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试点•领导访谈】
发布日期:[2015-06-09]
【转型试点•领导访谈】段兴民院长:敢为人先 打造“宽口径、快适应、信息化、实战型”品牌商科
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院长段兴民
校电视台记者:段院长,我校本次教学机构调整,将经贸学院本科部与管理学院本科部合并,成立新的本科建制的商学院,您认为合并后的商学院与原来的学院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段兴民院长:首先,新成立本科建制的商学院是学校的重要决策,也是思源学院发展的必然,对西安思源学院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我拥护学校的决定,对商学院的成立表示衷心地祝贺;其次,成立商学院的积极意义是“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管理科学的相关学科整合,符合管理学科共同专业基础的强化建设、专业互相支撑、优势互补的大商科发展要求;二是,有利于学校和学院关于现代商务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设计与实现;三是,有利于学校和学院集中精力、集中财力物力及其他优势资源,支持本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校电视台记者:您对新设立的商学院的发展前景有哪些展望?
段兴民院长:今年乃至较长一段时间,商学院将在稳健机构整合的同时,把评估整改、应用本科转型、专业硕士学位申请紧密结合,把商学院的当前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应用型高水平商学院。
那么,如何实现目标?在此可以引用鲁迅在《故乡》一文中的话:“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解读一下这段话:在信息化的时代,你在经商,在办企业,在办学……如果你是领先的,就照原意解读;如果你不是领先,你在人群中,甚至在后边,那么,走的人多了,可能你就没有路了!
从现状分析来看,一般意义上国内外的管理学院、商学院很多,我们在最后,因为我们刚成立。从另一角度看,我们也处在领先的位置上,准确说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因为应用型大学、应用型商学院的转型刚刚开始,所以对鲁迅的话的两种解读对我们都有意义,但我更关注于第二种解读。
不管哪种解读,我们都要有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敢为人先的意识。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要宣传我们的特点,把它挂在胸前,最好是做成一面旗帜高高举起,吸引众人奔我们而来,跟我们共同踏出一条路来!
我们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的路在哪里?不在书本上,不在互联网上,而在我们的胸中,在我们对别人经验、教训的学习与思考之中。我们商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正在设计、打造我们的特点,寻找我们的道路。即,要有与别人不同之处,要走与别人不同之路,否则就没有我们的路,我们就无路可走!
下面仅是为抛砖引玉,设想我们商学院的特点、我们的道路:
我们的“产品”与别人不同,我们培养高级应用型商务人才的方式方法与以往、与他人的道路不同,我们的产品是品牌产品,受使用者欢迎的产品。即,我们的学生是“宽口径,快适应,信息化,实战型”品牌产品。
如何打造我们的品牌?我们拟实行三大工程:学生品牌建设工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国际合作工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经过几年、十几年努力,能够打造出“宽口径、快适应,信息化、实战型”的西安思源学院商学院学生品牌,实现我们的目标。 (文:张树灵根据采访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