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以评促强

敏学修德,求实至精。培养仁心仁术的健康使者。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详情

【实践育人】蒲公英扎根红土地,支医团情暖冯家村

发布日期:[2025-09-12]

      为精准对接基层健康需求、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西安思源学院医学院“蒲公英”支医实践团近日整装出发,深入延安市洛川县冯家村开展系列医疗服务活动。炎炎夏日里,队员们带着专业所学与服务热忱,首日便锚定驻地对接与需求调研核心任务,通过与当地联动、深入群众走访,全面掌握基层健康现状,为后续活动的精准落地打下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诠释高校学子服务社会的担当。

对接座谈明需求,精准服务定方向
      抵达冯家村后,团队第一时间与当地村委完成对接,并与驻村第一书记吴冰召开了一场紧凑高效的工作会议。“欢迎同学们来村里!你们的专业知识正是咱们村民需要的,希望你们能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帮乡亲们解决点实际困难。”吴冰书记的欢迎辞朴实而恳切,字里行间满是对团队的期待。会上,团队成员认真倾听、详细记录,重点了解了冯家村的人口结构——老年人口占比偏高、青壮年多在外务工;常见健康问题集中在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残疾人群的分布与帮扶现状。这些“第一手资料”像一张清晰的“健康地图”,让团队对接下来的服务方向有了更精准的把握。
深谈细聊知痛点,健康意识待提升
      午后的阳光透过村委办公室的窗户,映照着团队成员与村党支部书记交流的身影。谈话中,书记详细介绍了村里的卫生工作:近年来,村卫生室的设施逐步完善,保洁制度也常态化推进,但“硬件跟上了,观念还没完全跟上”。他坦言,村民就医最大的困难在于健康意识薄弱,“有的老人觉得头疼脑热不算病,扛一扛就过去了;有的年轻人在外打工,家里老人看病没人陪,也就拖着不去;65岁及以上的老人村里每年都会按时为他们安排体检,但65岁以下,尤其是三十岁、四十岁的人群很少每年按时进行体检。”这番话让团队成员深受触动:支医不仅要“治病”,更要“治观念”。大家当即决定,后续的健康宣传必须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让“主动就医、科学防病”的理念真正走进村民心里。
细查民需摸实情,精研方案顺民意
      为更精准地掌握村民需求,带着会议与谈话中梳理的问题,团队随后分成若干小组,深入村内邀请村民填写健康调查问卷。问卷围绕日常健康习惯、基础医疗诉求及健康知识需求等内容设计,团队成员耐心引导村民作答,对填写有困难的村民逐题解读、代为记录,确保收集到真实、全面的信息。当晚,团队召开工作会议,结合白天收集的问卷数据及与村干部的交流内容,对原定的健康宣传方案进行细化调整,计划推出更贴合村民需求的科普内容与服务形式。
      此次冯家村之行,是医学院支医实践团用专业践行担当的开始。团队成员们表示,将带着收集到的需求与问题,把健康服务做细做实,既要通过义诊缓解村民的病痛,更要通过宣传转变大家的健康观念。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他们正用青春的力量,为乡村健康事业添砖加瓦,让“健康之花”在基层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