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企拓岗】商学院师生走进陕西爱目数智科技 探索AI数据标注与产教融合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11-06]

2025年11月3日14:00,商学院26名师生走进陕西爱目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目数智”),通过实地参观、技术演示与产学研座谈,深入学习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并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度交流。此次活动由商学院与爱目数智负责人联合组织,旨在搭建高校与企业间的实践桥梁,助力学生理论转化与职业规划。
聚焦核心技术:AI标注赋能无人驾驶
师生团队首先参观了爱目数智位于秦创原铜川创新谷的智能标注中心。技术总监向学生现场演示了多模态数据标注流程:在无人驾驶场景中,标注师通过3D点云标注技术精准识别道路障碍物,结合语义分割算法对交通标志、行人轨迹进行动态建模。据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爱目标注平台”日均处理10万帧图像数据,标注精度达99.7%,已为比亚迪、长安汽车、小米汽车等企业提供高精度训练数据,支撑其L4级自动驾驶系统迭代。
“标注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车辆决策安全。”技术总监指着实时大屏上的数据流解释,例如在暴雨天气场景中,系统需要通过标注数据区分雨滴与障碍物,这对算法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爱目数智已构建覆盖200余类场景的标注库,涵盖复杂城市路况、乡村非结构化道路等,填补了国内高难度场景数据空白。
产教融合实践:校企协同培养“数字工匠”
座谈会上,爱目数智负责人张总分享了公司“技能培训+就业孵化”模式。自公司成立以来,公司联合铜川市新区高远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开设人工智能标注师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50余人,其中70人已上岗,月均薪资达6000元。张总表示:我们与高校合作开发“理论+实操”课程,学员经过20天集训即可掌握基础标注技能,优秀者还可参与算法优化。公司计划未来三年与10所高校共建“AI数据标注联合实验室”,每年输送300名技术人才。
商学院带队教师边卫军表示:传统课堂侧重算法理论,而企业实践能让学生直面真实数据噪声、标注效率等工程问题。这种“校企双导师”制极大缩短了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
职业新视角:标注师≠“流水线工人”
“最初听说参观数据标注企业时,我以为只是看工人重复贴标签,但今天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电子商务专业大四学生李爽在座谈会上主动提问:“标注师是否需要编程能力?未来能否向算法工程师转型?”爱目数智技术总监的回答让她眼前一亮:“我们更看重员工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优秀标注师不仅能发现数据中的噪声,还能通过反馈优化算法模型,甚至参与标注工具的迭代开发。”
李爽在活动总结中说道:“原来数据标注是一个‘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岗位,既需要耐心处理海量数据,也要具备跨部门协作能力。这为我这种非技术背景的学生打开了新思路——或许可以通过标注岗位切入AI行业,再逐步向产品经理或解决方案架构师发展。”
此次参观标志着商学院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随着校企合作深化,爱目数智正以技术创新为笔,书写西北数智经济的新篇章,而商学院学子也在此过程中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