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主页》团委主页》文章内容
西安思源学院关于举办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的通知
西安思源学院团委 发布日期:[2025-03-13]
校属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为党育人功能,从实践教育角度出发,引导和激励我校广大青年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学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青年学生在课外学术科技领域深入钻研、勇于创新,积极备战2025年“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决定开展校内选拔赛。具体事项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5年3月—4月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三、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西安思源学院
承办:共青团西安思源学院委员会
协办:科研处、创新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创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教务一处、教务二处、各二级学院
四、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在校本科生、专科生
五、参赛方式
(一)主体赛参赛作品分类
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作者限本专科生,可选择的学科专业领域包括以下五大类:
(1)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3)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4)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5)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1)可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等方向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2)围绕以下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①发展成就: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等;
②文明文化:着眼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
③美丽中国:着眼于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清洁利用等;
④民生福祉: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
⑤中国之治:着眼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等。
3. 科技发明制作
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组别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4. 专项赛
专项赛道拟设“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参赛方式和作品要求
(一)参赛方式
1.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2. 其中个人作品申报人数不得超过2人,超过3人(含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按集体作品申报,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
3.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专业优势互补的团队,对于跨学院组队参赛团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
4. 参赛团队在各学院报名参赛,报名时须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作品项目材料、作品申报表。
(二)作品项目要求
1. 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以集体项目申报的作品,申报者代表需是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2. 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类正式作品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在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3.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老师(或教研组)推荐,推荐老师可以是本校也可以是外校。
4. 以下作品不在申报范围之列: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
5.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开具的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的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6. 作品选题需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可优先关注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可优先关注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可优先关注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七、赛程安排
1. 初赛(即日—2025年3月20日)
各学院成立专家小组,指导参赛同学准备项目材料,并对学生报送的竞赛项目进行初选和评审。学院初赛后,参照学院学生规模,向学校推报优秀项目。
本届比赛开通“直推绿色通道”,特别优秀的项目可由学院院长直接推荐,不占用学院名额,择优推荐项目不超过3个(含2个)。
2. 复赛(3月25日前)
校团委将组织专家评审,确定晋级决赛的作品。
3. 决赛
决赛团队在向校团委提交修改完善后的作品项目资料后,由评审专家采用书面评审和公开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终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八、报送方式
各二级学院需于3月20日前将参赛团队的作品申报表(含作品项目书)、作品介绍材料、二级学院作品汇总表电子版(电子版请以“分院名+202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申报材料”为邮件名)发送至邮箱3240452465@qq.com;纸质版材料(其中二级学院汇总表需签字盖章)交至校团委104办公室。
九、奖励办法
(一)本次校内预选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对于比赛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项目或单位,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表彰。
(二)成功报名“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以及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项目,按照学校相关认定标准,其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可获得相应创新创业训练学分、指导老师可获得相应教研工作量考核积分。
十、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制定推进方案,做好安排部署,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各参赛单位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创新理念,发挥服务功能,精心组织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向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指导和物质、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按要求完成参赛项目的组队、作品打磨及申报各项工作。
(三)完善机制,强化宣传。各单位要从组织发动、项目资助、指导帮助、表彰奖励、培育孵化等方面完善配套政策,更好地激励和扶持学生和老师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平台,做好赛事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发展。
十一、联系方式
联系人:卢佳、联系电话:029—82601778
特此通知。
附件:1. 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2. 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校赛参赛作品申报表
西安思源学院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