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思源 |  院系设置 |  组织机构 |  国际交流 |  招生信息 |  就业指导 |  服务大厅
学校主页 | 后台管理
banner

“五育并举”开新篇,“三度一美”育新人。

坚守思想阵地 传播科学真理 引领时代风尚 聚焦立德树人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内容详情

西安思源学院建校25周年系列活动暨思原论坛首场报告——思政教育教学专题论坛召开

发布日期:[2023-06-17]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2023年6月14日下午,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共建,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以“提升思政教育教学”为主题的25周年校庆学术报告暨思原论坛首场报告。

西安思源学院建校25周年系列活动暨思原论坛首场报告——思政教育教学专题论坛召开

西安思源学院党委书记朱君强讲话

      本次报告会特邀请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任李婷副教授、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振宇副教授作主题报告。西安思源学院党委书记朱君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吉发教授出席报告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参会学习。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晓燕、宋宇轩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吉发教授致欢迎词

      刘吉发院长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今年是西安思源学院建校25周年,名师开讲坛,打造思源品牌,开展思政教育教学专题论坛意义深远。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任李婷副教授作报告

      李婷副教授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与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为主题,从重要意义、理论依据、政策指引及措施策略四个方面展开。她分别从国家、学校、教师层面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认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课程体系中具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主渠道,教师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传递给学生的关键。她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意味着“破”与“立”,站稳立场、把好原则、走对方向,改革创新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而行。要坚持课程的政治性,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学习和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在相关政策方面,要认真领会政策的精神,依据原则改革创新。在措施策略方面,要注重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样态的多样化,优化内容为核心,同时在实践教学方面增强感性体验。在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和无边界课堂的有效结合,教学设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组织增进学生的理论巩固和实践体验,强调内容的优化和课程的评价机制。她还强调,要强化提升、以赛促教,并从备赛流程、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振宇副教授作报

     王振宇副教授的报告基于新任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为主题展开剖析,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元一体来进行多维度,促深度的分析说明。他通过大量自身快速学习成长的实例,行业、专业多领域的前沿知识分享,为广大思政课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带来了创新教学、科研提升的路径,帮助教师们扩宽专业建设的思考路径。他还为大家分享了新时代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场教师均感到受益颇丰。

      两位专家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引人入胜,给人以启迪。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在场教师踊跃提问,两位专家一一耐心答疑,令在场教师受益匪浅。

刘吉发院长向李婷副教授、王振宇副教授颁发名师工作室客座名师聘书

      报告会后,为建立专家聘任长期指导机制,提升全院整体竞赛水平、课程建设能力。刘吉发院长向两位专家颁发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师工作室客座名师聘书。

      朱君强书记作总结讲话。他对两位专家不辞辛苦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传经送宝致以感谢。他表示,自2021年起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西安思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对口援建,帮助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引领作用。他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立德树人,深化理论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表示客座名师的加入和引领将助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建设以及教学竞赛进一步取得好成绩。他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意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持续开拓教师学术视野,在客座名师的指导与参与下,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校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年是西安思源学院建校二十五周年,也是学校“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实现“立本升硕”战略目标的关键之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部署,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持续推进建设高质量思政教育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图/黄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