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江西:学者求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题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3-08-22]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求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题
——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述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满意,教育实效不理想的状况,仍然是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怎么改革,才能改变课程难教、学生难管、课题难做的局面?
日前,江西省教育厅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江西省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专家学者一百余人聚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建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经验展开交流和研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斌提出“一个不变、四个转变”的思路:在坚持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政课“05方案”规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和教材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一可以将原有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打包,变“体系式教学”为“专题式教学”;二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实行“课堂专题讲授+课后专题论证与实训”的新形式;三是课时分配调整为课堂专题讲授占三分之二,注重解疑问的课后专题论证与强能力的实训占三分之一;四是在学生培养教育上讲究针对性、实效性和有用性,使思政课教育功效由虚变实。
江西师范大学王员认为,专题式教学可以采取“多位教授同上一门课”的模式,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最新成果、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将抽象的理论生动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教学改革创新就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江西财经大学江水法紧贴学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志向、思维与品质为目标的思政教学模式。
基于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赣南师范学院张文标主张要让苏区精神滋润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田,要编写苏区红色资源专题资料和“思政课”辅助教材,推进苏区红色资源进课堂。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社会实践的好坏,直接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与否。江西中医学院傅琛认为,思政课实践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实践育人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形式及方法体系、环境条件体系、考评体系。根据四门思政课特点,目标设置要各有侧重,形成整体。目标决定方法,校内实践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形式,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目标实现,还需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网站、学生社团等各种平台。实践评价可以端正学生态度,调动积极性,激励参与热情,这就要对学生社会实践表现给予客观评价。
如何在思政教学中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昌大学胡伯项指出,课程教学要把握好调研、备课和总结三个关键环节。调研是找准切入点,从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专业特点入手,摸清学生想听什么,有哪些疑问和要求;备课是把握关节点,找准找好结合点,实现十八大精神与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总结是找准新起点,保持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的与时俱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江凤兰认为,不仅需要在知识层面上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需要在实践层面上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一要抓课堂实践教学,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分析、研究;二要抓基地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革命资源,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
展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王斌提出需要努力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思政课教学体系,认为高度的理论自觉与自信是构建中国气派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理念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与理论经验的课堂传播是建构中国气派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富有时代特色的课堂话语体系是建构中国气派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基本载体;制度保证与资源投入是建构中国气派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根本条件。(记者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