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9-11-11]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专业建设,同时它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学六融合”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说既是高职院校所有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总纲”,也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教育类型,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应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这也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体现以技术应用为主体的教学特色,形成教学、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招生、就业环节,还是整个培养过程都必须强化与社会经济直接联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当地区域经济(产业、行业、企业)建设一线的需求和发展,因此,深入社会,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密切合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涵
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类型特色的创新,其基本运作框架是,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关键。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体制基础
校企合作是指在办学模式层面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校企合作的要点有四:一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校“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以及争取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我院创建之初,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定要求,一并建立了校办实习工厂——咸阳机床厂,明确了“既出产品、又育人才”和“以产促教、以教促产”的功能定位。此外,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利用行业基础和职教领域的影响力,联合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等多家企业,牵头筹备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二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即校企之间联系纽带的建立和校内组织结构的开放性构成,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前我院校办实习工厂拥有与学院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匹配的产品系列及经营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积淀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和“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三是校企资源的共享,学院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企业参与学院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共同制定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制度,如企业标准引入教学和学院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实施和运用等。目前我院已经与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机械研究院、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自08年11月底,我院已经陆续完成对秦川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职工管理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培训共计148人次;众喜水泥公司在我院设立为期5年、总额70万元的“众喜水泥奖(助)学金”,并为我院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与陕西省机械研究院共同创办“粉末冶金”专业,以充分利用双方人力、信息与设备等资源;与西安铭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电子商务专业“蒲公英”订单班已经正式开班,陕西法士特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为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150名学生提供了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物流管理专业90名学生赴人人乐集团顶岗实习等。四是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如我院大部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均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校办工厂——咸阳机床厂每天提供25个工种、300个实训岗位,满足600名学生从事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同时顶岗实习的学生作为第一线操作人员,全程参与生产校办工厂五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市场份额占国内同类机床40%的精密工具磨床,年产量达600余台等,把校企合作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办学模式的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
2.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工作平台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必须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与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我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以“工学六融合”为特色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一条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二个基础),坚持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为目标,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与和谐发展。
“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打开五个壁垒现实六个融合上。通过打开时间壁垒——实现教学过程开放性、打开空间壁垒——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开课程壁垒——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综合化、打开人员壁垒——促进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打开校企壁垒——促进产学合作,深入推进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简称“工学六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按其内在要求制定并实施各专业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同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中的相关企业一起,校企合作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双方签订培养协议,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直接由企业聘用的人才培养方式。
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以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中的相关企业为依托,打造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在重点专业中实行“双带头人”机制,聘请装备制造行业领军人物为“银领教授”担当兼职带头人,发挥其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熟悉岗位能力需求的优势,在制定职业岗位标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企业兼职、国内外培训等措施,将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为“白领技师”,在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区域同类教育行业中具有影响的“领航人”;在课程建设团队中实行“双骨干教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当“兼职骨干教师”,发挥其精通实践技能的优势,在实训教学、实训教材开发、项目案例实施、实训教学手段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采用下企业锻炼、国内外培训,加大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使其在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成为中坚力量。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体现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中,按照工作过程要求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重新序化课程内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与工作岗位相结合,构建“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培养模式,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安排1~2个学期直接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
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一是指理论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融合;二是指在部分专业中创立“学校+公司”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零距离配合、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体现在校企文化对接的理念和模式在学院推广应用。引进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在实验实训场所建设上处处突出“职”的特点,突出企业文化色彩和良好的职业氛围环境,通过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与校企联谊活动,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体现职业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
“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四个基本特点: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3.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为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基本保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思想,整体反映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即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共同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工学结合”的“工”是指“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学”是指“学习过程”,“工学结合”就是“工作过程+学习过程”的集成。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往的修订有较大的区别。重构不是某几门课程的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时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切入点,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形成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部分,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打开五个壁垒”是我院攻克课程改革难点的基本方略。打开校企壁垒,促进产学合作,从而带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关键是课程内容要体现工作任务,课程开发途径是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课程的改革不仅反映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在教学形式方面也反映在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上。打开时间壁垒,实现教学过程开放性,比如增加校外实训的学时数、在校外实践的时间与企业生产时间相吻合等;打开空间壁垒,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比如把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堂与车间一体化教学转变等;打开课程壁垒,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综合化,比如加大对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等等。打开人员壁垒,促进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建设,以保证课程的实施由学校(教师)一元主体向学校、企业、学生多元主体转变。
总而言之,对重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5点要求:
⑴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当地经济、行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符合。
⑵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⑶课程目标。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分析为基础,课程目标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相符合。
⑷课程体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过程为依据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⑸实践教学体系。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工学结合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本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体现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即公共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与多个专业方向(即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本着能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反映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模块化课程;本着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合一、产学结合落实(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落实校外 (顶岗)实习,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着必修选修课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制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有利于教学管理,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为核心的学分制模式下的培养计划。
2.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设置的原则和依据。基于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五部分组成:①公共学习领域课程。这一学习领域课程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础。②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该学习领域课程应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模块。③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该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反映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它是具有“准订单”性质、灵活开放的课程和实训实习模块。④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这是为拓展学生的谋生范围提供其就业(第一次)所需的岗位技能与基本专业知识,能够灵活适应市场(企业)的需求,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设置应紧密贴合市场与企业需求,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对应岗位(群)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构建方向课程模块。⑤公共选修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课程全院开设50门,按文学、体育与艺术、哲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五个模块设置,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选修4个学分。
3.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及素质教育课内与课外的结合。首先,重构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外附加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实行课外附加学分制是我院于2008年推出的旨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套行之有效教学改革措施。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新方案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新方案规定学生毕业前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完成素质拓展6学分方准予毕业。素质拓展6学分为必修学分,包括科技技能活动2学分、院园文化活动2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学分,在此前提下,学院鼓励学生多修素质拓展学分。其次,重构的人才培养方案特别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共性的东西,个性常常被忽略。实际上,个性是最重要的,其核心东西是思想的独立性,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不盲从权威。所以,从根本上说,创新首先要有自由的思想作为前提和基本条件,培养个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能力。为了拓宽学生选择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给学生较大选择空间,因材施教。
对公共选修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和素质拓展领域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公共选修学习领域课程及素质拓展领域项目实行在全院范围内打通,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
四、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探索
1.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包括:招生对象与学习期限、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进度安排、课程描述(含课程标准、师资配备、条件配备、机制制度)、毕业条件(总学分要求、学分的结构要求、思想素质要求、身体素质要求、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专项技能证书要求、素质拓展要求、其它要求)、学分替代、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含合作企业简介、双专业带头人简介、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等八个部分。
2.课程体系基本架构和主要指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和主要指标:由公共学习领域、专业一般学习领域、专业综合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素质拓展领域六部分构成。原则上,课内总学分数限定在140学分左右。其中公共学习领域是学校平台课程,为全院学生所必修,占比例20%;专业一般学习领域和专业综合学习领域课程是按照专业而设置,所占比重约70%;专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是按照专业大类而设置,约占10%;原则上,课内教学总时数控制在1800学时以内。
制定学时数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课内总学时1 600~1 800为宜;二是教育部2008年修订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设计》,其中“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要求“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顶岗实习”要求“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课时应控制在1 800学时以内,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实践活动,而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第二证书、素质拓展附加学分、军训等学分数限定在17学分。
3.课程设置及安排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部分,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⑴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课程观。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专业目标岗位的实际需要,综合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内容、职责等要求,由企业专家组主导起草《岗位职业标准》;在分析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将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进行解构,按工作过程中的行动体系选择、序化课程内容,通过理出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归纳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学习领域)。
⑵课程设置体现“三通一渗透”的原则,即公共学习领域课程打通,各专业素质拓展领域课程按专业大类打通,第6学期各专业一律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领域的课程(公共关系、美育与音乐美术鉴赏、应用文写作)要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渗透。
⑶课程学时与学分。所有课程均以16学时/学分计算所需的总课时,以0.5为最小学分单位。独立设置的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每周计1学分,顶岗实习每周计0.5学分。
4.配套的改革措施
其一,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是规范一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与之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教育观念的关键环节。编制课程教学标准时,应将企业真实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纳入其中,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叙写应以职业能力来描述,而不是掌握知识程度的描述;教学内容的选取范围、教学组织的顺序应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分析;教学内容陈述的方式应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形式来叙写,尽可能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去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其二,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将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统一,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来源: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