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学修德,求实至精。培养仁心仁术的健康使者。
2025年3月26日下午,一场聚焦康复医疗前沿发展的讲座在西安思源学院教学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西安思源学院医学院主办,杨延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高压医疗反腐态势下的医者(医学生)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深入剖析临床-康复一体化治疗这一创新医疗模式,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由医学院科研副院长楚琰副教授主持,医学院150余名师生参加。
杨延平教授开场便结合当下高压医疗反腐形势,点明医疗反腐对净化行业生态的重要意义,强调医疗行业回归本质、重视患者权益的紧迫性。他剖析了过度医疗带来的四重危害,涵盖病患健康、家庭经济、社会资源以及医者事业等层面,而这些由传统医疗技术构架与医疗机构市场化带来的弊端,亟待新的医疗模式予以解决。
在阐述临床-康复一体化治疗的逻辑体系时,杨延平教授提到健康观念的转变是关键。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政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已从单纯疾病治疗向病前预防和病后康复并重转变。如今疾病谱以慢性病为主,传统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段对慢性病根治效果有限,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谈及二级综合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这一实施路径时,杨延平教授以陕西省为例,深入分析了康复治疗需求现状。陕西省内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对康复服务需求旺盛,但现有康复医院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无法满足需求,且康复医学学科地位未得到充分重视。在此背景下,二级综合医院转型迫在眉睫。杨教授提出“大(康复)专科、小综合”的转型思路,通过增加康复医疗成分,与三级医院形成错位发展,如内科与神经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结合,妇产科与产后康复科结合等,同时也针对转型中面临的硬件投入、人才匮乏、经营策略等问题给出了解决方向。
讲座还分享了临床-康复一体化治疗的多个国内成功案例,包括陕西省交通医院、西安创伤医院、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等,以及社区康复中心的发展趋势。这些案例展示了该治疗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实践成果,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其可行性和优势。
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就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康复专业教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通过杨教授的答疑解惑,反映出当前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现实需求,有助于医学院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场推动医疗行业革新的思想动员。在医疗反腐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杨延平教授以临床-康复一体化治疗为切入点,揭示了医疗行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的必然趋势,为医学生和从业者指明了职业发展的新航向——在坚守医德底线的同时,以康复医学为抓手,成为全民健康战略的践行者。医学院师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更需以此次学术启迪为起点,将学科前沿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在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中寻找平衡,助力构建更高效、更普惠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生代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