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主页

中心兼职专家 袁书杰副教授撰文:精准脱贫视域下基层干部的扶贫力提升(1)
发布日期:[2019-10-08]

 

精准脱贫视域下基层干部的扶贫力提升

——基于比较分析的视角

袁书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40 多年来,自己花费精力最多的事,就是扶贫[1]。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同志在国内考察调研 40 多次,16次涉及扶贫,其中有 8 次是把扶贫作为重点考察调研内容[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以增加人民群众在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领导干部是组织中的关键少数之人,帮贫解困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扶贫开发征程中,缺乏创新进取的奋斗精神,缺少突破窠臼的发展思路,没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缺少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和业绩考核办法,缺少政治成熟、思想开阔、勇于拼搏、创新进取、公正无私的扶贫开发引路人,任何形式的扶贫开发都不会取得实质性的结果。2015 11 23 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深入群众,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3]。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困难重重,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特别是扶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基层干部更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眼光,投身到扶贫攻坚战场上,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扶贫攻坚实绩作为检验自身能力素质水平的重要依据。我国“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任务是明确而艰巨的。要全面实现脱贫任务,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可以说,推进扶贫开发事业除了政策倾斜、资金投入、科技支撑、体制机制上的变革创新等因素之外,人的因素是根本所在,是“内生动力”的源泉。基层干部是基层社会治理和一线扶贫开发的骨干力量,大力推进精准脱贫进程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胜任扶贫岗位的能力素质支撑。

、相关研究回顾

贫穷,这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的现象,日常使用中多指“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从理论上看,有从资本的角度解读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或贫困陷阱理论,有从社会文化角度解读的贫困文化理论,也有从主体动力的角度解读的反贫穷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贫困的研究内容逐渐微观化,由文化、区域、环境(政策、制度等)逐渐到人转变,从突出外因到聚焦内因转变,因此也逐渐强调实证分析的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自由自立的个体是发展的主要动力,贫困对象识别必须强调人作为主体的重要性。个体对于贫困现象的认知,决定着其如何看待和对待贫困对象等基本问题[4]。为此,研究者须从可能能力入手解决贫困的内生性问题[5 。而关于贫困聚焦在个体层面的研究主要有 3 类:一是个体责任,即自身努力和能力条件,贫困对象应该做些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正如社会达尔文主义揭示的,个体拥有的特质是要与获得环境进化适应相一致。二是内容因素及致贫的结构变量,Weissgal 等人认为文化贫困背景下贫困对象所持有的观念偏离社会主流 6],Hendrickson等人认为个体可能存在“福利依赖”,这使得他们安于现状,对工作没有积极性而不愿意自力更生,所以一直处于贫困状态[7 。三是“无形”的解释,把贫困归结于上帝的意志、命运的安排以及运气差,维纳归因理论表明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贫困对象自感消极无助的原因所在。

关于帮助脱贫的群体研究,国外多侧重社会工作者,国内依靠强大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从推动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来看,干部素质专业化水平影响着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和内生动力培育等扶贫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国身处扶贫第一线的是基层干部,他们对于如何理解和认知贫困问题,直接决定着他们扶贫的决心和意志,以及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动力。基层干部最大的政治任务是民心,为民服务的意识、态度和行为都应该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充分体现,增强执政本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贫困,以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扶贫研究领域中,如何在积极发掘贫困规律、扶贫政策、扶贫效果评价等内容的同时,更加关注扶贫主体的特点,这是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扶贫项目的设计、选取和实施反映了所依据的贫困理论差异,Weiss Idit 等人认为对贫困的归因不同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扶贫政策的出台 8 。因此,从政策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既离不开研究人们对于贫困原因的认识想法,找出扶贫政策与扶贫干预的“软”因素,又需要探索扶贫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素质,强化扶贫成效保证的“硬”因素。扶贫力是一种集对贫困的认知、扶贫能力和积极品质等于一体的综合素质,它影响着扶贫政策理解的程度与执行的力度,以及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精准扶贫的具体效果,最终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在扶贫领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本研究拟采用问卷法,从主体认知和能力方面对基层干部扶贫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基层干部及贫困对象的贫困认知进行现状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围绕基层干部扶贫的能力要素提出基层干部扶贫力发展建议,以供相关部门作参考。

二、基层干部扶贫力状况及比较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干部对贫困现象的态度以及扶贫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直接决定着扶贫工作的动力和定力。在面对贫困原因、程度不一、治理复杂的情况时,基层干部既需要胜任工作岗位的基本能力,又需要因地制宜的扶贫能力。20178月至 10月,通过自编行为测试问卷对云南、广西和宁夏等地的基层干部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91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899份,有效率为98.79%。所有数据通过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 基层干部贫困认知现状及分析

1.总体状况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基础,主观意愿是前提。对扶贫工作的整体认知,反映领导干部敢于担当这一重要品质特征。当问及“作为贫困地区,要确保 2020 年实现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作为领导干部,您该怎么办”时,选择“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发挥领导带头作用,接受组织考验”的占 47.7%;选择“树立信心,身体力行,任务尽管艰巨,坚信贫困问题会解决”的占 40.2%;选择“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主动参与,这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的占 5.9%。因此,93.8% 的基层干部表达了带头脱贫的决心、强烈的脱贫意愿和十足的自信心。在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发展”,就是要实现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丰富成果,扶贫减贫斗争一直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体现。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主流的意愿和行为倾向能够形成群体效应。基层干部在扶贫的第一线,充分掌握贫困状况,也与贫困对象的交往互动频繁,他们的示范带动效应比较明显,在扶贫过程中的整体认知积极向上,执行意愿强烈。

2.贫困感知的比较分析

根据 Bullock 等人的研究问卷[9],结合国内的实际进行了翻译和回译,重新修订的《贫穷因果归因量表》,此量表共 25 题,涉及心理归因(8 题,如:人们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动机归因(5 题,如:人们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不想去努力)、社会结构归因(6 题,如:人们之所以穷是因为社会和经济条件不好)和命运归因(6 题,如:人们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运气太糟糕)4 个维度。通过统计分析,该问卷的信度(克隆巴赫系数 a=0.89)、效度(因子累积贡献率为 52 8%)较好。

本研究选取了经组织认定的 188 名贫困对象进行问卷测试(由于文化程度低,13 名贫困对象无法独立完成,后由调查人员采用读题的方式,让贫困对象口头作答完成),具体情况见表 1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摘要]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和扶贫开发中的关键因素。采用问卷法对基层干部扶贫认知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基层干部与贫困对象的贫困归因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带头脱贫的意志坚决、脱贫意愿比较强烈; 基层干部在动机归因及命运归因上与贫困对象存在一定的不同。通过频次分析得出基层干部扶贫能力中政策领悟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经济工作能力排在前四位。分析基层干部扶贫力不足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基层干部扶贫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基层干部;贫困认知;扶贫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55( 2019) 01004306