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西安思源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4-03]

 

各高职教学单位: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我校“十四五”教育教学专项规划要求,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抓手,聚焦我校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新举措,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类别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共设三类:应用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建设项目。
三、申报指南
(一)应用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应用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应突出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以人才综合竞争力提升为目标,依托我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特长能力”的“双能力”人才培养与“就业+升本”的“双未来”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同时提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专创融合,鼓励建设以“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双驱动”人才培养精品课程。
(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符合我校高职各专业建设规划,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开展赛教融合、产教融合、岗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研究。所申报项目应定位明确,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专业发展定位和学校办学方向。
(三)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应在梳理各专业思政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完善课程育人功能,加强课程教学组织管理,使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同向同行。
四、申报要求
(一)项目要求
项目研究应具备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实用性。
1. 科学性。研究目标明确,有较好的研究和改革实践基础,研究力量较强。项目研究设计科学合理,路线清晰,建设举措切实具体。
2. 实践性。注重实际应用,研究方法和实践途径可行。
3. 创新性。近3年已有相同或相近立项项目,或已有较为成熟研究成果的,原则上不再立项。
4. 实用性。预期成果有推广应用价值,项目完成后可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二)团队要求
1. 项目研究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须对所申报项目的相关问题、教学改革研究动态、高职教育相关政策有深入了解,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2. 鼓励教学一线人员,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3. 项目主持人主持申报项目不超过1个,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项目组成员同时参与项目不超过2个。
4. 项目组成员(含项目主持人)不超过8人,所有成员均须具备完成项目所承担工作的能力和条件。
五、申报程序
申报人填写申报材料。各高职教学单位申报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学科优势,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实际,自行选择申报项目类别,设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人应按要求填写《2024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
申报人上报申报材料。申报书的电子版与纸质版均需提交。电子邮件命名为:申报人姓名+项目类别,附件命名为:XX学院(部)+申报人姓名+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纸质版申报书1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项目申报人应于2024年5月6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于2024年5月8日前将申报书纸质版报送至教务二处。逾期不予受理。
六、项目管理
1.各单位申报的项目数量原则上不作限制。
2.建设周期: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周期为2024年5月——2024年12月。
3.项目过程管理:
教务二处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并且对申报书所有栏目填写内容的完整性,以及成员承担项目情况、项目成果等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审核,确保项目质量。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会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决定项目立项及结题意见。对准予结题的项目拨付相应研究经费。
联系人:赵雪丽           邮箱:231116411@qq.com    
地  点:教工中心楼208室
 
附件:西安思源学院2024年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
 
                                   
 
教务二处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