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根据省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参加“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的通知》,学校决定对全校专任教师、专职党务干部和辅导员开展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并以教育家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二、培训对象
全校专任教师、专职党务干部和辅导员
三、培训时间
2024年5月1日—9月30日
四、培训平台
培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习平台(网址:https://www.enaea.edu.cn/)组织实施,参训教师使用报名手机号及初始密码(654321)登录平台参加学习,也可以直接下载移动客户端(学习公社App)随时登录学习。
五、培训内容与环节
1. 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共分两个专题。第一专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培训(60学时),第二专题为数字化素养提升专题培训(30学时)。
为提高培训效果,培训遵循“按需施训、分类设计、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异步点播”和“同步直播”两种网络培训方式开展。
“异步点播”培训,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以“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育人水平”为核心,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同步直播”培训,采取“教育家精神”大讲堂的形式开展,每月举办1期,邀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担任主讲,用真人真事诠释教育家精神内涵,传播模范典型,传递教师正能量。同时在网络培训的基础上开展线下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
2. 培训环节
培训主要围绕课程学习、主题研讨、心得撰写等环节进行设计和考核。
六、培训要求
1. 高度重视。各单位要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动员教育和报名组织工作。各单位于2024年4月23日前将参训人员名单(纸质和EXEL电子版,附件2)上报教师发展中心,其中专职党务干部和辅导员由党办和学生处统一上报。培训情况将作为衡量各单位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家精神培训工作评价的重要参考。对参加培训且成绩合格的教师按照省级培训计入本人学时学分,培训结束后在陕西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打印证书。
2. 严密组织。教师发展中心要及时与国家行政学院对接联系,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并于2024年5月31日(星期五)前将参训学员名单上传至陕西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为了处理好工学矛盾,不影响日常工作,培训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为2024年5月1日—7月31日,集中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培训。培训完成后在平台个人打印培训证书。第二阶段为2024年7月1日—9月30日,集中开展数字化素养提升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国家行政学院出具培训证明,学校颁发培训证书。
3. 确保效果。培训期间教师发展中心要定期跟踪学习情况并检查督促,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
特此通知。
附件:1.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养造
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专题网络培训课程表
2. 西安思源学院教师专题网络培训报名统计表
西安思源学院
2024年4月19日
附件1
高等院校教师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弘扬教育家精神)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职务 |
时长 |
必修课程 |
||||
加强理论 学习提高 思想认识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李文长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正局级副院长 |
88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学习辅导 |
马陆亭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
97 |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师德师风重要论述 争做“经师”“人师”统一者 |
石 英 |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
96 |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
卢黎歌 岳 潇 钱 瑾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 |
38 |
|
学教育家 精神坚定 理想信念 |
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
顾明远 |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
45 |
做一名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师 |
林崇德 |
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
70 |
|
理想信念—为教育家立德树人定航 |
卢黎歌 武星星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35 |
|
道德情操—为教育家之涵养德行定规 |
卢黎歌 李迎霞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 |
32 |
|
育人智慧—为教育家之造就人才定基 |
卢黎歌 吴凯丽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29 |
|
躬耕态度—为教育家之终身践履定行 |
卢黎歌 隋牧蓉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29 |
|
仁爱之心—为教育家之书写大爱定根 |
卢黎歌 李英豪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36 |
|
弘道追求—为教育家之担当使命定位 |
卢黎歌 兰美荣 |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
32 |
|
以教育家为 榜样做新时代 大先生 |
名师谈成长——大学老师教学发展路径的三条建议 |
冯博琴 |
全国模范教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101 |
教学名师谈成长——成长之路成就执教之道 |
郑用琏 |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
106 |
|
教学名师谈成长——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
刘思峰 |
国家教学名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
67 |
|
教学名师谈成长——左手握理论 右手握实践 |
田卫民 |
国家教学名师、云南大学教授 |
58 |
|
弘扬西迁精神,矢志爱国奋斗 |
洪向华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 |
96 |
|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郭必选 |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 |
147 |
|
强化警示 教育坚守 师德底线 |
以案为鉴,以案明纪;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 |
刘培元 |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63 |
高校警示教育示例 |
王高贺 |
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
63 |
|
纪律:立德树人的生命线——把党纪校纪内化为高尚师德 |
张润杰 |
首都师范大学原纪委副书记、研究员 |
81 |
|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师德失范典型案例 |
秦春雷 |
中央财经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研究员 |
49 |
|
永远吹冲锋号,持续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廉洁从教意识 |
孙晓晖 |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
50 |
|
遵守科研诚信,抵制学术不端——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表现及处理 |
张 冉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94 |
|
恪守学术道德 抵制学术不端——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预防和治理 |
李 瑛 |
东南大学党委巡视办主任 |
84 |
|
选修课 |
||||
知晓国情 世情守护 国家安全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冯俏彬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
123 |
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曾 刚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
92 |
|
“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 |
苏 浩 |
外交学院教授 |
120 |
|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李 兵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 |
98 |
|
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 |
李 然 |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
85 |
|
加强信息网络法治建设,维护网络社会安全秩序 |
闫晓丽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网络空间研究所所长 |
89 |
|
树牢保密 意识筑牢 安全防线 |
如何提高保密宣传教育能力 |
孙宝云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教授 |
144 |
优化保密机制体制 构建动态和内驱管理制度 |
郭 锋 |
电子科技大学保密办公室副处长 |
35 |
|
保密技术防范常识 |
肖稳田 |
国家863项目电子政务专家组专家 |
104 |
|
高校涉密科研定密及管理难点 |
刘 冬 |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党委书记 |
60 |
|
提高安全意识,筑牢保密防线 |
杜 晔 |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保密学院副院长 |
70 |
|
创新教学 方法增强 育人实效 |
信息时代的教学创新与师生健康成长 |
桑新民 |
国家级教学名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二级教授 |
98 |
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 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
易思蓉 |
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南交通大学二级教授 |
75 |
|
在专业课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成长 |
苏 清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
50 |
|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能力及有效教学 |
薛 庆 |
全国模范教师、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 |
113 |
|
坚持言行 雅正力求 为人师表 |
忠诚于党 热爱祖国——新时代教师十大转变 新时代教师礼仪 |
薛 钟 |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主任 |
106 |
教师礼仪与修养——课堂礼仪 |
方改娥 |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40 |
|
语言传播与文化传承发展 |
李洪岩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
149 |
|
教师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
修 蕾 |
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
114 |
|
做好职业 提升促进 专业发展 |
智慧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 |
刘晓明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 |
74 |
卓越教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
陆根书 |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140 |
|
教学名师谈成长——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
张斌贤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
104 |
|
教师专业发展:克服职业倦怠的路径选择 |
傅树京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
113 |
|
关注心理 健康提升 职业幸福 |
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 |
宋振韶 |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主任 |
45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自我管理情绪、优化心态 |
肖汉仕 |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
38 |
|
促进心理健康的运动疗法——久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 |
王 深 |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 |
37 |
|
中医情志养生与身心健康管理 |
许筱颖 |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
104 |
|
传承优秀 文化涵养 家国情怀 |
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 |
李 然 |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
85 |
以技达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技艺与旨趣 |
史怀刚 |
暨南大学国学研究所副所长 |
35 |
|
礼法与逍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群己关系 |
28 |
|||
人文化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结构 |
31 |
|||
道法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宇宙观 |
42 |
|||
薪火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次转向 |
54 |
|||
功夫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 |
57 |
|||
明理悟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 |
60 |
|||
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书法 |
王 川 |
中国传媒大学国学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
27 |
|
书生报国果何从,诗教绵绵传嗣响—— 中华诗教的当代传承 |
张 静 |
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
112 |
高等院校教师专题网络培训课程列表(数字化素养)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职务 |
时长 |
|
数字化意识 |
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
雷朝滋 |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原司长 |
49 |
《教师数字素养(JY/T0646—2022)》解读 |
李志民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
72 |
|
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框架解读 |
于晓雅 |
北京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83 |
|
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
杨宗凯 |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授 |
113 |
|
人工智能(ChatGPT)赋能教育发展新优势 |
刘 蕾 |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
52 |
|
数字化知识 与技能 |
教师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 |
于晓雅 |
北京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58 |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能力及有效教学 |
薛 庆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
113 |
|
数智时代高校教师必备四大数据素养 |
魏顺平 |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41 |
|
高校教师数据素养之四大技能 |
42 |
|||
高校教师数据素养之场景应用 |
65 |
|||
大学新教师基本功修炼之器——教学工具及教学拓展资源 |
卢晓云 |
西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10 |
|
数字化应用 |
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傅钢善 |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
59 |
基于一致性原则的OBE导向的课程设计 |
卢晓云 |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69 |
|
基于敏捷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新实践 |
吴 宁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85 |
|
思维导图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
耿 楠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
46 |
|
数字化教学转型背景下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
何聚厚 |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83 |
|
数字赋能教学,打造魅力金课 |
郭 政 |
上海交通大学原慕课研究院制作顾问 |
66 |
|
课堂教学评价创新——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馈 |
王 森 |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
98 |
|
未来已来,教学评价的数字化转型 |
朱雪梅 |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
164 |
|
如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
周屈兰 |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
99 |
|
数字化 社会责任 |
数智化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
左美云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
88 |
数字化战略下高校智慧教学平台建设实践分享 |
闵红平 |
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 |
61 |
|
高校数据安全防护 |
李洪伟 |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56 |
|
高校网络安全工作融合与创新模式的探讨 |
刘 峰 |
天津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研究员 |
47 |
|
2023年高校网络安全热点、难点和化解之道 |
姜开达 |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
31 |
|
专业发展 |
信息时代的教学创新与师生健康成长 |
桑新民 |
南京大学教授 |
98 |
教育数字化战略视角下的教师发展工作质量提升 |
田洪鋆 |
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
29 |
|
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与区域教研创新 |
胡小勇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
36 |
|
虚拟教研室申报指南与建设案例 |
余建波 |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教务处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 |
124 |
|
跨区域协同虚拟教研室建设与运行实践 |
李凤霞 |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
18 |
|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智慧教师发展 |
张 海 |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
65 |
附件2
西安思源学院教师专题网络培训报名统计表
所属单位: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教师 类别 |
身份证号码 |
手机号码 |
最高 学历 |
学位 |
电子邮箱 |
任教学段 |
毕业院校 |
教师工号(SY0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职称填写(未定级、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教师类别填写(教师、辅导员、专职党务干部),学位(学士、硕士、博士、无),任教学段(高职、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