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以中华经典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2-12-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加之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异常急功近利。针对部分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了落实教育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学体系,把开展经典诵写讲活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校园为中心,辐射全社会,以经典教育促进社会文明,用妙笔书写精彩人生,为提高全民语言文化素质做贡献。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学校以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地为依托,将“中华经典诵写讲”素质教育搬进课堂,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重视课题与学科内容的渗透,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设计了“中华经典诵写讲”这门课程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创造性地设计了课程模块,实现了以经典作品感染人、以经典“典型”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目的。
学校将“中华经典诵写讲”作为全校通识公选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课题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设计了“中华经典诵、写讲、演”课程模块,开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规范汉字书写”、“格律诗词创作”、“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课程群,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培养目标,这在教学内容上也是一种创新。
诵经典就是通过有感情地诵读经典,深刻领会中华经典的丰富内涵。教师讲解“诵”的基础理论,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优美的经典诵读范例,组织学生朗诵、背诵。随着诵读遍数的增加,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对经典作品的微言大义也做到了彻底领悟。
写经典包括摹写和创作两个部分。一是教师用精炼的语言讲授规范汉字的书写要领,引领学生做到从语言战略高度认识推行规范汉字的重要性。教师重点讲述方块汉字怎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影响方块汉字的构成,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二是创作诗词作品。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诗词格律的有关知识,然后由学生自己创作优美的诗词、歌赋、对联等作品,提高学生在诗词写作、鉴赏等方面的文化素养。现在,学校的“诗教”在全国已产生很大的影响。
讲经典包括讲解经典、演讲经典两个部分。讲经典就是将经典的内容逐字逐句讲解,原原本本理解经典的内涵。一方面是教师示范“讲”,另一方面是学生模拟“讲”。通过讲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解和分析经典作品的能力。在理解经典的基础上,演讲成为宣传经典的重要方式。演讲大大促进了学生自身气质和内涵的提升。
丰富多彩的实践是进行“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实践方法。学校利用社会实践学期的良好平台,进行了夯实专业基础的针对性训练,包括7000常用字注音释义训练、规范汉字书写训练、经典诵读训练;利用实践学期进行社会调查、经典作品讲解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提高语言文字使用水平及创作能力的竞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创新推广应用。推广首要的就是将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学校组织选拔优秀学生进广场、进社区、进乡村诵读经典、宣讲经典,以经典浸润自我、感染大众、传承文明。
学校多次组织学生走上牡丹江市各个街道进行社会用字的规范程度调查,并对各类不规范用字整理分析,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牡丹江市各行各业规范用字的标准程度。学校先后举办了“中华经典诵”比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组织学生把部分经典作品改编成剧本并搬上舞台,使学生充分领会经典作品的深邃含义,提高了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学生还多次深入小学、中学做报告,宣传中华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用学过的创作诗词的知识为农民义务撰写春联。中华经典诵写讲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校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科学方法的指导是“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课程建设离不开教材建设。为了使“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学做到上课有教材,课题组先后编写了《大学语文》、《格律诗词创作简论》、《现代汉语专题选讲》和《现代汉字与规范书写教程》四部教材,由于教材紧密结合中华经典诵写讲实际,在试用过程中效果很好。
在“中华经典诵写讲”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及时地将教学的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不但研究经典作品的价值、内容,而且还研究经典的传播、影响等。教师将在“中华经典诵写讲”过程中看到和想到的内容加以总结,从理论高度提升了传承中华经典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规律,著述成文,进一步扩大中华经典诵写讲教学活动的影响,同时为活动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总结规律,使经典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师从音素的正确发音到技巧的熟练运用,指导学生用饱含着、浓缩着对经典的独特感受,负载着声音的魅力去感染人、激励人,释放出诵读产生的正能量。通过诵读、书写、讲解中华经典的活动,培养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献身精神的人。课题组筛选出百部经典编订成册,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经典的脉络、文采、精义融会贯通,使之在学生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学生终身受益。(作者程亚恒、吴媛媛、张颖,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3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