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须着力研究六大问题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2-11-22]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但是,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以及构建中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许多人还不十分清楚。为此,我们请在职教战线有着长期工作经验的国务院参事黄尧撰文,谈谈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中高职十个方面的衔接,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课程的衔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通过对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的研究,提出了构建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建议,在此一并刊出。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缺乏吸引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是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着力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着力点一:明确“现代职教体系”基本概念并科学定位
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内容应涵盖三方面:一是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职业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要改变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普职比例要大抵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要有大的发展。三是要开放灵活,能主动适应和自主发展,特色鲜明,办出水平。
2012年,教育规划纲要与时俱进,再次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新提法与10年前相比较,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
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新提法更富有时代特征,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是新提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温总理多次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具有职业性、人民性和社会性;要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提供各种不同的成才道路,尽可能满足所有人不同的教育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助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三是新提法在职教体系设计上更加系统、更加完整,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强化了中职和高职的沟通衔接,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科学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着力点二:强化中高职沟通与衔接
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实行统一领导,中职和高职在教育部内由一个司统筹管理,这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的重大改革与创新,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没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做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
强化中高职沟通衔接,从目前来看,一是要积极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沟通衔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要把提高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课程沟通衔接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二是要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升学制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先对口招收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深造。采取多种途径,为优秀中职毕业生升学提供多种渠道和机会,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中职毕业生到高职学习深造的升学制度。逐步探索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直至应用研究生教育的通道。
着力点三: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并重
世界各国一般都将“职业培训”包括在职业教育的范畴内。1999年4月在韩国汉城(现改名为首尔)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TVET(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提法,比较完整和合理地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几类教育现象融合在一起,使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类型更加明确。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除了学校学历教育之外,必须明确应该包括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招生的对象不应仅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还应包括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在职人员、回乡务农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复转军人等。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让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都有学可上,学者有其校。
着力点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院校发展中一个带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战略举措,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综合素质,为充分就业、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解决学习费用,一举多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系,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与现代产业结合,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把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改革创新,在服务中求发展、在服务中作贡献,这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
着力点五:注重制度性建设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实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
当前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抓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建议把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与双证书制度、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强职业教育执法检查和指导工作等写进《职业教育法》。二是要研究制定职业教育相关标准,如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资格标准、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职业院校校舍建设和维修及设备配置标准。现有职教体系中,标准缺失严重,需要加倍引起重视。
与此同时,对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要研究制定法律法规文件,加强制度性建设,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
着力点六:统筹规划设计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先进理念引领和理论支撑,同时要有新思想和新思路。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引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系统性、现代性、开放性、终身性、融通性、协调性、公益性和可持续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品质。为了充分体现这些特征和品质,必须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十大关系,即: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社会(包括行业企业)参与的关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学生就业和继续升学的关系,公办职业教育和民办职业教育的关系,数量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与国外职业教育比较、相互借鉴的关系,中职与高职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关系。
这些关系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框架,相关部门要沟通与协调,形成共识,做好规划与设计,确保国家的改革意志、改革方向得到切实体现和有效落实。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是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列为我国未来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列入国家和省市“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作任务。
二是优化结构布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时期,职业教育要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建立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制度;要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合理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基本稳定高等职业学校规模,打通高职高专、应用性本科、研究生等层次的培养通道,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对应机制,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要健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对话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资源互通、协同创新,推进教学与生产对接,教育与劳动实践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财政和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逐步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使经费投入与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基本适应;提高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水平,制定不低于普通教育的生均拨款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设备配置标准;在落实教育经费占GDP4%的份额中,要明确保障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所需经费;合理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技能型人才培养,严格执行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建立中央和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公共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完善教育税收政策,吸引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
四是统筹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管理机制。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规;完善职业教育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当前职业教育分属教育部和人保部两个主管部门管理的状况;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畅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与沟通,架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者黄尧系国务院参事、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7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