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部加快了各高校学生实践步伐,并落实了党中央与教育部贯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高校大学生德育建设的基础环节,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集中表达,能够有效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我国十八大工作报告中对高等院校思想道德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学习法治、民主以及爱国等,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中较为重要,并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积极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科学策略思想意识,同时鼓励高校加强农民工思想教育。此外,还应提升党与民众思想德育水平与统战思想,为我国中国梦的提升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网络思想德育建设的相互关系
我国各高校德育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可靠性、科学性以及实践性,几个方面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高校德育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相同的目标;(2)高校德育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过程中起到关联性的作用,是高校德育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实践。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品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爱国、敬业以及友善等,其重要任务就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进行全面的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良好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我国高校大学生德育建设的还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检查素质教育理念,不但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此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德育建设措施分析
3.1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实践活动
社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经济以及社会地位,以此提高其实践性与知识服务性,为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有效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进行正确认识。此外,还发挥者实践养成作用,这就需要构建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将实践课程融入到教学中,以此实现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因实践课程能够有效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将实践体验与理论传授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呈现,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大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以此将其转化为思想素质。同时,还应在校园中开展一些义务活动,比如照看留守儿童、扶贫济困以及走进社区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批大学生实践基地。
3.2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中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三观,主要是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行为指南,不但需要对大学生自我修养进行全面的完善,而且还能够完善个人德育思想,为我国社会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提升其教学质量。
3.3 在校园文化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培养,为德育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在德育建设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此外,高校在发展育人的过程中,若没有良好的校风与道德水准,大学生在成长中无法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学生进行德育建设,同时为我国立德树人的全面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构建育人机制
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坚持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于一些价值观培养不成熟的大学生,易被社会意识形态影响,这就需要高校进行不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教书育人、创新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等,最大程度发挥其育人职责,以此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此外,高校队伍建设也是引领大学生进行德育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中教师是教习顺利开展的承担着,这就需要完善队伍的师德构建工作,师德构建工作质量的提升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进行德育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对实现立德树人任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此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性与实践性进行有效的创新,对我国德育建设提供助力,同时为我国立德树人的全面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护理学院辅导员 马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