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组织转型理论与陕西万人民办高校转型的初步分析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03-08]

摘要:本文尝试运用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提出的建立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理论分析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在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指出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已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组织转型,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组织特性和特有能力;这些万人民办高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面临的制度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要适应这样的变化,这些高校仍然需要进行第二次组织转型,并培养组织相应的特性与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组织转型;组织特性;组织能力
一、国外关于大学组织转型的研究
1.西方大学组织转型的背景
以国际的视野看,在最近的一个多世纪内,大学的使命与功能发生了三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是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机构变成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新兴的大学以德国的洪堡大学为代表;第二次是大学演变成为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机构,以美国赠地学院、二战及冷战时期的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学等为代表;知识经济出现后,大学使命与功能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大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被强化,不再是教学科研功能的简单延伸,另一方面大学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于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伴随着这种转变的是大学开始由原来的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的社会制度变成了为消费者(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等)提供知识和教育,并因此获得收益与发展机会的知识产业,这一转变正在对习惯于仰赖政府拨款生存与发展的大学带来了空前的冲击。
大学由社会制度变成知识产业,是由来自学生、政府和企业的强有力的需求推动的。从195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最先从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进而发展到普及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膨胀,学生生源构成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许多人在大学毕业工作多年后会作为接受继续教育的成年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政府对大学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高等教育精英化的时代,政府有能力确保为了国家的利益(特别是在二战和冷战时期)给予大学大量的投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政府的财政能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政府不可能像以往资助精英教育那样资助大众化高等教育。大学要发展越来越需要通过自己的服务向社会争取更多的支持。对企业而言,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核心竞争力,企业越来越希望同大学合作开展研究和培训人员;同时,更多的劳动力市场需要受过高度专门化职业训练的大学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希望得到各种专业资格以便毕业后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从大学毕业已工作的人员也需要通过他们的专业生涯进行再训练。于是,劳动力的培训成了大学可以参与的庞大的市场。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进入了调整期。大学要应对新的挑战,组织转型就成为关键。在这个时期,一批大学通过组织变革积极回应挑战而成为创业性大学。
2.伯顿·克拉克的大学组织转型的五要素理论
在进入1990年代以后,国外关于创业性大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如斯拉齐等人的《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与创业性大学》(1999)、《学术资本主义:市场、国家与高等教育》(2004),威廉斯主编的《创业性大学》(2003)等。在这些著作中,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普通大学何以成为创业性大学的著作当推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社会学家伯顿·克拉克于1998年出版的专著《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
伯顿·克拉克在这本著作中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欧洲的一些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如何转变成为创业性大学的问题。他发现这些创业型大学在组织结构上有五个共同的因素,分别是: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整合的创业文化。他认为这五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强有力的驾驭核心才能够保证大学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进行果敢的行动,为大学的发展寻求到关键资源。而寻求关键的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活动范围要扩大,不断发展其外围,大学不断地向外延伸,最终超出大学的边界。大学活动的延伸也为大学获得多元性的发展机会,激活大学最核心的学术地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学术核心地带的发展又为学校的拓展外围的活动提供了支撑。在这些因素的有机联系中,组织理念对于大学的整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了一个整体,在组织转型中并非单独某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伯顿·克拉克关于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的五要素理论展示的是一种社会学分析的结构视角,这种分析视角超越了以往管理理论对组织变迁过程中单一因素的过重的考虑,如使命、愿景、领导力等的强调,对解释大学的组织变迁提供了新的角度,这也是伯顿·克拉克提出新的分析框架的目的。伯顿·克拉克秉持了组织分析的旧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强调研究组织的特性与组织的能力,把组织特性、组织能力同相应的组织结构联系起来,认为特定的组织特性实际上对应于某种特定的能力,同时他也非常关注组织理念渗透和支配组织活动的重要性。在看待普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组织转型的深层原因上,伯顿·克拉克仍然是一个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者,他认为目前大学面临的问题是大学所处的环境对大学的需求与大学的反应能力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大学的创业性活动正是大学适应环境的分化反应的主要方式。
二、组织转型理论应用于我国民办高校的现实的可能性
在表面上,伯顿·克拉克所研究的五所欧洲高校与中国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学校的资金来源与性质不一样。伯顿·克拉克所研究的这些高校尽管对政府的资金依赖在减少,但政府的拨款仍然是这些学校重要的资金渠道,而我国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几乎没有得到过政府的拨款。第二,欧洲大学的传统是校长权力较小,政府和教授们的权力较大。中国的情况通常是政府权力和校方权力较大,教授等专业人员的权力较小;在民办高校中则是民办高校创办人(校长)或董事长的权力最大,在我国多数规模较大发展较成功的民办大学中,其发展过程都出现了一个关键的核心领导人。第三,尽管组织的分化是对外部环境复杂化进行适应的主要方式,但从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历程看,民办高校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以集权化的管理提升组织作为整体对外部反应的能力为主,而不是强调单位的分化和分权。第四,伯顿·克拉克强调大学向创业型组织的转型是这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种相互作用是渐进发生的,并不一定是驾驭中心才是第一位的。但我国的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特征,民办高校并不像西方大学那样是一种典型的松散结合的组织,这就有可能使得在发起变革的过程中,强有力的驾驭中心在发起和掌控组织转型的过程中也会起到更大的作用。第五,伯顿·克拉克强调大学转型需要激活学术的核心地带,使得学术的应用性发展能够为大学向外扩张提供相应的支撑条件。而对于中国的民办高校来讲,多属于教学型高校,学术研究能力基本上是非常薄弱的,民办高校这一二十年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不断建立和夯实学术核心的过程,而不是相反。
尽管有这些不同,但是伯顿·克拉克的大学组织转型的五要素模型为理解我国民办高校组织变迁的线索,找寻支撑我国民办高校组织转型的关键因素,以及理解这些因素和环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的民办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政府固定资助,主要是立足于市场求得发展,因此很具有伯顿·克拉克所说的创业型大学的特点。而且在过去的20年间,组织转型的过程在民办高校的确发生了,而且目前我国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也面临着组织转型的问题。通常,大学组织的寿命要比企业的寿命长,但从我国民办高校二十多年的发展来看,民办高校的存活率并不是很高。以陕西为例,在1990年代初期,西安存在着100多所民办高校;但到了现在,这些高校除个别成功地延续下来之外多数已很难找到踪影了。目前陕西的万人民办高校多是1990年代中期以后创立的后期之秀,而且这些民办高校在组织形态上同前一时期的民办高校有着很大的不同。据统计,陕西民办高校的平均寿命为9.1年,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学校今天仍然坚持办学的不足30%。在这20多年中,为什么一些民办学校能够延续下来,为什么一些后起之秀能够后来居上呢?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有不同组织形态的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发展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生存。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民办高校面临的环境不同,可能会要求不同的组织形态与之适应。有的高校组织形式可能适应了某个阶段的环境,但可能并不适应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所出现的环境要求,最终被淘汰,而有些民办高校可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出了更能适合新要求的组织形式。
2)不同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要求有不同的组织形态的民办高校。自19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的民办高校主要从事的教育层次在不断变化,先后出现了自学考试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教育、国家承认的可独立进行的专科教育、国家承认可独立进行的本科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求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如果不能够适合新的教育层次对于相应的教育方式以及组织结构的要求,就会出现一些院校在某个教育层次上能够适应,而在另一个教育层次上不适应的状况。
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多完整地经历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本文尝试应用伯顿·克拉克组织转型的五要素模型来解读陕西万人民办高校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着的组织转型,探讨组织转型的一些规律和问题。
三、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的第一次成功转型
1.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第一次成功的组织转型
陕西的民办高等教育走在全国前例,2005年教育部批准陕西四所民办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其数量之多在全国是少见的。这四所民办高校,分别是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和西京大学,在2005年之前这四所万人民办高校都经历了从最初的以计划外学生教育为主(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的办学机构转变为国家承认的从事专科教育的高校。这些民办高校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举办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的高校转变成为国家授予专科教育权的高校,关键之一在于它们在组织上实现了成功的转型,转型的成功因素可以比照伯顿·克拉克发展的大学组织转型的五要素模型来分析:
1)建立强有力的驾驭中心
这些万人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自然形成了一个的核心人物,这个核心人物既懂教育,同时又非常懂市场和资本运作。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围绕在这个灵魂人物周围的则是由若干人组合而成的一个办学者群体,这些人中既有教育行家,也有运作资本的高手。
这个群体能够对民办高校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和管理。
2)多种教育类型并存与拓展的外围
陕西万人民办高校最初是从招生自学考试的学生起家的,然后发展到学历文凭考试。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的考试都属于计划外招生。从以举办自学考试发展到学历文凭考试,对于一些学校来说就面临着一个较高的门槛。学历文凭考试给予了民办高校在教育方面的一定的自主性,但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都针对的是计划外的生源。从学历文凭考试发展到国家承认的大专层次的教育。这是第二道门槛。许多举办学历文凭考试的高校就没有迈过这一门槛。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西京学院这四所高校,先后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而在向更高一级的教育层次迈进和拓展时,这些民办高校都没有放弃前面较低层次的教育,而是用较低阶段办学的成功和来自较低教育层次的经费支撑学校向更高的教育层次发展,这些学校都很重视开发新的教育形式和类型,如从事中学教育、中专教育、举办预科班、高中起点的学生实现3+2的方式、招收面向出国留学的国际班等。在2005年,这些高校被批准为本科院校时,计划外的学生与计划内的学生在这四所民办高校中的比例大体上都在11左右。
3)多元化的资助基地
限于国家与地方财力,政府几乎没有对陕西的民办高校提供财政拨款。这些万人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和银行贷款。在学费和银行贷款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循环关系,大规模的银行贷款以学生的学费质押,并最终以学费来偿还。因此,拓展生源就成了民办学校拓展财源的最重要渠道。
陕西的民办高校在最初兴办的时候,首先立足于本地区发展,随后很快就扩展到以陕西为中心的周边五六个省份,最后又扩展到全国其他省份。学生来源地的不断扩展,是学校获得的办学资源相应地扩展,这些高校在多年的招生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招生网络和多元的招生基地,最终使学校有了稳固的经费来源。
4)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
20世纪80年代民办高等教育恢复以来到当前这个阶段,我国的民办高校主要是教学型高校,基本谈不上学术研究。但这些民办高校在如何实施教学方式的探索上是一直没有停止的。总体上,经过多年的探索,这些高校基本上形成了有特色的正规化的教育方式。这套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针对国家或省组织相关部门统一进行的应试型考试,也能够尽量使学生在应付应试教育之后学习一些实用性的技能。比如,西安翻译学院最早提出了三个半瓶子的理论,要求学生要有英语+计算机(最初是打字)+专业技能的复合能力,鼓励学生接受32的培养模式,即鼓励学生在本校完成学历文凭考试后,用两年时间完成本科的自学考试。因为在较长的时间内,这些民办高校吃的就是自学考试的饭,因此它们比公办院校自学考试中心更重视这些学生,也更擅于帮助学生应对这些类型的考试。
5)整合的创业文化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不少民办高校的创办者和教师员工把民办教育当作事业来做,希望民办高校做大做强。这些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承受着各种压力和挑战,每向前迈进的一步都是需要去开拓,因此创业精神贯穿于这些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为了传承这种精神,民办高校还把优秀的毕业生留校作为班主任和行政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虽然领到的工资比教师少,但是他们拥有对学校的忠诚,同时也具有拼搏的精神。这些留校的毕业生成为各个层次上的管理人员有利于将创业精神在民办高校中传递下去和进一步拓展。
2.成功转型的民办高校形成的集权化组织特征
当一个民办高校或机构从自学考试的教育形式开始发展到万人以上规模,获得国家授予的独立从事专科教育的权力,招生计划部分地纳入到国家教育规划中(指计划内招生部分),意味着这个民办高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从实地调研的情况看,陕西四所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在第一次的转型过程都取得了成功,在这这次转型过程中展现出了强有力的集权化特征,上述组织转型的五要素也是在行政主导的集权化体制下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具体来说,这种行政主导的集权化体制的组成和运行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人陕西万人以上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创始人在学校的领导班子中具有绝对的权威,重大事情都由这位领导人最后拍板决定。在划分了股份的民办高校中,这些创始人也常常握有最多的股份,导致一股独大的现象出现。
2)比较强的执行队伍
民办高校的行政人员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军队离退休人员或提前退伍人员与本校留校毕业生。军人有良好的纪律观念,能够忠实地执行核心领导层的意见。留校毕业生对学校心存感激,忠诚度很高。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是由来自于企业的下岗工人或者中小学教师构成,这些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忠实地执行上级的决定。因此,这些万人民办高校可以说普遍地拥有一支比较强的行政执行队伍
3)学校对下属院系进行直接的强有力的控制
北京地区的一些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主要受地价昂贵的影响,绝大多数只能靠租赁办学,校园比较分散,不同的校园所进行的教学培训项目也不相同,分校或教学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了一种类似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各分部都有相对的自主权,可以独立出去,或者是因为效益不好,而可能被撤销,在1990年代北京的一些民办高校发展到对不同教学点进行承包等。但在西安的几所万人民办高校中,学校对下属院系有比较强的直接控制能力,最重要的控制是在人和财两个方面:财务方面,实行学校一支笔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动;在人事方面,专职教师的晋升和课酬等方面的调整权在校人事处,二级学院的权限很小,难以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激励。
4)学校以维持基本教学运转为首要目标,对难量化的科研活动和教改激励不足。
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计划外学生在陕西这些万人民办高校中占有重要分量。到2005年,计划外学生(主要是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学生)占学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在计划外学生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下,计划外学生的报到率较低,班级的编排和教师的招聘都有相当多的不确定性。班级是根据学生报到的实际情况临时编排的,学生编成班级之后,再根据班级多少、专业情况招聘教师。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兼职教师长期以来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主要以维持基本运转为首要目标。教师是根据课时量取得报酬,学校尽量多地安排给教师课时,如西安外事学院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在2005年的基本课时量每周为16节,西安欧亚学院教师2005年的基本工作量为每周12节。基本课时量之外的课时另算报酬,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大多会超过要求的基本课时数,平均在每周18节左右。在如此大的课时量的要求下,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和教改工作。
另外,学校在一支笔的财务制度下,也无法有效地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教师的科研以有效激励。因为教改的工作量很难像课时那样按钟点计算,科研活动也没有很好的衡量指标。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改和科研对于学校的生存意义远没有招生与维持基本教学重要,多数民办高校也并没有为专职教师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如购买书籍、配置电脑或给与科研资助等。
5)专职教师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形成,教育行政人员在学校运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是随着其在学校的谈判地位的变化而变化的,师资供应的短缺与否是影响其谈判地位的重要因素。在民办高校初创时期,最缺乏的就是高质量的有名望的教师。在这个时期,民办高校对于聘请兼职教师极为重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聘请当地教育圈内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上。因此,在民办高校初创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有名望的兼职教师在民办高校中享有重要的地位,有着比较强的影响力。
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在民办高校规模大扩张之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部分是因为高校扩招,公办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寻工作,民办高校成为这些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的一个选择。来自公办院校的本科和少量的硕士毕业生在民办高校内因为这一群体年龄偏小、职称较低,在民办高校中还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常常只是执行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决定的群体,在教学方面的影响力很弱,难有参与权。一些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反映,尽管专职教师的收入要比留校的行政人员的收入高,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却是随意被行政人员调动的群体,并不因自己的专业和较好的学术训练或较高的学历而受到相应的尊重,尤其在招生时期更是如此。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期实现了成功转型的民办高校形成了容易管理、容易量化,有利于从上到下垂直管理为特色的组织结构,组织的整合是以行政整合方式为主,文化的整合还较少。这种机械有序的运作方式可以消除教师工作业绩衡量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使得学校能够从上到下进行统一和有效的管理,也有利于学校领导层集中关注和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应该说,正是因为这些民办高校在转型中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如此强烈的特征,使得这些组织具有了比较强的适应第一次组织转型环境的能力。这种组织特征和相应的组织能力能否成为这些民办高校第二次组织转型的成功因素还需要分析,也可能在第一次转型过程中形成的组织结构、所拥有特性和能力会造成第二次转型的无能和失败。
四、陕西万人民办高校面临着第二次转型的挑战
随着2005年陕西四所万人民办高校被批准为本科院校,这些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学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要求民办高校的组织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型。尽管在本科教育层次上,这些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压力要比在专科层次,特别是在自学考试阶段和学历文凭考试要小得多,在最初的这两个阶段(指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市场竞争对于这些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些民办高校发展到专科阶段时,市场上的压力仍然很强大,而进入本科层次的教育后,因为政府的严格控制,能够进入这一层次上进行竞争的民办高校并不多。因此,可以说,进入本科教育后,这些民办院校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中获得了可靠的稳固的地位保障,它们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面临着进行组织转型以适应新环境的挑战:
(一)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陕西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的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这些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以及这些高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自身实力增强。经过10多年,有的民办高校甚至是近20年的发展,五所万人本科院校构成了陕西民办高校群体的第一方阵(西安培华学院是在2003年被批准为本科院校,这所学校在1980年代成立之时就具有独立举办专科学历教育的资格,因此并不是陕西民办高校的典型)。这些学校的规模都较大,截至到2005年,西安翻译学院拥有大约4万多名学生,西安外事学院在校生有3万人左右,西安欧亚学院在校生也接近2万,西京学院的规模也在3万名左右。这些民办高校在校生的规模在23万之间稳定下来,有的学校已在这个规模上稳定了两三年。有了这样的办学规模,学校的经费就有稳固的保障。这五所万人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既是这些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体现,同时也为这些万人民办高校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因为本科教育是目前甚至是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民办高校能够独立举办的最高层次的教育。
外部环境变得可以控制。在新的阶段,民办高校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在:
1)外部环境的一部分进入了组织内部,实现了从市场组织的变化,如学生来源和教师构成已发生了变化:基本的趋势是计划外学生在这些民办高校在校生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这些民办高校的生源由开始时完全是计划外学生发展到计划内学生(专科学生)占到一定分量,再到当前的计划外学生与计划内学生各占一半的比例。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停止了学历文凭考试生的招生,民办高校就不能再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这会导致民办高校生源的大量减少。为降低学历文凭考试取消带来的影响,陕西省扩大了这些民办高校计划内招生的名额,用计划内名额的增加来弥补计划外学生数量的减少。随着本科层次教育的举办以及本科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这些民办学校计划内的学生数量将很快超过计划外学生,这使得学校对招生市场的依赖大大降低。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也发生了类似变化。民办高校在创办时和发展的早期,教师队伍主要由兼职教师组成。2000年以后,陕西的一些万人民办高校开始逐年增大专职教师的数量,到2006年这些万人民办高校都已经拥有了一支数量较大的专职教师队伍。大体上说,民办高校建立起有一定规模的专职教师队伍主要是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在民办高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兼职教师难以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第二,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公办高校的扩招以及公办教师课时量的增加和收入相应地提高,公办高校教师到民办高校兼职的人数逐渐减少,民办高校发现越来越难以招到比较优秀的公办教师代课;第三,国家对本科院校的专职教师构成有着明确的要求(如专职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75%等),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需要达到这些基本的要求;第四,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公办高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民办高校进入了这些毕业生的选择范围。于是,在近些年,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发展很快,从市场上临时招聘的兼职教师在减少,成为民办高校这个组织的相对固定成员的专职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增长。
除教师和学生外,这些万人民办高校的校园建设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到本科教育阶段后,这些万人民办高校的基建投资已初步完成。民办高校在建立新校园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与当地村庄和农民的关系,涉及到与当地城建等政府部门的关系,也涉及到相关的银行贷款等复杂的外部关系,使得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随着大规模的校园建设的完成,民办高校需要面对当地的复杂的外部关系也大大减少。
2)民办高校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已经确立起来。2002年底,全国人大正式通过《民办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第一次明确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社会大众和各级政府官员接受民办教育的最有力的工具。这部法律通过后,社会上和政府官员中对民办高等教育质疑和明显歧视的行为大大减少。第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发展,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的名声已经确立,形象和品牌优势已经形成。
3)民办高校的群体优势开始展现。名声、品牌和形象不单单是学校才拥有的,陕西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群体在全国也有其相应的名声、品牌和形象。这使得这些学校能够发挥群体的优势和力量,在与政府部门或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具有更强的谈判地位和抗拒风险的能力。这点体现在2005年陕西民办高校计划内招生名额大幅增加的事情上。正如陕西省教育厅主管民办教育的一些官员所讲的,尽管学历文凭考试取消对一些民办高校的生存造成很大压力,但是如果一个地方的民办高校没有形成气候,政府很可能就撒手不管了;而陕西就不一样,陕西民办高校的规模很大,政府就必须管。因此,在学历文凭考试教育停止招生后,陕西省给予民办高校较多的计划内名额,以解决此种形式的教育取消对这些民办高校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3.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在组织管理方面的变化
陕西的万人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1)万人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变得稳定和可控,与此相应的是,这些民办高校处理与外部关系部门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尤其体现在招生部门和后勤及辅助管理部门:
a)在招生部门,招生宣传活动和招生宣传费用大幅度减少。在高等教育大扩招的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激烈,陕西民办高校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招生,多数万人民办高校每年的招生成本在1000万元左右。但从2005年开始,这五所民办高校都减少了招生宣传的力度。以往在西安火车站铺天盖地的广告在2005年呈现出大量减少。招生宣传大大减少,这标志着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显示出这些万人民办高校处理外部环境的能力和信心在增强。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民办高校已经在以往投入了大量的宣传,它们的形象已经在社会上确立起来,最关键的因素是在2005年它们升格为本科院校,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已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通过广告打出知名度。
b)后勤与辅助管理人员的裁减。2004年以后,陕西民办高校一些人事政策方面的变化也透露出民办高校的发展已开始了某种程度上的转型。在西安欧亚学院,已经出现了一些教师课时量不满,要到别的相关院系找课时的现象。西安外事学院在200410月开始对学校的后勤和辅助人员进行有史以来规模较大的裁员。民办高校的人员流动,尤其是教师的流动是比较快的,但是民办院校主动进行较大规模的裁员在陕西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中是第一次。这次裁员重点是学校的辅助人员,如后勤车队的司机和班主任队伍。后勤车队及班主任队伍在民办高校的组织管理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后勤车队的形成以及司机人员的庞大是因为民办高校需要接送大量的兼职教师,而车队人员的富余则说明了兼职人员数量在减少,需要专车接送的兼职人员已显著减少。班主任队伍的减少也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说明目前学校已经在开始改变原来的人盯人的学生管理方式。(2)学生管理方式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2004年左右开始,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陕西的万人民办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总的趋势是学生管理方式逐渐变得灵活,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尝试开放式管理。民办高校在发展初期和快速发展的时期,更多地采用了中小学和军队的管理办学,实行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的管理,保安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宿舍管理人员队伍是学校实施学生管理的重要方式。一些学院,如西安翻译学院实现三重封闭,即校门封闭、宿舍区与教学区封闭、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封闭,在上课期间宿舍一律不允许留人,校园里还有保安巡逻等。多数民办高校在学生守则之中或在学生守则之外规定了七不准十不准等,尤其比较普遍的是把学生的谈情说爱看作是最大的禁忌,一些民办院校为严肃校风甚至为此不惜开除学生。然而,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在近一两年内有了显著的变化,虽然学生在双休日之外的时间进出校门仍需要经过一定的批准,但是在这些万人民办本科高校中,男女生谈恋爱已经不再被看作是禁忌,在这几所民办高校的校园中已经不时能够看到成双成对的恋人。尽管民办高校仍然普遍重视学生的到课率,但在笔者的调研中了解到这些万人本科民办高校的一些课程学生到课率也只有三分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学校对上课率的重视在事实上已经有些放松。
3)大学氛围开始显现,并在学校管理中开始产生作用。
同学生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相一致的是,如果说前几年的民办高校是某种形式的军营或者是中学的话,目前大学的氛围已经开始在这些万人民办高校中显现。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校园建设上。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校园已经建设得与国内一般本科公办大学相似,具有了大学的样貌。在校园中随时可以看到谈恋爱的学生,同时也能够看到在操场上或者在校园风景区内认真做作业或读书的学子。第二,正如前面所说的,学校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控制的强度降低,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一定的自主性。第三,学生课余活动的类型和校方的引导方式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因为生源质量较差,但校方认为学生情商(爱玩和爱交际等)较高,学校引导的重点是在体育或文娱活动方面,随着计划内学生在在校生中的比例增多,随着能够自觉学习的学生逐渐增多,这些民办高校也开始有意识将学生的活动引导向一些科研探索的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校中学术探究的气氛。第四,大学的教师开始关心教改和科研问题。民办高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教学为主,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改革和科研并不在教师的日程中。随着年轻的专职教师人数的增长,这些教师就要考虑到本身的专业发展问题,于是教改和科研逐渐地提升到日程上。万人民办高校在升格为本科之后,也开始重视学校的学术研究工作,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品味,树立起学校的新形象。学生管理方式的变化和大学氛围的出现并在管理中开始产生作用有着三个更为深层的原因:一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中的文化积淀越来越多,越来越厚,逐渐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得以保留和发扬;第二,非常关键的是,学校的质量控制和考核方式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升高和计划内学生数量的增加发生了变化。在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的学生数超过计划内学生数的时期,尤其是在这些民办高校数量扩张的时期,质量控制和对这些民办高校的评价准则是学生自学考试的通过率,这是一个外在的标准。当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超过一半,并且这部分的在校生数量每年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这些万人民办高校的关注重点就转移到了这部分学生身上。对计划内学生的考核方式是由学校自主决定的,这就有可能使学校不再把这些学生当作考试的工具进行培养,而是更多地注意到他们成长中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当民办高校的在学生逐渐以计划内学生为主时,这些民办高校原有的教育方式以及看待学生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始逐渐将他们看作是大学生,学生们也逐渐地将自己看作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牢固确立的公办大学所发展的大学形象和模型开始扩散到这些民办高校中,使得这些民办高校也在有意无意地去模仿。这种大学意识的觉醒是缓慢的、逐步的,但对于这些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这种大学意识的觉醒和气氛的出现迫使这些民办高校至少在形式上要像公办大学一样来对待这些大学生,并进行类似的管理,而不是把他们看作是另类,采取另类的管理方式。
4)大学的制度建设趋于成熟和完善。
民办高校的制度建设有着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类型和过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逐渐完善,逐渐立制,也就是针对于发生的特定事情就事论事建立起相关的制度;二集中创制。后一种类型通常又有三种情况:一是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程度,在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的,感到有必要将一些好的做法固定下来,于是就会集中创制规章制度;二是在面临上级部分评估检查或学校进行办学层次升格申请时,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在短时间内集中创制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有一种可能引起这些民办高校大规模进行建章立制活动的就是采用新的管理体制,如欧亚学院和西京大学就曾明确地考虑过是否用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欧亚学院虽然最终并没有完全采用这样的质量认证体系,但是质量认证的一些做法和精神以及对办事规范和程序的要求仍然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陕西的万人民办高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基本都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和完善。在规章制度集中修订的过程中,原有的不合宜的制度被废除,适应新环境和发展趋势的规定在增多。经过这些修订过程,民办高校的制度更趋成熟,也更具对新的变化的开放性。
(二)万人民办高校发展转型的客观要求
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客观上要求这些民办高校走内涵式发展,大学的形象和大学的品味逐步提升出来,这主要是因为:
1.高校评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自学考试通过率这样的外部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转变为完全由学校进行自主评价,也即评价标准由外部的控制为主转到以内部的控制为主,由他律转向以自律为主。这种调整使学校解脱了应试教育的困扰,使学校能够自主地按照教育规律对学生实施教育,但这种转变也要求学校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必须调整培养目标和教育实施方案。
2.培养目标的变化: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生培养的目标从掌握知识到强调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独立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以计划外学生为主的时期,民办高校办学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志是自学考试通过率的高低。因此,学校集中教育学生的是如何针对国家和省自学考试机构所提出的要求,而在以计划内学生为主后,成绩已不再是区分各民办高校办学优劣的标准了,而是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就业、能否找到好的工作,学校能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已上升为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根据这样的目标来检视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3.如何提高教师质量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关注焦点。在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民办高校需要把学校办成真正的大学的模样,而教师水平对于大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教师质量就成为民办高校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些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建立的时间都并不是很长,而且这些专职教师多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使得这些民办高校教师的学历首先就面临着学历达标的问题(国家对本科院校专职教师的学历也有相应要求),这迫使学校考虑教师学历的硕士化。是立足于现有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升教师的学历,还是着眼于从公办高校中招收毕业研究生,这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针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而言的。在以计划外学生为主的时期,尽管民办高校强调学生要掌握技能,但是因为应试教育占了大量的课时,技能的培养还是受到了影响。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后,也主要定位在应用型本科,但如何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对于这些学校来讲也是重大挑战。严格说来,这些学校在专科阶段虽然名义上是以高职为主,但主要的课程训练并没有达到高职要求。因此,本科阶段,人才的培养如何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向技能教育,这是这些民办高校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4.学生管理方式上要进行大的变革。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陕西万人民办高校长期以来借鉴军队和中学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学生,对学生以防堵为主,管理学生的首要考虑是学生不出事。这样的管理思路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时间的支配,进而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自由发展。因此,有必要大力培育大学的校园文化,有必要培养大学生在这个期间学习的积极性。
与此相关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学生到课率的看法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说在以计划外学生为主的时期,学生学业考核的主要标准是自学考试通过率的话,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师讲授和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本。因此,如何尽快和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是最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思路主要是把学生强押到课堂中去。这些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到课率问题非常关注,许多学校为此规定了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的相应职责。而在新的评判标准下,学生学业的提升单靠教师的讲授和几本教科书已经是远远不够的,新标准和衡量方式要求学生利用尽可能多地利用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自主学习,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在这种情境之下,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学习和针对个人情况的个性化学习提供相应的条件。在评判标准多元化的情况下,课堂讲授和课本上的知识只是需要学习的一个部分而已,大学生活有比此更丰富的意义。同时,课堂讲授和课本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完成,课堂讲授未必就是最佳的形式。例如,如果一个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足够多,学生可以阅读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而这些知识可能要比课堂上的讲授更丰富,更有必要。
目前的民办高校仍然强调学生的到课率,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了以前的做法。但是在这些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这些高校的确是到了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反思课堂教学是否是最佳方式的时候,这些民办高校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校条件、学习机会和实施个性化的学习。
五、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组织转型的可能途径与转型的关键
1.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第二次组织转型的可能途径
对于陕西万人民办高校面临的第二次组织转型上的挑战,伯顿·克拉克所提出的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五要素模型仍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陕西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的转型仍可从五个要素中去理解:
1)需要强有力的驾驭能力,但要扩大民主决策的范围。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大多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并且有一支比较强的执行队伍。但是组织的发展有其一定的周期,社会学家韦伯在关于支配类型的研究中就讨论了魅力型权威被法理型权威取代的过程。我国民办高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前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魅力型权威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但是,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趋于稳定,法理型的治理方式逐渐会成为主流。这就要求民办高校领导层保持对学校强有力的驾驭的同时,也要扩大民主的决策层次,尤其是要扩大专职教师人员参与教学科研的决策中。在这个时期,行政主导的地位应逐步降低,让更多的教职工人员参与到不同层次的决策中来,以便更好地让组织的成员对组织的使命、组织的形象产生更强的认同感,也才能够形成有效的整合和动员。
2)拓宽的发展外围。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在升格为本科之后,仍然是以教学为主,教师主要服务于本校学生,但民办高校也可以逐步扩大其活动外围,如依托高水平的教学以及一定的科研实力,积极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特别是鼓励所属的二级学院的某些学科以及某些专业为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包括商业咨询、提供培训、参与一定的产品开发等活动。这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也可为学生实习提高技能提供一些机会。
3)建立多元化的资助基地。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长期以来是比较单一的,五所大的民办高校学费在总经费中所占比例接近100%。学校除了维持正常的运转之外,每年能够节余下的经费大约占总收入的30%以上。但从国际经验看,完全靠学费收入维持一所高质量的大学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学校需要聘请优秀的教师,在当前尤其需要加大教师培训费用、需要购买大量的图书,以及需要不断购置先进的教学与实验设备等等。仅依靠学费的收入来保持学校的快速发展将是困难的,有必要考虑打造一个多元的资金来源渠道。民办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更需要紧密结合实践,教学或实习用的设施更新换代较快,更需要获得企业和社会上的帮助,这些在客观上要求这些民办高校建立多元化的资助基地。
4)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民办高校要拓展外围,要建立多元化的资助基地,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途径就是依靠自己有竞争力的服务换取支持、换取发展空间。这就要求这些民办高校无论是专科层次的,或者是本科层次必须培育出一些有特色和有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只有有了叫得响的专业品牌,才能够在服务市场上立足。而要培育拳头的品牌,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学科建设,激活学术的心脏地带。
5)整合的创业文化。在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第二次组织转型的过程中,整合的创业文化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创业文化不仅仅是强调民办高校的领导人要有企业家的精神,同时也要求民办高校从上到下,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应有这样的理念。当新的创业理念渗透到民办高校的日常实践中去,组织成员对学校和学校使命的认同感增强,对组织转型起到引导和支撑的作用。
2.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第二次组织转型的关键:新的组织特征与能力的形成
如果说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第一次组织转型的关键是在于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集权化的整合体制的话,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这些万人民办高校第二次组织转型的关键则是如何进行分权及分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组织特征和适应新环境的特有能力。所谓分权,就是要给予二级学院以及教师以更大的权力;所谓分利就是如何使得学校的发展同教师的个体发展相结合起来。
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上,需要调整校级与二级院之间的关系,使得这些学院不但有权力,而且还能够有自由支配的资金进行教学方面的变革。在教育管理体系上,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强调实践技能为主要,要适应合作教育发展的需求。这包括要考虑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安排如何从以学校时间为中心向企业时间为中心转变;实习是否算学分、算多少学分;到企业带实习学生或到企业学习的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计算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教师管理方面,要考虑到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给教师更多的自由时间,要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做到信任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而不是像以往管理计划外学生那样,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封闭化管理。
总的来说,民办高校发生组织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民办高校应积极准备相应的组织与制度方面的调整,培育特有的组织能力。事实上,从对陕西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万人民办高校的调研来看,目前这些民办高校运行中的矛盾与冲突正凸显出原有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不太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这些矛盾和冲突已在推动着组织的变革。借鉴伯顿·克拉克的组织转型理论,可以预测陕西民办高校组织变革的方向是在保持学校整体强有力的驾驭核心的同时,使学校各个单位乃至教师和学生成为进行积极变革的单位。学校要在宏观层次上建立鼓励革新的组织制度架构,积极发展管理组织变迁的能力。
六、总结与进一步的讨论
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国家层次上回应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需求急剧扩张的结果;这些民办高校依靠全国范围内的生源市场,依靠学费和银行贷款实现了大规模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它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我国知识经济形成的有力体现,也是大学由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制度”向“知识产业”方向发展的例证。
本文借鉴伯顿·克拉克所发展出来的组织转型的五要素理论对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在过去一二十年,特别是过去十年内所发生的组织转型以及正在发生的组织转型进行了讨论。应该说伯顿·克拉克的组织转型理论对于理解陕西万人民办高校的组织转型有很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总体来看,这个模型还有些粗糙,对一些问题并没有给予详细阐明,如全球化的趋势与地方性的社会环境如何结合在一起对大学的转型产生作用?处于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场域中,创新型大学是如何获得组织上的合法性?在组织转型的具体过程中,五个结构性要素是如何产生的,这五者间的作用机制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还需要做更加详实的实地调研,同时也需要在理论模型上做进一步细致化的处理。
另外,尽管本文指出了陕西万人民办高校在第二次组织转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转型途径,但是从陕西民办高校过去一、二十年的发展情况看,能够实现成功转型的民办高校并不多,许多在前一阶段办得很成功的民办高校在后来的发展阶段中并没有能够成功转型而落伍了,为什么一大批的民办高校并不能自然地实现组织上的转型?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来源:《民办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