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懂数据、会管理、能实战的应用型商科人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商学院学子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以青春的热情和活力,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在社会实践中,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助农、支教、医疗服务等实践。接下来,请一起欣赏商学院学子的实践风采吧!
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23级财务管理(本)01班古雪晴于2025年1月20日至1月26日赴安徽省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参加了“返家乡”实践活动。
在正式开始志愿服务之前,医院为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的基本情况、导医工作的职责和要求、服务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通过培训,古雪晴同学对医院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导医技能和方法。老师强调,导医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印象和评价。因此,要时刻保持热情、耐心、细心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每天早上,古雪晴同学都会提前到达医院,穿上志愿者服装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挂号缴费协助,帮助患者使用自助挂号缴费设备,包括指导患者如何选择科室、医生,插入就诊卡或身份证进行信息读取,完成挂号费、检查费、药费等费用的支付操作。对于习惯人工窗口办理业务的患者,引导他们前往相应窗口,并告知所需携带的证件和大致流程。就诊引导,当患者成功挂号后,根据挂号单上的信息,详细指引患者前往对应的科室候诊。同时为前来就医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各类基本信息像CT室、卫生间所在方位。
在导诊过程中,古雪晴同学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和家属,有步履蹒跚的老人,眼神中满是迷茫;有抱着孩子的家长,脸上写满焦虑。面对他们的疑问,古雪晴同学尽力提供帮助。每一次成功的指引,每一句真诚的感谢,都让古雪晴同学收获满满。
这段实践经历让让古雨晴收获颇丰,她表示,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在每天面对不同患者的情况下,她不仅学会了如何耐心倾听和沟通,更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在繁忙工作中依然耐心关怀病人的专业精神。作为志愿者,我不仅收获了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服务他人、回馈社会的信念。”
未来,她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定能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
图/文: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