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高教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的现状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
高教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08-06-27]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这一核心任务的重点。论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模式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到学院的课程模式特色,同时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供学校及其它高职院校参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课程改革 ,双证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影响其健康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专业和课程。因此,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这一核心任务的重点。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自1999年开始兴办高职,短短几年,办学规模得到快速发展。由1999年的12个专业、在校生2300人发展至2006年的52个专业、18000余在校生规模,办学实力大大增强。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与其他高职院校一样,该校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尤其是课程的深化改革问题。为了研究高职教育课程特征,探索专业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促进学校教学的建设,我们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相关建议,希望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能有所裨益。
一、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的现状:逐步积累了经验,正在形成自身特色
近10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质量提高、重视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视;一批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处于领先地位的院校,对我国本土创生的高职课程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正在形成独特的课程模式特色。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举办高职以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理念、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力地带动了专业教学改革,并逐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课程与教学特色。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走向成熟
2002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湖北省“十五”规划课题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研究”,随着该课题研究成果在学院的推广,“一教双证”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并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实验,逐步形成了“双证”互通课程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双证”互通课程模式的基本要求为——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将职业资格要求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目前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已全面实行了“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专业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将某专业的培养方向与某一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统一,使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普适性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来确定。
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根据“CEAC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将15门主干课程组合成为“网络安装与调试能力”、“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网站规划与建设能力”三个模块;将CEAC网络工程师认证课程与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课程均溶入到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在毕业获得大专学历的同时,必须参加CEAC的考试,获得网络工程师的资格证书。通过与该专业的学生、老师的访谈、分析学生的毕业设计,我们了解到,按照这样的课程模式教学,学生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就业率非常高。
类似的例子还有 “质量认证”、 “旅游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在“双证”课程模式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2.职业技能模块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该课程模式的思路是,按照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的规律,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组合;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形成课程模块。这些模块包括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和职业技能模块等。以职业技能模块为例,该模块中即包含了达到某种职业资格(能力)所需要的通用课程、专门课程以及实训课程,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例如,在“外贸报关员”等专业方向的培养实践中,围绕“跟单员证”、“国际单证员证”、“报关员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开设了“进出口业务实务”、“外贸函电与单证”、“报关实务”、“外贸制单实务”、“国际金融与结算”5门职业技术课,这5门课程将进出口与外贸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综合和总结,针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从事外贸实践的能力较强,能很快适应外贸公司的要求。
3.单门课程层面的“双证”互通课程模式
调查发现,这种模式为许多专业所采用,即一门课程是专门为某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该课程包含了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应知、应会,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就是课程的目标。例如纺织专业《提花工艺与纹织CAD》课程对应“纹织CAD证书”,《纺织实验操作》课程对应“纺织品检验工证书”;物业管理专业的《ISO质量管理体系》课程对应“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证书”;电信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应“电工中级证书”;计算机类专业的《VB程序设计》课程对应“应用程序资格证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应“高级操作员证书”,《计算机网络》课程对应“CEAC证书”;机械类专业的《数控技术应用》课程对应“数控操作中级证书”等等。
自1999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即对以上课程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随着现几年高职课程与教学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对“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如何更加突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的研究与实践,学院正在进一步探索。
(二)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正在形成
从1995年开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就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实践导向课程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实训为一体,产学结合”为指导思想,按照职业实践活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并组织教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模式在学院全面推行并形成了自身特色。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单元教学模式。即将一门或一个教学模块的专业技术课程所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完成,学生在这个单元时间里,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并进行实训,最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模具设计与制造加工”专业,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和与之相关的冲压设备、冷冲模拆装、测绘、冷冲模课程设计,塑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和与之相关的塑压设备、塑压模具拆装、测绘、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及冲塑模具的制作等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在时间上将该教学模块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在空间上将教室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场地结合形成专业教室;在教学方式上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融为一体,形成工作任务为导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程与职业资格培训相互融通的教学单元。完成该单元教学后,学生即可取得相应模具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分析学生的毕业作品,我们了解到,这样安排课程,尤其是实施了单元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加强,学习效果好,课程设计错误少,考证合格率高。而据专业老师介绍,毕业生就业率将近100%,学生到达单位后顶岗工作周期短,学生感到满意,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也很好。
2.项目教学模式,它是将专业技能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一门课程或若干门课程的组合),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例如,微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就是将其分为硬件组装、软件程序安装、故障排除三个技术单元,每个技术单元作为一个单元教学项目,先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理论,然后学生人手一机进行拆装,在拆装过程中,如果有问题,老师现场解决,对于学生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在现场做理论讲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产品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以企业为平台,以企业产品为核心,将专业课程融入企业产品开发的制作过程,将企业工作现场作为专业教学课堂,在产品开发和实现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教学。如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完成了基础教学的学生送到企业,对其进行必要的短期培训,然后参与该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制作,并围绕产品开发与制作进行专业技术和理论教学,其教学效果通过产品质量以及产品销售情况来反映。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与专业实践以及产品市场脱节的弊病,强化了课程学习与企业和产品市场的联系,直接将生产一线作为课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同时可将企业技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实现学习教育、企业效益和学生能力的“三赢”。
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以职业实践的要求为基础组织课程;(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连续或融为一体;(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场所上统一;(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的一体化。
二、高职院校课程模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有人将其称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瓶颈逐渐显现,这就是课程模式的开发问题。在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的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在教师层面,高职课程开发或建设的理念还比较模糊
几年来,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但涉及课程深层次的较少,部分教师的课程理念基本上停留在2000年前后课程改革的阶段,其证明之一是参加了那次教学改革的教师还具有一些“能力本位”的概念,而后来的新教师则基本没有这些理念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不是学术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与工作任务相对接,而不是学科相对接。但是许多教师对于高职教育应该建立怎样的课程体系,并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对高职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缺少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许多教师缺乏系统的了解。同时,课程作为教育目标实现的核心,还没有在教师中引起普遍的重视。许多教师虽有志于课程改革,但由于理念问题遇到许多障碍。
(二)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课程模式是以某种课程观为指导的为专业课程体系提供具体思路和操作方法的标准样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类教育,它同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种特点。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什么?当前虽然没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界定,但是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参考国外已有的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为一些具有先进的办学理论的高职院校共同接受的是:打破学科体系,以整体的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应该是高职课程模式的特色所在。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特征并不明显,既难将其归入某种特定的模式,同时又无法归纳出自身的特色;一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以“三段式”为代表的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内容偏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忽视知识与工作具体情境的联系,并不能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虽然有许多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也认识到,以“三段式”为代表的学科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已完全不适合当前高职教育的需要,然而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新的路径的寻找,却又面临了诸多困难。当前,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在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等带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理论与实践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师资、场地、校企合作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经验还不具备普遍推广的意义。因此,能够反映高职教育特色,并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课程开发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
在调查中反映出部分教师对于课程问题缺少基本的概念,更没有形成系统明确的课程观念,这在新近几年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身上更为突出。老师们反映,当前高职课程改与教学的理论多来自于国内一些有名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理论研究者,他们多注重理论的探讨和体系的建构,较少亲临现场。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他们熟悉教学实践,但习惯于采用经验感知的方式观察、分析问题,其观点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来源于普通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他们在上岗前虽然接受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的培训,但是其所接触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与普通教育并无区别;而在后续的在职教育中,一些高职院校也很少组织教师们系统学习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许多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缺少必要的了解。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明确提出了希望学校组织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愿望。
(四)课程改革的动力需要进一步激发
除了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理念,不知道该如何改革外,影响课程改革原因还在于,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力并不充足。由于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理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许多方面,有些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整体重构,工作量大,可能冲击教师习惯的工作模式和教学方式,甚至会使某些只能适应单门课程教学的教师面临“失业” 的境地,因而不少教师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另外,课程与教学管理机制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没有跟上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热情。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建议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但是要使课程改革深入并使之带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目前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以课程模式开发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的核心作用,深入学习,广泛发动
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对现有的课程要进行深入改革,即意味着开发新的课程模式、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立新的实训体系。这一过程涉及学校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其中的任务十分艰巨,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一门课程的修修补补,因此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先进的课程需要优秀的教师来实施,教师的能力也是在课程实践中形成的。开展课程的改革,当务之急是使教师们认识到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新的课程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激发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热情。
(二)确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建设、课程模式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先进的理念支撑。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一批课程开发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在教学一线还未得到全面深入地推广运用。这也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难以深入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结合示范性院校建设中的重点专业的建设,借鉴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范式,有效整合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结构上应摒弃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确立以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为代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对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颠覆性”的改革。为保证先进课程理念的引入,可聘请有关专家到校指导,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三)加大科研力度,建立课程改革规范
要规避改革带来的风险,应大力开展以课程研究为核心的教育研究。通过科研,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完整的课程理论体系。其中包括课程模式、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理论的建构和具体方案的设计。基于高职院校目前的课程研究现状,可采取引进专家的研究成果与培训本校科研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课程开发与专业教学指导手册,建立课程改革的规范。
(四)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来自教师。从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改革之所以困难,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教师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施教。因此开展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为主体。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扫除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上的障碍,例如解决工作量的计算不足、成果不能用于评定职称等问题,同时指导和帮助教师及时将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成果提炼、转换和实现,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原载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