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3-14

各本科教学单位: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有关重点任务,根据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以下简称培育项目)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和原则
锚定建成中国自主教材体系的战略目标,推动活页、案例、大纲、讲义、教程等5类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打造中国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
坚持主题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把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有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知识。坚持反映实践。充分反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成就经验,以新时代10多年来伟大实践成就教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并做好现代转化,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坚持突出原创。以解答中国问题、阐释中国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努力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推动原创性实践向原创性理论、原创性教材转化。坚持适教利学。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创新编写方式和呈现形式,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善讲故事、善用案例,注重鲜活性生动性。力求表述准确、语言精练、通俗易懂、篇幅适当。
二、成果形式
培育项目成果共5类,分别是活页、案例、大纲、讲义、教程。主要以纸质方式呈现,辅助以数字化形式同步建设,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学生自主学习材料使用。
1.活页。依据建设原则,结合教学需要,概要解析教学重点难点等,重在讲“点”。每份活页一般不少于10个点,总篇幅5万字左右。每个要点一般包括:背景、概念、内涵、评析、教学应用等。
2.案例。依据建设原则,聚焦特定主题,梳理分析典型案例,重在评“例”。每份案例一般不少于10个典型案例,总篇幅5万字左右。每个案例一般包括:主题、背景、案例详情、评析、教学应用等。
3.大纲。依据建设原则,提纲挈领地概述某门课程教学内容或重要专题,重在论“纲”。篇幅5万字左右。大纲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拓展阅读等。
4.讲义。依据建设原则,以专题形式系统阐释某门课程教学内容或重要专题。篇幅10万字左右。讲义一般包括:专题内容、拓展阅读、思考题等。
5.教程。依据建设原则,以高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主,以章节形式编排,系统阐释某门课程教学内容或重要专题。综合运用文本、图表、音视频等生动呈现,具有一定系统性条理性。篇幅15万字左右。
三、申报范围和条件
(一)申报范围
我校符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9个一级学科的本科专业,体现相关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及相关公共基础课程或重要专题教学内容,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体现未来课程发展方向、填补冷门绝学空白的原创性成果。
(二)申报条件
1.符合上述建设要求,具备相应的编写或修订基础的各类教学或科研成果均可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重要成果优先申报。
2.项目负责人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熟知本项目要求,思路清晰,方向明确,能够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编写团队应老中青结合,鼓励中青年教师牵头申报。
四、有关事项说明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6年,本次为第一次申报,项目须在启动建设后6个月内完成。鼓励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项目应在已有教学或科研成果基础上修改完善,具体可依托自编教材、学术专著、研究成果、教学资源等改编修订。
五、报送要求
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026600458@qq.com各本科教学单位务必于2025年2月25日(星期二)完成《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申报书》《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纸质版报送至教务一处教材科,
 
 
联系人:陆程            联系电话:13772065222

 

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版权所有©西安思源学院  备案序号:陕ICP备0500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