排,它往往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些知识点在理论课上没有学过,但不能因此就生硬地将其“课程化”。另外,在专业教学当中,要逐步地减少那些纯粹地按照书本敲键盘的验证性上机实验,这种上机实验的效果和效率是不理想的。
三、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教学形式和目标
软件专业实训体系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三种教学形式和五个目标系列,构成了软件人才培养的有机整体。
1.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教学形式。高职软件人才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采用了“三课堂”的立体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形成“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第一课堂指传统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主要是平常的理论授课、上机实验,还包括小项目实训、综合项目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指校内的业余时间,教学组织形式有学生社团、专业协会、兴趣小组(俱乐部)、各类讲座(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电脑文化艺术节、学科竞赛活动等;第三课堂指校外及寒暑假期间,教学组织形式有社会实践、学生兼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教育、导师带学生做项目等。
2.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目标。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主要有以下目标:(1)以培养计算机操作、维护能力为目标的实训系列。主要是Windows基本操作、中英文打字、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组装维护以及常用工具软件使用等,这些实训不需要讲太多的理论,可以采用第二课堂教学形式为主。(2)以培养面向对象编程能力为目标的实训系列。主要有C#程序基础、面向对象设计模式、SQLServer2000、ADO.Net、COM+等课程内容。这些课程的上机时间一般占50%,每次实践的目的较为单一,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完成程序初步设计和编码工作,力争在规定时间内调试成功。(3)以培养Web网页设计、开发能力为目标的实训系列。主要有“网页三剑客”、JavaScript、面向Net的Web程序设计、XMLWEBService、WAP等内容。从网页设计入门到网页脚本编程和复杂网站程序的开发,这些实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安排3~4个模拟项目的实训,让学生逐渐具备网站设计开发的能力。(4)以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能力为目标的实训系列。在强调学生技能、知识培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教育环节。例如,IBM对员工的要求是客户为尊、勇于负责、沟通能力、团队协力、值得信赖、自我驱动、热诚、适应性、创造性。东软集团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始业教育”。因此,我们利用《完美表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面试技巧》对学生在综合职业素质方面进行专门的训练,并且一般放在第四、五、六学期进行。(5)以培养工程化人才,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训系列。软件行业缺乏的是训练有素的中规中矩的符合现代软件工程的人才。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训包括UML图、编码规范、软件文档、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技术内容。实训方法一般在真实的项目和环境中进行,让学生能够尽早地理解企业经营的基本概况和软件开发的知识技能。
3.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的五个目标系列是指软件人才培养的技能路线,三种课堂是实施五个目标体系的具体教学组织形式,每个系列又跨越几种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高职软件专业实训教学有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学的特点,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与配合支持,同时,要解决好实训师资、企业参与、对学生软件开发技能的评定、实训经费等问题,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软件专业实训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级软件人才。(来源:中关村实训文/刘灿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