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官校企行”四方联动 “产学创用”立体推进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0-03-09]

      【摘要】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官、校、企、行)是中国高职教育运行体系中的四个相关体;四方的科学定位和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办学目标的关键。生产、教学、创新研发、应用服务(产、学、创、用)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四项功能的有机融合、立体推进,是发挥高职教育最大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也是改变传统高校教学与科研脱节、研究与应用脱节、人才培养与研发实践脱节等两张皮现象的有效举措。建构“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运行机制,对实现高职教育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官校企行” 四方联动 “产学创用” 立体推进 运行机制
      实践证明,应用性(技术与职业)高等教育(为了符合表述习惯,这里仍然将之简称为“高职教育”)必须是一个开放的运行体系。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书(1999,韩国首尔)指出:“要对终身教育做出最大贡献,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必须是开放式的、灵活的且以学员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在由个人、工业界、各种经济部门和政府分享的学习文化的基础之上。”可见,建立开放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已经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种共识。
      高职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大学相比,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的运行机制上,高职教育更多地实现了官、校、企、行(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四方联动;而在高职教育的功能界面上,则力图实现产、学、创、用(生产、教学、创新研发、应用服务)几方面的有机贯通和立体化推进,这不仅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的最大办学效益,也是改变传统高校教学与科研脱节、研究与应用脱节、人才培养与研发实践脱节等两张皮现象的有效举措。建立健全这一运行机制,是建构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
      中国大陆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之间的配合尚不理想,导致很多高职院校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而其办学实践仍然比较陈旧,办学质量要有实质性的提高还面临不少困难。比如,因为缺乏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处于表层,不能深入下去。高职院校往往以学校为本位向企业发出合作邀请,而企业因为自身利益而缺乏合作积极性;虽然很多企业门口挂着高职院校实习基地的牌子,但是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在建设高职教育教学团队过程中,企业一线技术人员难以真正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因为企业繁重的工作任务使技术人员没有时间来学校授课;另一方面因为学校的办学模式、学制规定、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不够灵活,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受到很大制约。可以想见,如果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等都各自为政,生产实践、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不能实现有效合作,而是低效推进,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和办学效益要想有质的提高就有很大困难。如何解决高职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我们认为,应在实践中大力践行“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运行机制,以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
      1.“官校企行”四方联动。
      “官校企行”四个字代表了现代高职教育在开放性的运行体系当中的四个相关体。官,即“政府”;校,即“学校”;企,即“企业”;行,即“行业”。所谓“联动机制”,就是“官校企行”四方力量在发展高职教育的行动上达成了一致性。因为机制的作用,一方的职业教育行动必然引起另一方与此相应的职业教育行动。换言之,发展高职教育的土壤和环境,正是这四方力量在机制上的联动作用。事实上,中国大陆高职教育之所以在发展绩效上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在相关方面的联动机制上为高职教育创设了比较健全的生存环境。
“官校企行”四方为什么要建立一种联动机制呢?
      首先,政府主导办学方向、层次、结构和类型,也主导专业调控和经费投入。政府和学校之间应建立一种“缓冲机制”,即政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行为起到一种宏观指导和分类指导的作用,是一种“软着陆”,学校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办学和开放办学;如果政府对高职教育事无巨细地提出各种规定和要求,就容易使各高职院校的教育行为出现“一刀切”现象。其次,学校和企业应该是共同的办学平台,尽管学校是办学的主体,但是现代企业也越来越多地扮演了主体角色,或者说起到了次主体作用,所以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建立一种“互惠机制”。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也要积极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目前校企之间表面化、被动式合作现象应通过机制的作用而得以改变。第三,学校和行业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互动机制”,行业协会在制定、指导、实施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行业协会也可以避免企业的短视行为,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可见,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这四个重要的相关体,它们的功能、定位、作用不一样,但是必须四方联动。也就是说,“官校企行”已经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行动网络,推进“校企”、“校行”之间的合作,既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进行统筹,又需要企业和行业之间进行协调。
      2. “产学创用”立体推进。
      “产学创用”是高职教育功能层面上的四个基本维度,也可以说是四个基本内容。产,就是“生产和产品”,包括生产真实产品;学是“教学”,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创是“创新”,包括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科技创新;用,就是“应用推广和社会服务”。
      “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与“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相呼应,前者是动力机制,后者是这种机制所推动的效果,是一种适应职业教育特征的具体行动。“官校企行”四方联动引发“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在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德业俱臻的高技能人才方面,“官校企行”四方力量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以这种目标实现“联动”——这种“联动”实际上就是“产学创用”的具体行动。在这个意义上,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企业要获得它们所需的人才就必须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这种产学合作“推波助澜”。同时,只有校企、校行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合作,高职教育的创新研发才能落到实处,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功能才能取得成效。换言之,“产学创用”就是指,高职教育行动一定是生产实践、课堂教学、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的整体性或立体化推进的行动,是把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行动。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与普通本科院校的质的区别就在于,它生存在一个“社会网”中,必须与社会经济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
      3. 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运行机制是建立现代开放性高职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优化环境和提高质量的保障。
      我们认为,“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高职教育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突破障碍,建立这种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是一种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变革。可以说,“官校企行”,四方联动和“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有效运行机制,是解决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困境的钥匙。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官校企行”四方联动和“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行机机制是就高职教育运行中的实施者而言的,这一运行机制不仅没有忽视学生的存在,而且整个机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这就是说,培养学生成为德业俱臻的高技能人才,始终贯穿在“官校企行”和“产学创用”的各个环节和所有活动过程中。“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运行机制并不是急功近利的,而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行动。在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摈弃那种“市场中心论”的观点。“市场中心论”者一方而立足于学校而强调市场,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职教观的樊篱;另一方面立足于社会需求而强调市场,对于个人自身方面的发展考虑不周。若依照“市场中心论”的观点,所建立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一定是不完整的,甚至会导致人的“工具化”。
      我们强调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就是要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品德高尚并具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此,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等等方面都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绿色专业”、“绿色课程”,实施高职教育的“绿色教学活动”。我们的整个高职教育行动都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离开了学生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所有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对建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意义
      “官校企行”四方联动和“产学创用”立体推进作为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在高职教育教学的实际实施中,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等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现。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中国大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是今后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改变中国大陆高职教育运行模式过于封闭和学科化的倾向,从以学院式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但是,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质性效果并不明显,形式化、口号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进行体制创新,改革现有校企合作制度。这种高职教育模式的转型是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和根本性的变革,需要在运行机制上实现“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
      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地方政府应该起到统筹领导作用,积极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措施,特别是通过机制创新,使“官、校、企、行”四方联动。比如,政府应根据企业实际及时制订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把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对人才的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喜的是,广州市已经在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把社会通用要求和企业个性要求相统一;深圳市有关政府部门也正在联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相关的评价体系。我们看到,很多高职院校也基本改变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办学、教育模式,在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很多行业企业也主动参与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在师资、设备、技术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实践表明,政府统筹、学校主动、行业和企业参与,“官、校、企、行”四方联动,是实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保证。
      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必须清晰地认识“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区别。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调的是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而不是把学校教育活动变成企业的岗位培训,否则学校教育的意义也就失去了。这也提醒我们,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摆脱了传统高校学科化和封闭性的束缚,但也要防止狭窄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效必须体现在“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上,突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促进“校企互动”教学团队的建设。
      在中国大陆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第一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转型主要是依靠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方式实现的,即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思路。这种思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个体有更高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通过多方面人力资源的协作才能使之完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团队”,应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应。“教学团队”中的一半力量应是企业兼职教师,所以高职院校要增加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学校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快现有教师队伍转型。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高职教育教学团队是开放的、动态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的,可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
      然而,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并不容易。就现实而言,企业和学校、市场和教育之间仍然存在着体制上的鸿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远计划无法在体制上得到保障。现在,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仍然是“计划性”的,而企业的运行机制是“市场性”的,两个不同轨道的人事制度如何对接?高职院校的教师下企业实践,企业兼职教师来学校兼课,这两种力量如何“互动”?在现有条件下“工学互动”还有很多障碍没有扫清。所以,建立有效的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必须以政策法规为杠杆,政府出台统筹政策,学校创新教学制度,行业发挥协调作用,企业依法主动参与。
      3. 提升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
      毫无疑问,企业行业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使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呢?深职院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官校企行”四方联动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首先,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德国,政府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有强制性的规定,使得企业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履行相应的的义务和职责,而高职教育又通过人才培养支持了企业的发展,从而构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第二,企业和行业应参与高职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包括参与人才评价标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等等。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普遍经验是,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应该由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担任,因此行业专家和企业骨干人员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协调、整合和主导作用,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由于中国大陆的行业和企业并不具备主导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发挥主导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地方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区别,各地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协调和整合作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抓住地方优势产业的需要,与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形成紧密联系,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强调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职业性”特征,不能忽视其“教育性”特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实践教学”和“生产实训”混为一谈,即不能把学生入学阶段的课程作为基础理论教学环节,而把实训阶段的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所说的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就是培养德业俱臻的“高技能职业人”,这里的“高”字包含了“人才”本身的丰富性和立体性,即这种人才在工作倾向性上是“技能应用型”的,但仍然具有丰富的智慧和立体的生活。
      4. 多主体参与专业开发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要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生特征,使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都参与进来;专业建设也是如此,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实践教学特色,加大兼职教师数量,充分发挥企业元素和实践元素的作用。
      目前,中国大陆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开发上已经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的“学科分类”模式,已经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注重宽窄并举,突出专业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实用性。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并有意识地追求自己的专业特色和风格。但是,中国大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企业、学生和政府几个主体既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而且各自的职责不明确。有的高职院校制定专业设置方案时,往往由几个专业教师越俎代庖,然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企业的意见和学生的意见很少受到重视。有的高职院校也有市场需求调研和自身条件分析,但是他们只是在国家提供的专业标准目录范围内选择性地制定专业开办计划,然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之后在国家规定的区域范围、生源范围内进行定量招生。在这里,学校被剥夺了,应有的专业设置决策权,企业和学生都只是专业设置的旁观者和评判者。
      在美国社区学院,学校、国家、学生、大企业集团公司作为专业设置的主体,分别承担并完成自己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学校拥有完整、独立的专业设置权,学校根据市场需求无需任何组织或部门批准即可开办专业。同时,国家通过社会认可制度和社会舆论监督对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大企业集团通过国家立法干预和自身发展需要同社区学院保持着一种长期的协作办学关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入校后可以通过建议书的形式影响学校专业设置,也可以在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自己设置专业。根据美国的专业设置经验,中国大陆应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健全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明确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主体的责权利,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教育市场,提高市场对专业设置的调节能力。今后,中国大陆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使多主体参与,重视学生职业志趣,避免短期行为;既要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又要根据内在逻辑和远期目标保持专业的稳定性。
      5. 建立开放式课程开发模式。
      基于实践导向开发和建设课程,就是“要让市场的手伸进校园”,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要全面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使课程设置来源于市场需要,课程内容来源于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实施以项目来驱动,体现灵活性和针对性。同时,还要注意推动学校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融合行业标准,引进国内外权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确保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互融通。
高职教育的课程必须以开放性的姿态呈现,让企业、政府、职业、实践和学生等各类因素都参与进来,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的基础上,关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和职业岗位的消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工艺,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课程体系。
      6. 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体系方面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深职院正在探索一条适合区域特征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即“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社会服务体系。实践证明,这种社会服务体系因为是立体推进的,就避免了过去各方力量难以协调甚至有时候相互掣肘的情况。在这个意义上,要实现“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社会服务体系,各方力量必须“联动起来”,所以我们提出,实现“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前提是“官校企行”四方联动。否则,如果学校、企业都仅仅站在各自的位置上考虑问题,政府和行业在其中又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指导作用,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肯定难以发挥。
      建立并实践“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根据企业、行业、政府和学校四方力量之间的合作程度和服务能力,寻找行之有效的“联动”和“推进”方式。根据深职院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在校企之间建立创新平台,在创新平台上实现技术转移、人力资源服务等社会服务功能。在此过程中,使社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区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进而使服务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机制有效运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改革办学体制:消除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弊端。
      通常所说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指改变传统的政府单一的办学体制,建立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体制。但是,这里笔者所强调的是通过办学体制的改革来消除高职院校行政化的弊端。
事实上,高校行政化是中国大陆整个高等教育的一个通病,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其“学术性弱”,行政化色彩似乎更浓一些。就目前来看,由于高职院校受制于行政约束很多,办学自主权少,在聘用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人才的时候就会出现障碍。自然,“官校企行”联动和“产学创用”推进也会出现障碍。这样一来,容易造成高职院校千校一面,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难以体现。改革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首先就是要消除行政化弊端,恢复高校自治性。政府要转变职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政策引导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放手让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办学;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应逐步转向社会中介机构,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充分依靠企业和行业办学,真正使社会广泛参与高职教育。
      2.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高职院校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运行机制要卓有成效地运行,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就必须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制度的前提就是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可以有效推进企业合作、工学结合,方便企业根据生产过程安排学生的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可以使企业的工作过程与学校的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到更好的保证;可以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建立工学互动的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可以使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3. 改革科研管理制度:彰显高职教育的“科技服务”特色。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特色是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科技服务”,但是目前中国大陆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存在着学术化倾向、职称导向和数量导向。我们要突破障碍,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中国大陆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彰显高职教育自身的科研特色。这些特色包括:①职业特色。科研课题研究要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观察职业发展的诸多可能性。②应用技术特色。突出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型研究这个重点,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注重从社会中最热门最需要的技术、工艺中找项目。③区域特色。从地方发展全局制定和调整科研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使科研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受益于地方。④开放特色。高职院校的科研课题要与社会各界和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开放搞科研,开放求发展,开放出效益。
      4. 改革评价制度:以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
      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或其“就业满意度高”,这和人追寻美好生活的终极理想是相通的。因此,评价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必须加强评估的社会参与力度,要从最大的评估者——学生的就业质量上面审视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体设计,考虑专业教学标准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估也应以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基础,在评估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对双方密切合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建立高职教育的效益评价制度,必须以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科学、公正、公开和有效地评价高职教育办学效益。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对高职教育教学有一个全局的认识,对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多因素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对就业质量、企业评判、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学生主体和被评价者的自我建构等等给予积极的关注。                    (原载于《高等工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