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9-05-14]

    新特点
    站在教育和学校的立场上,把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2007年的校企合作进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特点1 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政策引导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投入300亿元重点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发展。
    与校企合作直接相关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2007年教育部直接推动的三大制度建设之一。颁布文件、召开会议、确立107所试点职业学校;教育部与上海通用汽车校企合作项目启动;中职助学政策规定,第三年实行半工半读、带薪顶岗实习等,鼓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许多省(市、自治区)、地(市)及县级政府也通过制定文件、召开会议、投入资金等,支持校企合作。
    特点2 校企合作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
    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从中职到高职,从研究到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旋律。
    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无论院校规模大小、层次高低、条件好坏,都能走出一条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
    尽管在合作的规模大小、程度深浅、内容宽窄、类型多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可以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我国不同地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特点3 区域和地方个性化探索难能可贵
    在中央的系列举措引导下,各地的改革探索更有冲击力。
    如继承历史传统、引领改革新潮、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浙江道路”;行业举办、企业为主、工学结合、国家试验区的“天津模式”;集团效应、品牌效应、全国领先的“河南现象”;千名教师进企业、千名技师进学校、探索中国化“双元制”道路的“沈阳经验”;集团化发展、“订单式”培养、深层次合作的“青岛典型”,各地校企合作的经验异彩纷呈。
    特点4 中职、高职校企合作竞相火热
    中职和高职同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必然具有许多共性,但因为“中等”和“高等”的层次差异,也存在校企合作程度上的区别。
    中职学校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更强调“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中职发展相对比高职历史长、积累多、规模小、专业窄,与企业合作的时间长、经验多、较灵活、针对性强,体现出持续发展的合作;高职的特点则是起点高、规模大、专业宽、功能广,对企业特别是大型名牌企业吸引力大、合作领域宽,特别是“产-学-
    研”合作中的“研”,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属较高层次的合作。中职的校企合作更重视地方挖掘,形成地方特色,如沈阳市政府搭台,3年前在全国率先召开大规模的校企合作对接会后,“千名教师进企业、千名技师进学校”的“双千双进”
    取得了丰硕成果。浙江宁波职业教育与“宁波港、宁波贸、宁波厂、宁波装”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没有围墙的企业和教育集团军;高职的校企合作更体现出示范院校的带动作用。2007年年底,首批28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展示校企合作成果,有合作协议的行业企业5009家,建立5334个校外实习基地,聘请5349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特点5 西部和农村职业教育跨区域多层次合作
    东部西部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东部带动西部,城市反哺农村,是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略。
    东、中、西部地区和地区之间、地区和行业之间、地区和院校之间、地区和企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打破行政区划、打破隶属关系、打破行业和企业界限,强强联手、强弱结合,异地招生、异地就业,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优势互补的姿态,跨校、跨县(区)、跨地(市)、跨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联动合作。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开展校企合作,是拓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缩小区域差别、盘活教育资源的创新性探索。
    特点6 职教集团既是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又是新亮点、新趋势   
    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各自的优势,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开辟一种由重点职业院校牵头,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参与,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桥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低投入、高产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道路。
    采取校校联合、校企合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形式,把学校和企业、市场和社会等有关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形成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新机制。从打造“航空母舰”,到组建“联合舰队”,这是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一个根本性转变。目前,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提出走“集约化、集团化、品牌化”道路,按区域或按行业、专业组建起了一定数量的职教集团。
  新进展
    2007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新进展:在规模上有扩大,在广度上有拓展,在深度上有延伸,在力度上有增强。
    形式:传统模式更加深化成熟,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多样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校企合作模式和类型的多样化,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是按职教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与“做”的关系:工学交替、工学并行、分阶段完成学业、半工半读、顶岗实习;二是按招生和就业的两个环节:“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就业、企业冠名班,零学费就学、预就业;三是按教育教学或服务任务:项目合作及联合开发教学项目、学校承接科技开发与技术项目、合作开展竞赛;四是按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流动关系:企业投资办学、企业捐赠资金、设备和场地共享、互为对方提供培训;五是按合作的范围半径:一校一企、一校多企、一企多校、多校多企,一个专业一个企业;六是按管理组织:
    董事会、行业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实习指导委员会;七是按合作程度: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校企一体化;八是按不同科类专业:工科类校企合作,文科类工学结合;九是按借鉴国外模式进行本土化探索: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模式、“三明治”教育模式、新洛桑工学结合模式等。此外,还有校企集团化合作模式,与海外、国外企业合作模式,股份制校企合作模式等。
    内容:从单因素合作转为多方面合作,从单项推动走向综合改革   
    校企合作内容丰富,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办学到教学,层次不断递进。
    第一层次:人、财、物的双向流动与合作。企业向学校捐赠资金、实训设备、技术手段,提供职业情境、实践场所,提供行业企业专家、技师,向学校发用人订单等;学校向企业提供培训场地、职业技能鉴定站、智力和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等。第二层次:教育教学各要素的全程参与。一、专业建设为龙头。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靠市场和企业需求,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岗位链,校企合作专业化和专门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二、课程建设为核心。学校设立课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课程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校企共同开展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资格和能力分析、课程教学分析,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优质核心课程,共同制订企业岗位能力标准,或直接开设企业的专门课程。三、教师队伍是关键。积极引进和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和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强化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四、实训基地是保障。“筑巢引凤”或“借船出海”,与企业共建共享,创建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鉴定于一体,多功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五、教材建设是抓手。借助行业企业之力,开发和编写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模块化、活页式、直观性。六、实践教学是重点。学生到企业进行感知体验、教学训练、岗位实习、顶岗实战,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是校企合作的结晶。七、企业评价是导向。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市场和企业是人才标准的试金石,校企合作实际上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质量的重要手段。八、学生成才是目的。校企合作的根本价值判断,是以人为本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人才,打造技能型人才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行为。很多职业院校提出的观点或经验,更能反映校企合作的深度。比如,“五个合一”的做法,即“教室和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第三层次:精神文化层面的相互认同和渗透。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环境、耳濡目染感知企业文化内涵,这种教育效果是单纯校园环境不可能达到的。相反,教育的先进文化、校园的精神文明以及科学精神、研究能力等,对企业也有很大的渗透力。
    效能:双方受益,多方满意   
    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取得了“多赢”效果和多方认可。
    对企业:企业获得了人力资源储备,获得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了低成本的外加工产品,获得了学校的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和文化资源。对学校:建设了供需对接的专业,推动了课程改革,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了师资培训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了实践教学的条件,拓展了教育和培训服务领域,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进了“双证书”制度,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学生:
学习有了目标,学费有了资助,毕业有业可就,就业能够对口,企业感知克服了自卑心理,企业实践增强了职业技能,企业文化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解决了上学和就业两大难题,为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分忧解困,促进了社会稳定。对政府:校企合作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思考
思考1:立足于现实,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认识上,企业、职业院校、政府和社会对校企合作价值功能的认识,还存在着局部意识与全局意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许多企业和学校都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观念。二是在政策上,政府还没有形成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严密的法律法规支撑、有效的激励政策引导、权威的宏观协调机制。三是在条件上,资金的不足、设备的匮乏、场地的限制,以及企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差距,都制约了校企合作深入而全面的发展。四是在运行上,企业着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而产生了应付现象与短期行为,学校追求解决实习和就业问题而出现了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校企合作显然并非一帆风顺,任重道远。
思考2:着眼于未来,作进一步思考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互惠互利,水乳交融”,提出如下建议:---政府要统筹。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政策倾斜,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合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校企合作效率。
---机制要配套。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双方需求合拍的驱动机制。目前,应该建立企业调动机制,激励企业着眼于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互利互惠多赢的利益机制。
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三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人、财、物资源双向流动,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应该重视“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四是动态发展的调整更新机制。企业转产,学校调整专业;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学校改造场地和课程;企业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同时,学校要不断地适应企业、服务企业,进而在某些方面引领企业;五是双方参与评估考核机制。要制订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合作指导思想、条件、制度、参与度、内容、形式、管理水平、工学效果、合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检查,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管理要跟进。加强校企合作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采取合同协议管理而非人情关系管理,强调规范管理而非随意管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条件、双方职责、实习岗位要求、生产目标、职业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此外,学生在企业实习要实行企业和学校双重管理和指导,要制订企业外聘教师的管理办法等。
---科研要伴随。加强对校企合作问题的多角度研究,梳理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更新办学理念,探讨体制改革,构建管理模式;研究市场需要,研究实践教学;研究集团化合作、股份制合作、半工半读管理。
---中介要服务。政府职能转变之后,购买社会服务是一种途径;市场经济确立之后,中介组织的作用更加突出。校企合作两方面的主体真正互动起来,还需要第三方组织的力量推动,既熟悉企业生产运营,又了解学校教育活动,还能保持中立立场,比较合适的是行业学会(协会)、民间团体。可以依托这些组织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策划、咨询、牵线、指导、评估等工作,为有效开展校企合作服务。(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