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路径选择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12-23]

 

——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即有业可就、有业畅就、有业能就和有业乐就,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培养就业能力与转变就业观念等路径实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岗位
    自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普通高校1867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截至2005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1.9%,本科生就业率81.7%,高职(专科)生的就业率62.1%。截至2006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71.8%,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0.1%,本科生就业率80.30%,高职(专科)生的就业率62.5%。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最突出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在某种程度上说,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就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梳理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经验,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培养就业能力与转变就业观念等路径,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有业可就、有业畅就、有业能就和有业乐就,以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一、有业可就——增加就业岗位
    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核心因素。只有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对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及实际就业去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愿意或实际就业的去向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与中小企业。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与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来增加就业岗位,是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有业可就的前提条件。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据笔者进行的一项对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有关“将要就业的工作单位性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4%的毕业生将在私营企业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这种变化,主要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经济减员增效,就业人数减少,新增就业岗位绝大部分是私营企业提供。以广东省为例,在省会城市广州市,2002年的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占了当年全市GDP总量的l/3左右;工业和商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更高,接近1/2。从增长速度上看,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公有制经济。截至2006年3月底,广东省个体私营企业数达279万家,总量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上升到39.6%。广东省“民营军团”还力争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16 75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将提高到50%。私营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2.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努力拓展就业领域
    据笔者一项对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有关“到中小企业工作意愿”的调查结果显不,有八成的毕业生表示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由此看来,中小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资产总额占50%,销售额占60%,工商税收占50%,就业人数占75%。以同样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从同样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国有小企业占国有企业数量的85%,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却为74%,吸收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国有企业的14倍。显然,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吸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业畅就——改善就业环境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突出地表现为体制性障碍,如市场配置水平比较低,户籍制度改革落后,劳动力市场分割,用人单位招聘与录用的不规范和无规则行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完善,通向农村的就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就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就业环境的不完善突出地表现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完善与通向农村的就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因此,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与完善通向农村的就业运行机制来改善就业环境,是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有业畅就的保障条件。
    1.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善就业环境
    从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规定,明确要求完善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我国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如“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完全被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脱节,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不健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的机制不完善等。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就业准人制度的执仃力度,社会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新生劳动力就业准入制。用人单位招录职工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使资格证书制度落到实处。其次,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建立职业资格标准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间的对应关系,即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内容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以便学生完成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大纲所要求的理论与实训内容,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即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再次,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充实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使职业资格证书内涵能够反映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要求。拓展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使职业资格证书能够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工种)的要求,能够适应在高职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最后,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机制。针对当前行业部门之l司条块分割、“证”出多门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协调管理,整顿证书考核机构,树立证书考核管理的权威性。
    2.健全通向农村的就业机制,完善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对困难将成为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就广东省而言,一方面,局职阮校比较集中的珠江三角洲,毕业生有相对过剩的迹象;另一方面,非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大农村,毕业生严重不足。目前,农村各级各类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与实现农村小康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巨大需求不相称。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向农村,在加快农村发展的实践中成才立业,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对部分专家、学者、高职院校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负责人和用人单位的访谈意见来看,要解决好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与区域性矛盾,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优化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真正把高职院校毕业生引导到农村就业,政府应采取进一步的优惠政策。对于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政府可考虑减免助学贷款、择优保送深造、来去自由、延长带薪休假等措施。对于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政府在社会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对他们给予照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到农村地区创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政府给予政策激励,如可以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化经营方向,扶持毕业生成立经销公司,开展以产前预约为主要内容的中介服务,成为农业经纪人;也可以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农村承办荒山荒地,建立科技创业示范区;还可以支持毕业生加入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成立农业民营科技咨询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进行创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思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具有明显的城市指向性,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学生在这种城市指向的教育体制下学习,其所学知识技能绝大多数是城市专用性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这些城市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农村就业不具备优势,体现不出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造成他们并不适合在农村就业。为了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调整现有的城市指向的教育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由主要为城市和第二产业服务,转向全面为城乡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服务。根据本地区各类城镇人才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真正适合在城镇工作和创业的人才,支持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有业能就——培养就业能力
    据笔者进行的一项对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状况与录用依据有关“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合格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思想品德、专业基础知识、交往能力;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欠缺的因素,在13项指标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敬业精神、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与技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方面表现得还特别突出。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源于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不足与教学改革滞后等方面。因此,通过改善办学条件与深化教学改革,来培养就业能力,是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有业能就的必要条件。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从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对广东省几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结果来看,2005年被评为优秀且2006年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的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2004年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考察意见的三条建议中,其中一条就是关于“增加办学经费,改善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议;同年被评为优秀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考察意见的三条建议中,其中一条是:办学经费特别是日常建设经费与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目标相距甚远,上级主管部门(农垦集团公司)要继续加大对学院的投入,解决学院教学经费不足的困难,进一步改善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同年被评为良好的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考察意见的三条建议中,其中一条是:增加办学经费,改善教学设施,建议主办单位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制度。仅此三例,就足以说明广东省乃至全国目前高职院校经费投入状况及教学条件状况。对此,潘懋元先生深有感触,他认为,“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低投入,甚至不投入,但高收费。我们要把高职办好,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我们的重大问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实践性教学设备等硬件的缺乏,如各专业需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学校计算机房却无力承受学生上机的需求量;各专业需开设英语课程并对学生的口语、听力提出要求,但却无相应的语音室;机械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产一线最新技术,却无CAD/CAM实习室、数控实习室。因资金投入不足引起的对实践性教学设备投入的不足,最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共同面临且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投入。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从总量上来说,严重不足。以美国为例,美国基本上每个社区都有一所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美国社区学院经费十分充足,大部分由政府提供。据全美教育统计中心1998年的资料,社区学院的经费来源是:州政府39.8%,学费20.5%,地方政府17.3%,PELL基金7.3%,其他联邦基金5.9%,其他9.2 %。其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吸引民间资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是一条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重要途径。就广东省而言,2005年61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其中民办高职院校就有19所,占有三成比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体现了私营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高度重视与充满信心,也体现了以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产业经营的高等职业教育企业投资的发展方向。建议各级政府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外资企业等向民办高职院校投资,积极引导中外合资办学,发展民办高职院校新的生长点。最后,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光靠政府的办学投入是不够的,需要建立起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体系,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就是由社会众多部门参与的多元多层次管理体制,除联邦和州政府外,经济部门、行业协会、联邦劳动局、各类公共部门和教会均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参与者。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业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只有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订适合地区、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所培养和输送的毕业生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学校才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但从广东省的多场高职院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上了解到,一方面,高职院校有的毕业生降低了就业期望值仍找不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有不少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都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是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其核心包括工作力、适应力、求职力和自信力)欠缺。这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有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首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议采取“文化基础+技术基础+职业选项”的模式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建构,使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由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础平台和一个职业选项模块组成。学生通过两个平台和职业选项模块的学习,形成系统的职业知识能力结构,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具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其次,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高技能人才能力培养的落脚点。课程开发和内容安排,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为依据,分析高技能人才岗位群和一般技能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并对能力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建立职业岗位群能力模块,然后研究每一能力模块中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具有的知识结构。最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既能满足学生专业实习实训的要求,又能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该校以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实习教学人手,专门划拨一百多平方米的场地,建立校内实习公司——校园实习超市。校内实习公司模拟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运作,实行校企结合、教学与经营实践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由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该公司在功能设计、组织形式、资金筹措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实习公司采取了体验式教学、导师制教学以及组织培训与交流等方式。通过五年来的实践,在人才培养效果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先后有三十多所院校同行前来参观学习、考察,有多所院校以其为范例,也成功地举办了类似的实习公司。
    四、有业乐就——转变就业观念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选择职业时青年的想法》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马克思这一择业建议,对我们当今高职院校毕业生同样适合,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时的指南。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部分毕业生仍固守于传统的“狭义”的就业观和“选择工作岗位”的观念。由于这两种就业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人没事做”与“有事没人做”的矛盾,造成高职院校部分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调。高职院校应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就业期望值,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因此,通过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其就业观念,是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有业乐就的重要条件。
    1.树立“广义”的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短缺人才所具备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对人才的学历追求将逐渐被高素质、强能力的新要求所取代,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改变狭义的就业观,树立起广义的就业观,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不管是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只要是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收入即为就业。在工作种类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一份工作,也可以同时兼任几份工作;在工作收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从事有较高收入的工作,也可以从事一般收入的工作;在工作地点上,既可以是城镇,也可以是农村;在工作稳定性上,高职院校毕业生既可以从事稳定的长期工作,也可以从事不太稳定的短期工作。广义的就业观将会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大为拓展。根据笔者一项对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单位性质涉及到民营和私营企业(35.4%)、事业单位(33.9%)、三资企业(10.2%)、党政机关(9.5%)、国有企业(9.4%)、乡镇企业(1.5%);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单位地点涉及到珠江三角洲(70.7%)、粤东粤西(21.8%)、山区(6.1%)、外省(1.4%)。
    2.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第七条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从目前来看,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从笔者对广东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仅为4.6%。这种状况说明,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仍然倾向于“选择工作岗位”,“创造工作岗位”的行为依然偏少。这种自主创业行为的缺失,与高职院校教育中缺乏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内容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习惯于教会学生如何去寻找一个工作岗位,而不是增强他们创造工作岗位的潜能,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技能培养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需要把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首先,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学校从新生入学起就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引导与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业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自主发展”的观念,使自主创业成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以此强化他们的自主创业意识。其次,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等方面。创业教育紧紧围绕创业基本素质培养目标进行,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再次,形成一定的学生创业氛围。一方面,学校把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目标来抓,大力提倡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创业竞赛、邀请创业家作报告等活动,形成尊敬创业者与动手创业的浓厚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最后,建立比较完善的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学校可以成立创业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社团,还可以创设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场所,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使学生积累自主创业的经验;建立学生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服务保障和一个宽松环境,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与空间。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地加强在校生的创业教育,通过规范的创业教育,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工商模拟市场”实施创业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院从1999年以来,在校园内每年举办一届工商模拟市场。其中,2004年第六届工商模拟市场,环绕宿舍区的近500米道路两旁,工商系与财经系1 000多名学生经营255家“店铺”。这种“仿真”市场,让学生通过创办企业、经营商品、组织活动,实践所学各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商品经营和企业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同时利用学生的经营理念、投资方案、创业设想,招商引资,实现“知本”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职业辅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11]该校实施创业教育九年来,毕业生对这种教学模式评价很好,一大批学生在毕业生设计出了成熟的创业计划,其中一些人已经创业成功,成为“小老板”。该校的创业教育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策划、调研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些对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很有好处。(原载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