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强化五种意识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发展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06-12]

■孔德文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民办高校既要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也要应对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而逐渐显现的深层次问题的挑战,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更要主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尤其要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文化意识、战略意识,以实际行动和突出的办学成果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意识
  高校是社会的学术与文化组织,通过知识的传播、创新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民办高校也不例外。民办高校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其必须承担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尤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办学的根本使命。民办高校只有确立对国家、社会、家长、学生高度负责的办学宗旨,才能立足于当今时代,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民办高校强化责任意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保证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必须加强自律,做到诚信办学;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将民办高校建设成国家、社会、家长、学生信赖的人才培养机构。
  风险意识
  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尽管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与创办初期相比更加协调了,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整体办学质量不高,一旦资金链断裂、生源紧张或管理不善,就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的威胁。因此,民办高校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并采取措施有效规避风险。一是要勤俭办学,开源节流,用经营的理念办学,始终保持良性的财务运行状况;二是要严格管理,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和执行力;三是要坚定地面向市场依法办学,要跟踪市场、瞄准市场、服务市场、引导市场;四是要居安思危,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管理制度、办学方略。
  质量意识
  民办高校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充足的生源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而这两方面都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果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率就会下降,学校生源也会受到影响,生源数量与质量必然会下降,民办高校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因此,民办高校应当通过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构建完备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等措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化意识
  大学文化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是大学之所以能枝叶常青的根本。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大多尚未形成稳定而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因此,民办高校要强化文化意识,着力培育独特的大学文化。一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文明校园、安全校园,打造魅力校园,形成特色校园;二要建立并执行符合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和民办高校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三要把民办高校在不太长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得以维系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力量,进一步凝练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继而培育成大学精神。
  战略意识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社会环境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民办高校必须强化战略意识,实施战略管理。战略可以帮助民办高校理清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促进各种力量的平衡,还可以解决发展沿什么方向进行、重视什么和舍弃什么、如何进行价值选择等问题。民办高校实施战略管理,要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制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民办高校还要将战略实施作为战略管理的主体,才能将规划转变成现实,逐步实现战略目标,从而保持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