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学修德,求实至精。培养仁心仁术的健康使者。
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提升育人工作质量,2025年5月30日,医学院在中心楼115会议室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交流会。医学院党副书记、学管副院长马晓斌及全体辅导员参会,围绕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难点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为后续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预热筹备。
会上,医学院党副书记、学管副院长马晓斌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强调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他指出,面对新时代学生思想动态多元化、教育管理复杂化的挑战,辅导员需持续更新知识储备、优化工作方法。此次培训交流会旨在搭建经验共享平台,通过案例剖析、互动研讨,梳理工作中的痛点与解决方案,为即将开展的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奠定实践基础。
在经验分享环节,多位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学风建设等重点领域展开交流。有的辅导员分享了通过朋辈互助机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功案例;有的结合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精准化需求分析+个性化职业规划”的创新模式。针对网络舆情引导、家校协同育人等难点问题,与会人员通过头脑风暴,从理论学习、技术赋能、制度完善等多维度提出改进思路。
解老师分享案例分析环节技巧时表示:首先要深挖问题本质,通过追问溯源、关联政策,避免停留在表面现象;解决思路需兼顾理论支撑与实践可行性,结合思政教育、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破题;实施办法强调分层推进,如“前期调研—中期干预—后期复盘”的标准化流程;最后提炼启示,将个案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工作方法,注重总结同类问题的预防机制与长效管理策略。
陶老师则聚焦“谈心谈话的沟通艺术与实践技巧”,结合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展开分享。她表示,谈心谈话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抓手,需把握“四个核心技巧”:一是“共情先行”,通过“积极倾听+复述确认”的方式传递理解;二是“精准提问”,避免封闭式问题,采用“5W1H提问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表达;三是“边界把控”,明确师生身份定位,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坚守原则;四是“持续跟进”,建立谈话台账,对重点学生进行定期回访,确保问题闭环解决。
医学院党副书记、学管副院长马晓斌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培训交流会的务实成效,并对后续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全体辅导员要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主动对标新时代育人要求,将交流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同时,他鼓励全体辅导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参与即将启动的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在系统化培训中补足短板、锤炼本领,以更扎实的专业素养、更高效的工作方法,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推动医学院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培训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辅导员对新时代育人使命的认识,更为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的顺利开展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未来,医学院将持续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以训促学、以学促干”的模式,全面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