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公布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经审核通过的国家级大创项目名单。我校经陕西省推荐参加遴选的7个创新训练项目获批立项。至此,我校获批立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达37项,省级项目167项。
2019年,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参与大创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上报学校的申报项目多达258项,申报数量再创新高。最终,有51个项目获省级立项,立项数为历年最多,其中7个项目被推荐参加国家级项目遴选并全部获批。
其中,由城市建设学院学生蔡奕煜、郭雨晨、文向阳、王晨申报(指导教师贾换)的“多功能轻质高强透光混凝土公共设施”项目,用透光混凝土制作成休息长凳可以铺设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起到美化与亮化作用;可以代替路灯不仅可以减少光源的使用率还能增加人们在这种光线下的舒适感,提高观赏性;制作成抽屉式或柜式结构,可以作为储物箱;制作成指示牌、隔离带等公共设施,在夜晚可以指示行人、汽车行走等;还具有轻质高强和良好的耐久性能,满足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的多种用途。
由城市建设学院学生刘义霞、李科、肖鸿茹、王佳欢、马林洪申报(指导教师刘俊茹)的“矿物掺合料复掺对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研究”项目,在实际施工中不仅可以消除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噪音而且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省力化。合理地利用矿物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不仅能够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和利废环保。如何将混凝土与矿物掺合料等更好的结合,使自密实混凝土拥有较大的流动性、较好的稳定性、优良的填充性等流变性能是我们拟解决的重点问题。
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潘子琪、付若冲、刘启航申报(指导教师田新志)的“智能婴儿床”项目,解决了传统婴儿床功能设计上比较单一,大部分都不具备智能监控功能,难以满足父母工作忙、时间紧、照看婴儿难等实际需求的问题,拟设计了具有智能监护功能,可以随时为家长提供婴儿的体温、尿湿等状态及婴儿的体位姿态、啼哭等活动状况信息的智能婴儿床,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由工学院学生薛梦琪、王刚、孔冰、陈卫东、张蘅申报(指导教师张瑜、张丽芝)的“车载守护宝——基于单片机的车内防窒息监测报警系统”项目,针对车内防窒息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车内防窒息监测报警系统,以解决儿童等弱势群体在车内窒息身亡的问题。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红外传感器、GSM模块等,车辆熄火后,通过红外传感器多次检测车内是否还有人或小孩,当系统确认检测车内有人时,利用电机转动来控制车窗升降,同时,系统会向预设置手机发送报警短信,实现短信报警远程操控,对外发出尖锐的报警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以便及时施救,通过多措施多方位保护车内儿童安全。
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珂、薛争争、邢博、赵松杰、邓浩申报(指导教师陈晓范)的“心随我动”项目,是一款通过检测脑电波来收集数据,由数据反馈给TGAM,再由TGAM与手机蓝牙进行互联记录数据并播放特种波音乐,有助于失眠患者来解决失眠困扰。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可实时监测脑电波的的数据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手机上,方便自己随时了解自己的脑电状况。当播放音频已不能解决失眠问题的时候,我们可直接去往医院,可随时把自己的脑电波图交给医生,医生可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给出解决方案,本产品避免了排队检查的困扰,节约了时间。
由工学院学生何猛、院伟、韩栋栋、屈塞前、夏奇申报(指导教师贾先)的“爬山搬运车”项目,根据车在上台阶的运动轨迹而设计,可以无忧的上下台阶;在车身下方安装一组连杆机构来实现转向,可以解决山上道路急转弯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电瓶提供动力,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主要解决了生活中爬山人员与维护人员携带物品费力问题,帮助人们快捷、省力、高效的进行爬山搬运工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由工学院学生张正武、刘静泊、同可、郭坤、曹宁申报(指导教师东鑫渊)的“一种AI智能移动式护理机器人的设计”项目,设计了一种能提供诸如取物、提醒送药、陪护对话等多种多样服务功能护理机器人,对帮助照顾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减少护理消费行业投入与消耗,适当解决护理行业的发展压力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文/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