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学修德,求实至精。培养仁心仁术的健康使者。
为培养我院学生积极健康的交友观,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医学院大一各班级于2025年4月14日至22日组织开展了“掌握沟通艺术,搭建人际桥梁”主题班会。活动覆盖全体大一学生,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多元化形式,深入探索沟通技巧与人际交往的本质,为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奠定基础。
班会伊始,辅导员结合医学专业特色,从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等维度切入,系统阐释了沟通在医疗场景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分析临床典型案例,如因沟通不畅引发的医患纠纷以及凭借有效共情缓解患者焦虑的成功案例,强调医学生需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理念,注重语言表达的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针对科研合作中常见的意见分歧,辅导员指出清晰的逻辑思维、包容的处事态度及建设性反馈的重要性,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沟通不仅是信息传递,更是建立信任、协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各班级开展了互动式分享讨论活动。同学们围绕“宿舍矛盾调解”、“小组合作冲突处理”等典型人际交往案例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医患关系、科研团队协作等不同场景中的沟通困境,对比不同沟通策略的实际效果。在“误会化解”专题讨论中,同学们结合非暴力沟通理论,重点剖析了“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法的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对比展现了指责式表达与建设性沟通的显著差异。讨论过程中,同学们踊跃分享个人经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症结。活动最后,班级组织集体总结,归纳出“换位思考”、“情绪管理”、“差异化尊重”等核心沟通原则,并联系医学伦理规范,深入探讨了在专业场景中如何兼顾技术准确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之道。
为深化问题导向学习,各班级设立“人际困惑匿名投稿箱”,收集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中的真实困扰。如“学业竞争与同伴关系的平衡”、“社交讨好型人格的自我调适”等,组织全班进行深度研讨,引入医学心理学视角,提出“同理心是沟通的核心驱动力”,倡导借鉴医患沟通中的倾听技巧与情感支持模式,以耐心和包容对待身边人际关系。
此次主题班会不仅提升了同学们的沟通实践能力,更从医学专业视角深化了对人际关系本质的认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医学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未来将持续通过多元活动形式,将沟通艺术与医学人文教育深度融合,助力同学们成长为专业能力扎实、富有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