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联合东南亚研究中心举办赴泰读博教师教学科研经验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8-07-11]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助力青年教师职业成长,提高教学技能,培养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文学院于5月16日、23日举办了赴泰进修教师教学科研交流会,何妍、陈倩倩、刘利利、贾辰飞、吉鹏五名赴泰读博教师分别进行经验分享。文学院院长赵惠霞,副院长罗刚峰、崔红霞、周驻军,文创中心副主任王朝宇,教学办主任李瑛等领导及文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交流活动。 主任王朝宇,教学办主任李瑛等领导及文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交流活动。
何妍以《探究性学习及其应用——NIDA教学方法分享》为题,分享了首次赴泰读博时的见闻、感受和心得。首先,她介绍了NIDA在教学设施先进、服务周到、人性化等特点,给远道而来的留学生提供了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和精神上的融入感。NIDA在课程设置上是3-5天上一次课、每次课6-8小时的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来预习和完成作业。其次,何妍重点介绍了泰国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方法——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她结合NIDA课堂的真实案例,从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三个特点做了深入介绍: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表现在开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研究方向,保持课堂的最大弹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自主性表现在充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将教师的身份从“指导”转变为“组织”和“协助”,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地帮助和支持学生——教师分享自己在研究中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自行探索答案;过程性表现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体验,从课堂组织形式到考核方式等互相支持,重点是让学生学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最终的结果。最后,她联系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谈到了如何将探究性学习方法“思源化”。她建议,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专题性质的论文写作类实践课程,允许学生按照兴趣自主选择方向,以任务式学习为依托,教师手把手引导学生进行论文选题、搜索文献和写作等全过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储备。
陈倩倩以《NIDA教学科研方法体会》为主题,分别从注重方法渗透,关注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学生任务落实以及科研态度与科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结合课程内容,以“碧桂园·森林城市”和“格莱珉小额贷款的运营模式”为切入点,介绍了如何进行过程关注。根据课程安排和上课经历,分享了NIDA教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在NIDA的学习,对科研与学术有了新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课程论文进行了交流。她强调了文献综述和论证假设的重要性,通过对自变量与变量的论述,介绍了如何提出论题的假设和概念模型,指出了学术态度的重要性。她以自己的课程论文《陕西皮影戏传承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为例,认为要做这一论题,首先要论证陕西皮影戏是否需要传承发展,找到它的理论支撑,继而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她认为,在论文中的每一句话,特别是结论性的语言,必须要有根据。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先进的科研方法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必备素养。
刘利利主要从NIDA简介、个人收获和教学方法的交流三个方面分享主要收获。她介绍,NIDA是泰国唯一所只提供硕士和博士层次高等教育的学府,被称为“泰国公务员的摇篮”。NIDA在泰国享有较高的声誉,与该校对毕业生严格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她表示,此次在NIDA第一阶段学习时间仅两个月,但是收获丰富。一是个人认识上的转变。在NIDA接触到的许多人都让他非常感动,这其中有她的同学也有给她们上课的老师,特别是赵院长与一同读博的老师对自己的激励,使她彻底打消了各种顾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争取早日拿到毕业证更好地为思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用“学习、奋斗要趁早,但是只要你想、你愿意去奋斗,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太晚”这句话与各位老师共勉。二是学习上的收获。她概括介绍了在NIDA学习的主要课程,尤其提到开设的两门研究方法的课程对科研活动的重要帮助。最后,她根据NIDA教学特色,结合多年在教学中的体会,跟在座的各位老师分享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PBL教学法及其具体应用。她介绍了什么是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的优势、PBL教学思路的设计、PB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以及在应用PBL教学法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她提出,鉴于PBL教学法的优势,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结合自己所代课程的实际状况,尝试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并不断总结经验。
贾辰飞从NIDA简介、课程概述、师资情况、心得体会四个方面做了分享。她介绍,NIDA 以商科、管理类专业著称,因其在培养博士研究生方面仿制英美高校,故要求非常严格。学校提供了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图书设施等,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求学环境。他分享了高级研究方法和定量分析两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经验。Francis教授循循善诱、关注细节、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常教授以小组讨论为主,大量案例教学,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注重团体合作。她认为,语言是迈向更好阶段的敲门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共同能力,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她还谈到了NIDA国际学院师生对思源博士班的教师们学习态度和能力的高度认可,并提出了跨专业困难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吉鹏以《NIDA第一阶段学习收获》为主题,提出了博士学习的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的思考,分享了“格莱珉模式在中国如何快速复制推广”的解答对策,介绍了管理知识、管理研究方法、博士论文结构等内容,结合以往工作经验谈了管理的几点心得体会。他提出对“人生算法”五层意义的理解,并分享了不忘初心愿长期扎根思源“二次创业”的心路历程。他认为,要做好时间管理需要每天设定固定不被干扰的时间用来处理重要不紧急的工作。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建言行为、创新行为、人际行为、家庭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他说,在一个团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独具特色的差异化优势,形成最大合力,推动事业的稳健快速发展。管理者要建立主管单位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各部门各岗位各司其职,推进各类工作都有高效的流程可走。他提出,教学要么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对学生感性认识有帮助,要么结合实践经验谈方法论有利于理性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适当的分享一些“思想”给学生。他还分享了从NIDA借鉴的学习小组的教学方法以及增进师生间默契、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些经验体会。最后以“别人悠闲你自律,别人空想你实干”与文学院老师们共勉。
五名读博教师的交流汇报获得了在场教师的掌声,文学院院长赵惠霞教授、副院长罗刚峰老师先后作了点评,对老师们的汇报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2018年1月,文学院五名青年教师与我校其他部门的四名教师共同组成博士班赴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NIDA)进修博士学位,今年暑期九名教师将继续赴泰推进博士研究生下一阶段的学业。(文/图: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