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14-06-03】,阅读次数:2507 |
|
今年2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需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5月4日,教育部发文,批准北京吉利大学升格为本科高校,该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出现,将在部分人才缺乏的汽车企业和就业困难的学生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将天堑变成通途。
天堑从何来?
在汽车企业中,有一些岗位既要求理论知识,又要求动手能力,传统的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常感力不从心,这也造成了汽车企业和经销商总抱怨招不到人。北京吉利大学史殿魁副院长指出,吉利集团早就发现普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在进入岗位之初,尤其是头两年,无法解决汽车企业的实际问题,形成汽车企业需求点和高校培养学生对接匹配度不够的问题,这就是“天堑”。因此,吉利大学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一“灰领”人才
曾担任奔驰公司人员发展部门高级经理的李文波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一个概念——“灰领”人才。他说道,企业在实际用人需求中,蓝领和白领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称之为“灰领”。汽车企业对“灰领”阶层的外语、逻辑、沟通及问题诊断的能力要求是工程师层面,但同时必须具备动手技能,操作技能又像蓝领。汽车企业对这一类岗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传统制的学科教学中缺失了这一类人才的培养。在李文波看来,普通大学如果向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那么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把大学的理论知识形成闭环,结合实践解决问题。李文波表示,中国如果想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必须要增强这一领域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二 应用型本科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不久前透露,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早在2010年,昆明理工大学的城市学院就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大胆尝试,今年该学院高职及本科的2256名毕业生中,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据悉,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共有三十多个专业,跟汽车行业相关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制4年,前期为教学公共平台,后期则按照岗位设置课程:汽车4S店维修工程师、汽车保险理赔和二手车评估鉴定等。该专业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方向,毕业时职业针对性非常强。学生毕业时两证并举,不仅拥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同时还拥有至少一个从业资格证。该校的教学较少学术性,重视技术性,鼓励学生到一线做基础工程师。在同一个企业里,城市学院的学生会比职业院校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困难,例如“理实一体化”推广还不够,惯性思维比较多。该校希望,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能积极参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育过程,与学校采用合作办学的模式,深度介入整个培养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展的最新方向,让学生熟悉企业,产生感情,成为汽车企业的“灰领”人才。(汽车交通写作组 闫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