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论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发布日期:2014-10-11

 

                                    论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岳成章教授
 
结合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我参加了一些学生“评教”座谈会,看到了一些学生对老师教学的评价表。听到也看到了来自学生的信息,学生对自己的任课老师都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热爱学生、教学基本功扎实、爱岗敬业的人民教师。学生对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是满意的,在充分肯定教师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有的教师知识浅薄,还不爱学习;有的教师备课不认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讲课时丢拉错漏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讲、写、演、画的教学基本功太差;讲话辞不达意,特别啰嗦;有的教师坐着讲课,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很少写板书,更不愿画图;有的教师对作业和实验报告批改不及时,采取敷衍的态度;有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愿回答,表现出极不耐烦的态度等等。归纳起来,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个别教师一是对教学工作缺乏责任心;二是“讲”、“写”、“演”、“画”的基本功较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现就如何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课堂教学基本功、编写大纲、教材、撰写教学文书(讲稿、教案、教学分课计划和教学总结等)及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模型等)基本功,但最主要的是课堂基本功。课堂基本功,一般归纳为“讲”、“写”、“演”、“画”四个方面,尤以“讲”的基本功最为重要。
无数事实证明,教师基本功扎实,往往可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个新教师都应当充分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迅速提高教学能力,特别是青年教师一定要过好课堂教学关。
一、“讲”的基本功
这里所谓的“讲”,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道理,连贯而有条理地传达教材信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中那种单向的“师传生受”的状况。但是,无论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进步,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师生间面对面交流,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因此,教师要努力加强口头语言的锻炼与修养,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力求集语言学家的“用词准确”、教育家的“逻辑严密”、演说家的“论证雄辩”和艺术家的“情感丰富”于一身。或者像有些专家所说的,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歌的激情”。
对“教学语言”的要求:
       1.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述,保证知识的正确性。而辞不达意或模棱两可的含混语言,只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具有足够的信息量,教师讲话要简洁明快、干脆利落,而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信马由缰。
此外,课堂教学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的陶冶任务,教师应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充分估计自己讲话的分量,用值得学习仿效的准确、简洁、文明、文雅的语言去影响学生。
讲好普通话,是对教师语言规范性、示范性的最基本要求,南方籍的教师更应加强普通话的学习与锻炼。
        2.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由于教材是用规范的书面语言表达严谨的知识体系,不少地方内蕴繁复,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某些概括性很强的语言,表达得明确、具体、通俗,让学生一听就懂。对一些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尽量用形象性强的语言,把内容描述得生动些,甚至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勾画成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精美画面,以便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同时,语言还应具有幽默感。一方面,幽默能增强讲授内容的形象性和鲜明性,容易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听者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要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幽默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的教学语言,特别是富含哲理的幽默语言,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3.条理清晰,富有层次感
不论文科或是理科,教师的口头语言都应合乎语言规范,语意流畅贯通,明晰显豁。语无伦次,条理不清,是教师语言的大忌。同时,学科不同,教学的语言表达也应有所不同,要体现出教师语言的层次感。由于通常是文科的描述多一些,理工科的论证、推理多一些,所以文科教学强调教师语言的鲜明、生动、富有形象性;理工科教学强调语言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
       4.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教师口头语言表达应讲究声调、语速和节奏的变化。
声调,要有高有低,有起有伏。但高时不可嗓门过大,声嘶力竭;低时不可嗓门过小,使人难以听清。要高低不悬殊,起伏不太大,否则,学生的听觉就难以接受。
语速,要快慢适宜。一味连珠炮似的“强打猛攻”,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所适从,而且听觉神经绷得太紧,极易产生“声疲劳”。然而,长时间细声慢气地“慢发射”,不但浪费课堂时间,又易使学生精力分散。
教学语言的节奏,必须做到抑扬顿挫,平稳、分明、适度。抑如平湖秋水,扬若天女散花,顿如金戈铁马,挫像雷霆万钧。就一堂课来说,起始阶段的语言,宜新颖、有趣、简明扼要,单刀直入,舒缓徐进;分析阶段的语言,宜准确、深邃、犀利,而且波澜伏扬;课堂高潮的语言,宜情采飞溢,而且渐趋亢奋;结束阶段的语言,宜概括浓缩,而且微昂微收。这样,以音质激发入耳的兴趣,以音量拨动学生的心弦,以语速牵动学生的思绪,以音色烘托课堂的气氛。从而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5.真诚含蓄,富有启示性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能够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心理、情感上的触动和激励作用。教师一句启迪性的话语,常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激励性的话,常能让学生铭记不忘。要启发,就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中肯,把话讲到点子上,讲到学生的心坎里;或含蓄,给学生留有思考回味的余地。感人心者,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饱含深情的话语,不但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更作用于人的心灵,情感是语言启发、激励作用的内核。关键是教师要做到情真意切。情真,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情语动人,既能策人奋进,又能催人泪下。这应是教师口头语言的至高境界。
        6.以形体、姿势助说话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用有声语言传授知识外,还应发挥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所谓形体语言,就是通过人的举止、眼神、表情、身姿动态进行传情达意,它是内心情感的体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形体语言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和姿态是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它可以反映教师思路的变化。如果有适当的表情、手势相配合,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理解并跟上教师的思路,增强听课的主动性。体态语言如果和有声语言默契配合,可使有声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
在体态语言的运用中,主要表现在眼睛、面部表情和手势上。
二、“写”的基本功
“写”,这里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板书。板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很难想象一个教师粉笔不沾手,既不板书,也不画图,只靠一张嘴就能把课讲好。实践证明教师以凝练的文字和优美的图形传递教学信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方式,它是方便于教、强化于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被广泛运用的媒体之一,也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
       1.板书的作用
用现代教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板书的作用是:
一是“开源”。板书是一种教学视觉信息,它给教学过程开辟了除听觉信息以外的第二条渠道——第二信息源。视觉在以下几方面优于听觉:让注意力集中是听觉的1.5倍;学习效率是听觉的7.5倍;记忆效率是听觉的1.7倍。真是“耳听是虚,眼见是实”,“百闻不如一见!”如果讲写配合,耳目并用,又会更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师的口头语言是无形的,学生只能依靠听觉接受知识信息。然而,在教师的板书之后,就等于对声音进行了“留声”和“留影”,使无形之“音”变为可观之“形”,学生可用听觉和视觉同时参与学习,起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是“促思”。板书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板书既是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概括,又是教师精心备课的结晶。它源于教材又优于教材,具有提纲挈领、一目了然的特点。板书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精华,能够使学生重点更明确,思路更清晰,理解更深刻。
三是“备忘”。板书是教材精华的浓缩,便于学生记忆。学生记成笔记,利于以后复习,帮助回忆全课内容,作为载体甚至可以再现教师当时讲课的情景。
        2. 板书的功能
1)识记功能
有形的板书和有声的语言相结合,为学生认识事物、理解问题、巩固记忆提供了方便条件,板书的直观性,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视觉获得知识信息,感知速度快,记忆时间长。因此,板书的最大功能,就在于识记。
2)引导功能
板书的内容简洁凝练,突出重点和关键,又可圈圈点点或用彩色粉笔加以强化,所以非常醒目。这样,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引发学生对讲授和板书的内容积极认真地进行记忆和思考。因此,板书可以引导和控制学生思路,使学生能定向注意、定向思考,根据设计的要求向深层次发展,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3)联系功能
板书可以用文字、图形等形式准确地体现知识体系的构成和事物发展的进程等,对它们内部子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展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另外,板书作为知识信息的一种传媒,可以使教师的表述与学生的思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所反映的这种联系功能,单靠语言表述是不易办到的。
4)演示功能
板书可以通过边讲边写或边讲边画演示运算过程和事物的形成、变化过程。这种演示符合人们循序渐进、由点到面、步步深入的认识规律,其效果要比幻灯、图表的“一次大亮相”、然后再进行由面到点的讲解好得多。
5)辨别功能
两种或几种性质相近或相悖的事物,学生很容易混淆,辨认不清。如果在讲解中,板书其特征或性质的异同,通过对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另外教师在讲解中经常用到一些音相近、字不同的词组,如“时间”与“实践”、“集中”与“几种”等,还有一些数据、生僻字的术语名词等,如果不写出来,很容易使学生误听误记,甚至会产生谬误的理解。
6)审美功能
设计独特、形式雅致、书写优美的板书,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人们常说“板书是教师的门面”,这主要是说板书要优美,像人的脸面一样。优美的板书,往往和教师端庄、美好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3.板书的基本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板书功能的阐述,可以看出:搞好板书,充分发挥板书功能,并非易事。在这里,本着从提高教师板书的技能出发,着重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1)预先准备,精心设计
教师要搞好板书,充分发挥板书功能,就必须在备课中设计好板书。在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和研讨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步骤的基础上,在撰写教案的同时进行板书设计,并成为教案的组成部分。
板书计划主要是设计好板书的基本内容、书写格式及其书写位置。书写的时机应在教案中注明。除此之外,对于字体大小,粉笔颜色,哪些内容保留、哪些内容随写随擦以及何时写何时擦,都必须认真考虑,做到胸中有数,以便在上课时做到“书当其位,用当其时”,有条不紊,灵活恰当。
为了实现板书计划,发挥好板书功能,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熟悉黑板板幅的大小,以便调整、设计板书布局,合理使用板面。教室内如系活动黑板,则应了解其活动方式,并设计好使用的方法。教师还应从教室各个角度检查黑板的可见性及有无反光点,如有问题应设法解决,避免“写而不见”。
2)内容简练,突出重点
板书是配合讲授的辅助手段,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板书既不可无,也不宜太多。板书主要是用来列纲目、解词义、指要点、画图解、提问题和改错误的,凡是可写可不写的板书,一律不写。不必要的板书,既耽误教学时间,又容易分散学生精力,淹没学习重点,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烦躁情绪。因此,板书内容一定要简练,重点一定要突出,要在“必不可少”上下功夫,对板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浓缩,使之言简意明、准确精当、一目了然,起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功效。
3)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在板书过程中,应根据课前设计的布局,合理地使用板面。有些教师把黑板划分为纲目区、机动区、保留区三个部分。纲目区在黑板的左侧,可占黑板的二分之一或更多的板面,书写本课所讲授内容的章、节标题及其所属纲目与要点;机动区在黑板中部,可占三分之一板面,书写“一写多用”或“前后对照”的内容。只有布局合理,才能做到书当其位,有条不紊,于教于学都有利。
层次分明同布局合理一样,也是板书条理性的体现。板书要做到层次分明,首先是章节标题及其所属纲目和要写到哪个层次,前后要统一;各层次的从属关系要十分明确,不可杂乱无章。其次要准确使用表示序列和层次的数字,不同层次的内容要用不同的序列数字区分清楚,不可错用或漏而不写,否则容易造成板书整体结构混乱。
4)语言准确,文字规范
板书是学生的“众目之的”,印象之深,影响之大,是教师的口头语言所难以企及的。因此,板书的语言必须准确,文字必须规范。否则,不仅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发生谬误,而且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影响教师的威信。
板书虽然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间断性跳跃式出现的,用的是提纲性要点式的文字,但最后总要形成一个整体,所以黑板上的书面语言一定要准确、严谨,具有科学性。用词要恰当,含义要明朗,标点符号要正确,语句要符合语法要求。要杜绝辞不达意、含意模糊或出现病句的现象。
文字规范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用字规范;二是写字规范。教师的板书除了传递知识信息、提高教学质量之外,还有一个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书写习惯的重要任务。因此,用字准确,书写规范,充分体现示范性,是教师时刻信守的一条板书原则。
5)把握时机,讲写结合
板书时机决定于板书的内容和板书的效果。板书时机有“先讲后写”,“先写后讲”和“边讲边写”。这三种时机均可选择,但难度最大、效果最好的是边讲边写。究竟要选择哪种时机要视情况而定,可以预先设计,也允许临场发挥。不过,最好是不要一堂课都是“先讲后写”或“先写后讲”,二者交替使用可去“单调”而显“活泼”。总之,要重视如何选择最佳板书时机,努力做到“用在其时”。
6)书写清晰,工整美观
教师在板书时,除了应具备计划性、准确性、条理性、示范性外,还应当努力追求艺术性。首先,笔迹清晰可辨,不要让学生在黑板上“猜字谜”。字写得潦草,不仅使学生不易辨认,还容易给人一种马虎从事的感觉。其次,字的大小要适度。字太大,则黑板写不下,增加擦黑板的次数,浪费了课堂时间;字太小,则不醒目,甚至学生看不清楚。多大合适,以学生看得清楚和充分利用黑板为度。
板书还要求排列整齐,做到“横行水平,竖行垂直”。歪歪扭扭,像几条蚯蚓一样满黑板爬,看起来很不舒服。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慎用善用彩色粉笔”,所谓慎用,就是不可不用,不可滥用。不用,则满黑板白茫茫一片,平淡无味;滥用,是不加考究,不管效果,红黄绿一齐上,花里胡哨,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倒胃口。蓝、绿粉笔属暗色,坐在后边的学生根本看不清。
总之,板书要做到清晰、美观大方,使版面成为一幅用文字、符号、线条构成的赏心悦目的精美画面。
三、“演“的基本功
“演”,是指演示教具和做实验。
“演”的基本要求,可用“清楚、明白、熟练、准确”八个字概括。
清楚。演示时,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首先,教具摆放的位置、角度、背景要适当,使每个学生都看得见,看得清。其次,演示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具和教具的不同位置,选用大小适度的教杆,指点要稳、准、轻,不要一晃而过,也不要乱动,更不能敲打教具。要做到稳而不慌,准而不乱,轻而不响。
明白。演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个问题、原理的理解,所以演示一定要明白。在演示前一定要向学生交代演示的目的、教具或实验的概貌及其基本原理,以及演示时,应该观察的重点。在演示过程中,要做到边演示,边讲解,演讲结合,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眼、耳、鼻、手)并用,从多方面获得感性知识,以增强演示效果。演示后,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本质,从众多的外部现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把握本质。
熟练。演示的动作要熟练。为此,在演示前对教具的情况要了如指掌,特别要在演示的程序、要领和特点上多下功夫。
准确。演示的动作要准确、干净利落,没有干扰和多余动作。
四、“画”的基本功
“画”,就是在黑板上画图。画板图,也叫“板画”。实践证明,板画在课堂教学中有它的独特作用。它作为一种视觉信号同板书一样,具有形象、直观、清楚、醒目、引人入胜的特点。学生借助简单形象的板画,可以化难为易、一目了然,既好懂又好记,毋需多费口舌。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普及,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风光。它的突出优点是画面精美、准确逼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大教学信息量。但大多数情况下,多媒体课件的一个画面是一下子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暂留时间短,一晃而过,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混乱”,不知先从哪一处、哪一点看为好;而教师的板画是逐步完成的,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与教师的动作协调一致,形成共鸣,留给学生的印象更深。
“画”功有准、简、美、快四大要素:
准。准是四大要素之首,其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圆弧。板画图形与教材插图要基本相同,不能任意夸张、变形。要练就不用直尺、圆规和量角器等作图工具,就能画出准确图形的过硬本领。
简。板图绝大部分是简笔线条图,要以简取胜,避免因线条复杂而浪费时间和分散学生注意力。
美。板画的线条不多,要做到美观大方、赏心悦目,很不容易。在做画时,要选用软硬度适当的粉笔,并粗细搭配,辅以颜色,力求使板画的线条连续、均匀、圆滑,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精美雅致。
快。要有娴熟的技艺,具有画得既快又好的功底。为此,教师可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设计一套“基本图形练习”,从易到难,按部就班地坚持练习,打好基础。可先练画直线、曲线和圆开始,再逐步过渡到练画本专业的基本图形和复杂图形。
总之,课堂教学基本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贵在平时多练。要多听、多想、多讲、多记,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多写、多画、多练,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只要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练就一身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
 
地址: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邮编:710038
电话:400-888-6660 029-82601888
版权所有©西安思源学院  备案序号:陕ICP备05004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