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内容

西安思源学院驻村扶贫工作队真驻实干助仁溪沟村脱贫致富

发布日期:[2018-09-17] 

       在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平利县八仙镇仁溪沟村,西安思源学院的驻村工作队深耕于此,与村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日为整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奔忙劳碌。西安思源学院作为两联一包交大扶贫团的成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驻村工作队牢记使命,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以落实扶贫政策为抓手,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落实扶贫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和两房建设、产业发展,落实三变改革、互助资金等工作,助力仁溪沟村精准脱贫。

      八仙镇仁溪沟村是2018年平利县确定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地处两山夹缝的狭长地带,山大沟深。全村在册贫困户有249户826人,贫困户占全村总农民户的约53.49%,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约44.5%,因残、因病致穷的家庭占全村农户的21.8%,村级基础设施交通条件落后,供水、通讯相对较差,常住人口以老人居多。

      ——多方谋划,促进扶贫工作见成效。我校开展驻村工作以来,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想办法出主意,致力脱贫攻坚,使仁溪沟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战略布局展开,扶贫政策逐步落实,产业脱贫的“1112”计划有序实施,两房建设不断推进,工作实绩不断凸现。群众的思想观念、致富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发生了明显改变,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在驻村工作队和村镇干部的全力配合下,群众生活、生产、居住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新建或改造已全面完成,家庭经营、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也实现了显著增收,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2015年至今已经有60户224人实现脱贫摘帽。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仁溪沟三组有40多户群众居住的地方经测绘为滑坡地带,一旦遇到恶劣的气候条件,如百年不遇的大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将会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但是,依赖这里土地生活的群众由于害怕失去土地无法发展生产,生活无保障,因而不愿搬迁。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干部多次深入群众的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清利害,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为解决滑坡点和贫困户的宜居问题,本着既有利于群众的安全又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原则,为了让他们打消顾虑,协助贫困户与村两委、镇政府签订三方协议。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确定了在该村学堂坪规划建设22户“统规自建”的住房,目前已经基本建成,肖家坪安置点安排的53户贫困户,今年9月底前将迁入新居。

      ——多方搜集信息,推动劳务输出。仁溪沟自然条件有限,单靠发展农业经济局限性较大,以前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是进煤矿、金矿靠体力赚钱,危险性大,工作环境恶劣,收入有限。根据村里青年务工实际和需求,驻村工作队通过搜集各地招聘会信息、动员亲朋好友、利用学校就业办提供用工信息等,配合“两委一班人”及时为一些青壮年人员提供务工信息,出谋划策推动劳务输出,引导他们通过外出务工、掌握实用技能,提高经济收入。全村今年在外务工或创业的青壮年劳力已突破400人。

      ——送技下乡,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在得知仁溪沟村办公设备不足,村干部办公自动化能力欠缺的情况后,学院及时将价值5万元的办公设备捐赠给仁溪沟村,为改善帮扶贫困村办公条件、宣传扶贫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创造了条件。学校还积极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为提高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办公效益,学校指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为村干部进行办公自动化应用培训,受到了普遍欢迎。

      ——发挥高校优势,组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假期间,校团委安排优秀教师和学生组成思源“与爱同行”暑假实践团,赴仁溪沟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利用暑假时间,冒着三伏天的酷暑,深入贫困户家里进行贫困现状调查、义务支教活动,走进农户家中,给孩子们一对一的辅导,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赠送文具,让他们从小树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摆脱贫困走出大山的远大理想,既加大了我校扶贫工作力度,又教育锻炼了师生。

      ——坚持扶志扶智,营造健康的乡村文化。为激发内生动力,发扬群众“诚”“孝”“勤”“俭”“和”的优良传统,思源扶贫队在仁溪沟村建成民风积分爱心超市、农家书屋,在村里大力营造学习氛围,制作了专题展板,给全体党员印发了有关学习资料,积极弘扬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不断激发群众自身的内在动力,村组干部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明显提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村内涌现出了不少“自强标兵”,村委会活动广场的美化绿化,体育健身活动器材的安装吸引了不少村民空闲时间来村委会活动、读书,利用学校赠送的电脑、投影仪等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傍晚时在村委会跳起了广场舞,村里游手好闲、打牌赌博、好吃懒做等不正之风明显好转,仁溪沟村正在形成村新、户美、人和的新景象。(文/驻村扶贫工作队 潘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