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留学生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留学生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获批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陕西高校新型智库认定结果的通知》(陕教〔2021〕32号), 西安思源学院留学生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陕西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这是思源学院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不仅标志着思源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走在陕西和国内一般民办高校的前列,而且其研究内容的新颖和前沿将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有助于扩大思源学院的社会影响、学术影响及在教育界的影响!
据悉,本次陕西省确定立项建设基地,相当严肃严格,本中心最终脱颖而出,与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师大等重点高校一起入选,实属不易。此前,本中心早就作了长期精心准备,“积极准备申报”基地的计划连续三年写入2018、2019和2020年的年度规划中。本次申报前,申报负责人周棉教授最先向周延波董事长汇报,获得了积极的支持和重要的指导,其后每一个环节包括多种申报材料的精心搜集、选择,PPT在思源和异地的20多次修改,答辩内容的繁简、词语的推敲,都是日夜兼程,可谓呕心沥血。在此期间,校长安宇教授、副校长赵惠霞教授先后以申报团队成员的身份,走在答辩或向省专家组汇报介绍的前线,劳苦功高;副校长巨永峰和校长助理赵明宇处长则协调校内外有关单位工作,富有成效;科研处、人事处和文学院则从不同角度为申报作出了努力;中心参与申报的3位年轻老师则尽心尽力,忘我工作。
因此,本次基地申报成功,是在周延波董事长领导下,以校留研中心丰厚扎实的科研成果、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向和严谨优秀的论证报告为基础,专家与领导紧密配合,申报部门与相关单位和谐协调,全校上下勠力同心、积极争取的结果。
本次基地的获批,对今后思源学院和陕西省的科研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留学生是中国现代化的报春鸟”(季羡林),留学生文化是一种学贯中西的先进文化。我们开展留学生课题研究,就把陕西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黄土文化和学贯中西、引领时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留学生文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因此,根据陕西省基地建设要求,加强留学生基地建设,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服务陕西,着力提升陕西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的地位,挖掘西迁精神,促进西安都市圈建设,推动国家及陕西省社会发展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升思源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建设水平,积极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扩大思源学院的社会影响,将起到积极、长期、广泛的推动作用! (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