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思政课应重视案例教学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9-04-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一定的价值体系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元性、导向性和思想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通过单一的讲授来实现其 目标。而案例教学,又称情景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这个特殊情景进行分析、讨论和评判,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结论往往是多元化的、不确定的,在一定意义上与讲授法相对立。那么,案例教学是否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有什么优势以及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
  有人认为,理论课与案例教学是相互矛盾的,理论是抽象的、案例是具体的,似乎无法或没有必要用案例来实现理论传授的目的。殊不知,案例教学起源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它被认为是传递理论概念、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之一。在现实的教学中,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来看,它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使得课程内容呈现出说理性强、实践性弱的特点。尽管通过教学可以使大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但由于缺少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往往会导致他们对理论理解的深刻性和长效性不足,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从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单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可以满足他们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但对于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把理论转化为方法、内化为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重视理论体系阐述、知识传播、单向灌输,轻视现实问题研究、能力培养、双向交流。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案例教学,便可以将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和运用理论有机融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通过参与案例的讨论,归纳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思维路线和逻辑,从而深化理论学习,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理论、原理或概念;另一方面,案例本身就是具有实践性特点且经过设计的事例。案例中潜在的理论问题被揭示出来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这个被揭示的理论问题,又可以运用于其他实践中,形成新的思考过程,这既是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过程又是对理论的有效运用过程。通过科学的组织案例教学,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不能简单照搬其他案例教学的一般模式,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与要求着手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因此,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应有特殊的要求。
  案例选择要“抓大放小”。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不同课程的案例教学对案例的要求各不相同。通常,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具备真实性、时效性、完整性的特点,应该具有讨论的焦点和矛盾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选择在此基础上,还应“抓大放小”。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在案例的选择上,不能只为讨论需要而选择有明显大是大非问题的案例。相反,案例讨论应该在特定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对掌握正确理论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必须做到“抓大放小”。这个“大”就是指要有正确的体系和框架,“小”是指在一定体系和框架下要理解掌握理论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抓住“大”,就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保持正确的方向;放开“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深刻地掌握理论,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追求。
  理论讲授要“穿插其中”。与其他课程案例教学不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不能脱离理论而独立存在,离开理论的案例教学,往往会导致讨论与课堂内容脱节或背离。理论讲授“穿插其中”可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沿着一定的方向展开,进而形成从理论出发,有理有据,启发思考,开展讨论,讨论中回归理论,联系实际,深化认识这一过程体系。
  关键环节要“点评总结”。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元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对案例教学的“点评总结”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有效的“点评总结”,从案例中得出的结论往往得不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炼,甚至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反作用。因此,“点评总结”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至关重要,这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要源于实践、依托理论,通过理论引导,点评总结,达到对实践工作的指导、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从而深化理论学习、提升素质能力。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