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联手企业培养人才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0-03-27]



联手企业 培养人才

      据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统计,全市96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今年录取的新生比去年下降了10%。
  “这场‘大浪淘沙’才刚刚开始。”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秘书长马学雷说,未来几年,生源将可能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从重视学历转向了重视能力。
  96所民办高校招千人校不足一半
  今年9月开学后,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上学机会,也为了帮助高职专科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北京市教委曾为新生报到流失率超过10%的高校组织了一次补录。虽然录取分数线已降至文科270分、理科280分,但参加补录的吉利大学、汇佳职业学院、培黎职业学院等民办高校,仍有共计1400多个招生计划等待补录。
  据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统计,全市96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招生计划总计有6万多人,其中计划内招生2万多人。进入10月,各校新生报到基本结束,今年的招生计划只完成了5.5万人左右。不仅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录取新生与往年相比也有大约10%的降幅。除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中国管理软件学院等几所学校招生人数较去年持平或实现部分增长外,其余均有所下降。
  不仅如此,本市民办院校发展十分不平衡,20%的民办院校汇集着80%的学生,全市超过千人的民办学校不足一半。“有些学校已经有名无实了”。民办教育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十所民办高校 国家承认学历
  只有学历、没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竞争力逐渐降低。“现在的教育观念已经开始转型,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从重视学历转向了重视能力。”马学雷说。
  在96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能进入高招序列,进行真正国家承认学历教育的只有10所。
  其余高校除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等六七所民办高级培训机构,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等12所民办函授机构外,近70所院校属于高等教育自学助考机构。
  北京的学历助学机构曾有两次发展飞跃: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成人考试文凭的函授类民办院校应运而生;到了1990年至2000年前后,应届、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兴起自考学历热,这也成就了此类院校的辉煌。
  而眼下,这近70所学历助学机构正遭受着“招生困境”的最大冲击。“能进入统招序列的学历教育都招不满,更何况是这些只能提供学历助学的机构。”民办教育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重职业”才是破题之法
  北京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普及化,升学率达到了80%左右,而对优质教育的追求,让很多落榜考生宁肯复读,也不愿被民办院校录取,这样一来,民办院校招收北京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小。对于完全依靠“学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民办高校,生源减少将直接影响学校收益。
  面对生源困境,民办高校的发展越来越不能寄托在“招生”上,打造自己学校的特色,打“职业”、“就业”牌才是民办高校破解难题之法。
  “其实民办高校与市场联系得更加紧密,敏感度应该比公办校更高,而且民办高校专业审批的程序要比公办校相对便捷,这都给民办学校打‘职业’牌创造了条件。”有关负责人表示,例如吉利大学依托吉利集团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就很抢手,而汇佳等校的动漫以及马术、高尔夫等体育经济人才就业情况也很好。“与企业、行业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资质的培养,才是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之路。”
  新高考助推民办高校转型
  明年将是本市高中新课程的首次高考。新高考方案中最具“北京特色”的,是在高职录取中新增“高+会”录取方式。
  综合考生语、数、外三门高考成绩和两至三门会考成绩的“高+会”录取方式,更加尊重考生的个性特长。不仅如此,以往报志愿一个学校可报5个专业,而“高+会”将以“1个专业+1所学校”为1个志愿单位,每名考生可填报20个志愿,突出考生对专业的选择。这种志愿设计必将推动高职学校的建设,对于大部分是高职院校的民办学校来说,这也是向“职业”转型的好机会。
  考生报考突出“专业性”,这就意味着考生所填报的专业直接与未来的工作挂钩,如何打造专业特色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民办高校能抓住机会,将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打造拥有就业前景的“拳头”专业,掌握企业的“人才定单”,必将受到考生的青睐。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了,不仅能够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能脱颖而出,谋求更大发展。

                                                               (来源: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