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留学生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页》文章内容
《白鹿塬论丛》学术辑刊签约进入权威的中国知网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4-01-05]
由西安思源学院、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辑刊《白鹿塬论丛》,最近已由权威的国家级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签约进入中国知网。在此,特向校内外专家学者征稿约稿。
《白鹿塬论丛》辑刊是中国第一个以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地名命名的学术辑刊,由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丁帆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顾问、党史专家柳建晖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孙麾编审等国内外专家为学术顾问;以西安思源学院校长、教育家周延波教授为编委会主任的十余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个学术阵容强大的编辑委员会。
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于1999年6月始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涵盖的资源丰富,为海内外各行各业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知识服务的专业网站。中国知网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刊物或者学术论文能否入选中国知网,通常被视为辨别期刊合规性的一把标尺,以及检验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检测标准。《白鹿塬论丛》辑刊签约获准进入权威的中国知网,正是《白鹿塬论丛》规范办刊及高水平的论文质量在相关领域内获得高度认可的具体体现,表明《白鹿塬论丛》作为一个正式的学术期刊已独立于全国众多的学术期刊之林,获得了参加全国学术期刊评比的正式资格。从此《白鹿塬论丛》所刊用的文章,将正式成为作者个人、所在学院和学校参加考核评比、学科建设和学位建设的重要的期刊论文。
目前,申请学术期刊的刊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成功获批的难度很大。《白鹿塬论丛》以学术辑刊形式成功获批创办并成功入选权威的中国知网,得益于西安思源学院校长周延波提早围绕学科建设精心谋篇布局。早在2014年,周延波校长就引领西安思源学院深入调研并科学研判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启动建设并成立了科研学术平台—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建设特色科研学术平台,培养科研教学队伍,促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21年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获批成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而成为陕西省第一家、西北地区第一家、也是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家开展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重点研究基地。
近年来,西安思源学院和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持续加强研究中心科研学术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中心所开展的科研项目涵盖了陕西省(市)横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先后出版了《留学报国 光耀中华》《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等著作。编辑出版《白鹿塬论丛》并入选中国知网,展现了西安思源学院和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良好科研学术能力。
《白鹿塬论丛》创刊后,由周延波校长亲自担任《白鹿塬论丛》杂志社社长,周棉教授担任主编。在周延波校长的悉心指导和杂志社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白鹿塬论丛》(第一辑)精心选稿组稿,认真编校,出版后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国家级媒体中国社科网和神州学人网等进行了多次报道,热烈赞扬了西安思源学院创办《白鹿塬论丛》的远见和胆识,认为《白鹿塬论丛》是全国民办高校中的第一个学术辑刊,体现了西安思源学院创办高水平学术辑刊的学术眼光、研究实力和编辑部人员的知识素养,高度评价了《白鹿塬论丛》创刊的文化意义、学术特色、文章质量和编辑水平。
《白鹿塬论丛》成功入驻权威的中国知网,为西安思源学院的学者优先提供了良好学术阵地,将进一步促进思源学院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学位建设和对外学术交流,扩大西安思源学院在全国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和期刊界等领域的综合影响力,必将为做好本科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全面完成强本升硕目标任务,推进西安思源学院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西安思源学院坚持以建设省级或国家级科研学术平台为抓手,争创标志性成果硕果累累,引领着学校的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内涵建设发展向更高水平及层次迈进。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科研学术平台—西安思源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省级重点科研学术平台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学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联盟、产业学院、育人基地等建设,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等“四链”贯通融合发展,以此为依托搭建优质科研教学平台,发挥聚合资源与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促进科研学术和学科建设持续高质量发展。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真诚感谢校领导、校内外专家学者作者对《白鹿塬论丛》创建、发展及进驻中国知网等工作的大力支持!现在第三辑正在组稿征稿中,热烈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不吝惠稿,继续支持《白鹿塬论丛》持续高质量发展。(文:秦蓁蓁、骆沛怡、穆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